今天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年轻人选择就地过年不回家,除了疫情,没有一个亲戚是无辜的”。
内容是什么,从题目都能看到,无非是一些年轻人不愿意回家,怕亲戚“灵魂拷问”,这里还举了大家都屡见不鲜的例子。
诚然,如果一个在外打拼得很辛苦,又没有完成自己想要的目标(甚至是有些落魄),或者是年龄大了,仍然是单身,回老家之后,有人专门“哪壶不开提哪壶”,确实是挺讨厌,也挺无奈的。
但说没有一个亲戚是无辜的就过分了。什么样的关系是亲戚呢?文章里提了一个短语是“七大姑八大姨”,这姨啊姑啊,如果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你就是叫声“姑”“姨”,那也算不得什么亲戚。她们问你话,你愿意回答就回答,不愿意就应付过去,都说了,她们只是认识你,没有血缘关系,人家也没那么关心你,问你话也就是走个过场,至于因为这个不愿意回家吗?
另外一种关系就是你爸妈的亲兄弟姐妹,那她们不是你最亲近的人吗?这些人都是抱着你,亲着你,看着你长大的。现在你常年出门在外,过年时从外地回来了,她们不也很想你知道你生活得好不好吗?怎么就不能一起好好聊聊天了。问一问你的工作和生活方面的问题,怎么就那么招你烦呢?那不是一种关心吗?这些话题又不是洪水猛兽,又不是你什么见不得人的隐私,和这些长辈说说就那么让你为难吗?更何况正常人聊天也不会揪着一个话题说起没完,也不会多尴尬吧。
举两个我自己的例子。今年春节,老公妹妹家的孩子来我家过年。他今年上大二,我和他聊天的时候,很自然聊到了他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话题,他还告诉我他处了一个对象,这是多正常的事情啊。如果我怕他敏感,不问生活问题,就聊他在学校学了啥知识,我也不懂啊,或者我什么都不问,那是不是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孩子会不会觉得我不欢迎他来我家呢。
还有我的亲侄也在外地生活,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们都会见面,如果问什么都是一种打探,都是一种招人烦的行径,那见面了聊什么?聊今天的天气?身体状态?看了哪个小说?玩了哪个游戏?对他们在外的情况一字不问就是一种尊重了?年轻人喜欢独立是好事,但中国人的传统就是这样的,亲人之间的交往就是有温度的!如果你不喜欢,也可以应付过去,谁都不是傻子,不会还追着问你的。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这些血缘上的亲人人在你小时候,从来都没有关心过你,现在你也不愿意答理她们,不愿意回答她们的询问,那就是“历史遗留”问题了。那是你的父辈们相处得就不融洽,现在的你,在心里已经不把她们归为亲人了,这样,你就更没必要在乎她们说什么了。
个人觉得,有的人过于敏感完全是因为自己过得不好,回家之后怕人提。可能是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怎么觉得这些是自己的心态问题呢!我就是工资不高,我就是单身了,我就是没混明白,但那又怎么了?我就是这么大的能力,我也在为了生活而努力奋斗着,这有什么丢人的呢?另外,你也不是太阳,七大姑八大姨会天天围着你转,会天天总问你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了,生活中也确实有这样的人,与人沟通时喜欢刨根问底,偏挑别人闹心的地方聊。还有的人专门爱打探别人的隐私。这样的人属于情商低,素质差,不但回老家的人不喜欢,本地的人也讨厌她们,但这样的人不会出现在所有人的亲戚里吧,说没有一个亲戚是无辜的,打击面就太大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你飞得多高多远,还是你飞得多么艰难多么吃力,“家”永远都是你的根。这个根上有生你养你的土地,有含辛茹苦把你养大成人的父母,同样还有希望你过得很好的亲人。这些亲人不该成为你讨厌的人,也不该成为你拒绝回家的借口和理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