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庄子·人间世》05:把自己放空

读《庄子·人间世》05:把自己放空

作者: 时光流淌 | 来源:发表于2022-12-24 14:29 被阅读0次

《庄子·人间世》的第一个小故事中,孔子告诫颜回卫国之行可能碰到的各种现实困难后,也给自己最喜欢的弟子颜回开了一个处方,即心斋。

经典原文:

回曰:“敢问心斋。”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参考译文:

颜回说:“请问什么是心斋?”

孔子说:“你心志专一,不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心去听,进一步不用心听而用气去感应。

耳的作用止于聆听外物,心的作用止于与外物接合。气这东西,是虚空而能容纳万物的。只有达到空明的虚境才能容纳道的聚集。这种虚境,就是心斋。”


学习心得:

孔子给颜回开的处方,可谓是终极大招——心斋。

这个心斋是儒释道三家修身中都有提及的方法。《道德经》第十六章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是这种状态;佛家说的“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也是这种状态;王阳明更是专门写了如何静心的详细操作手册。

可见,把自己放空,进入虚境的状态多么重要。

讲完心斋的道理,孔子又接着说:

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

参考译文:

孔子说:“心斋的道理已尽于此。我告诉你!你进入卫国这樊笼中不要为名位而动心,他们能接受你的话就说,不能接受就不说。不走门路去营求,安心于一,了无二念,待人接物一切都不得已而为之,就差不多了。


学习心得:

孔子讲完理论,又给颜回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即不要为名位而动心,他们能接受你的话就说,不能接受就不说。

这就是让颜回放弃“我执”,把自己放空,安心于一,了无二念。安心于一的一是道,也就是道心。

待人接物一切都不得已而为之。何为不得已而为之呢?就是顺其自然,自然而然的发生,这就是道家说的道法自然。

学到这里,关于孔子与颜回的这段对话就结束了。

纵观全篇,庄子在人间世中提出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告诉我们要充分理解人心、人性。要在处世中放空自己,放下“我慢”和“我执”,如此,方可立足于世。

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在后期的故事中,庄子还会分享什么样的处世哲学呢?

学习继续......

相关文章

  • 读《庄子·人间世》05:把自己放空

    《庄子·人间世》的第一个小故事中,孔子告诫颜回卫国之行可能碰到的各种现实困难后,也给自己最喜欢的弟子颜回开了一个处...

  • 读《庄子•人间世》

    由庄子一篇《人间世》延伸而来的书。庄子借孔子讲了三个故事,这个孔子不再是论语中的圣人孔子,而是师父,朋友,更温暖厚...

  • 《史静适:我的<庄子>研究》——冷眼深情三棵树(8篇)

    我的庄子研究——冷眼深情三棵树 【第一篇】 《言使与使言:慌乱人间世中的保全之法》 ——读庄子《人间世第二章》 ·...

  • 读《庄子》// 人间世(十八)

    庄子·人间世(雅译) 续 宋国荆氏一地, 宜种楸、柏、桑树。 一握两握粗的树, 被想做系猴木棍的人砍了去; 三围四...

  • 读《庄子》// 人间世(二十)

    庄子·人间世(雅译) 续 孔子到楚国去, 楚国狂人接舆路过孔子门前说: “凤啊,凤啊,为何德行衰败? 来世不可期待...

  • 读《庄子》// 人间世(十九)

    庄子·人间世(雅译) 续 有一个形体支离不全的人, 脸颊隐藏在肚脐下, 肩膀高过头顶, 脑后发髻朝天, 五脏在上,...

  • 读《庄子》// 人间世(六)

    庄子·人间世(雅译) 续 颜回说: “那么我心诚而外表恭敬, 以古人为借鉴。 内心诚恳,与天然为同类。 与天然为同...

  • 读《庄子》// 人间世(八)

    庄子·人间世(雅译) 续 颜回说: “颜回未得‘心斋’之道, 实在不能忘我; 得‘心斋’之道以后, 顿然忘去自己,...

  • 读《庄子》// 人间世(九)

    庄子·人间世(雅译) 续 叶公子高将出使齐国, 向仲尼咨询: “楚王交付的使命甚为重要, 齐国对待使者, 一向表面...

  • 读《庄子》// 人间世(五)

    庄子·人间世(雅译) 续 颜回说:“端正而谦虚, 勉力而行知行合一, 这样可以吗?” 孔子说:“如何!如何可以!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庄子·人间世》05:把自己放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zm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