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旅行·在路上图文
夕阳下的鸣沙山、月牙泉(西行敦煌二)

夕阳下的鸣沙山、月牙泉(西行敦煌二)

作者: 湾流1999 | 来源:发表于2018-11-28 17:24 被阅读60次
    敦煌鸣沙山,夕阳下的身影 黄沙浩浩

    (一)

    从敦煌市区到鸣沙山、月牙泉,不过几公里的路程,有城市公交车直达,非常方便。坐在公交车上,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现在在哪里,将要带我去哪里,一切都是陌生的。因陌生而平静,因陌生而亲切,心中有几多惬意,这种无拘无束、无忧无虑,难道不是一种享受!

    汽车行驶的右边,望着车窗外这片绵延的无尽头的绿色原野,心静于自然,归于平静。绿原尽头,是和绿原边缘相平行的沙漠线。大自然的造化,真是令人称奇!看着风景,内心不自觉地陷入历史的思绪,我在这里,找寻敦煌的历史与辉煌!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公元前进111年,汉朝正式设立敦煌郡。

    敦煌市,隶属甘肃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省、青海省、新疆三省交界处,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中外,是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所在地。遥想曾经的敦煌,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络绎不绝,汇聚于此,敦煌由此成为“咽喉锁钥”,成为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和转动站。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阳关门外故人远,独在残阳相伴西”、“茫茫汉塞连沙漠,柳色阳关断肠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敦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画卷中,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颂传千古的名句,多少迁客骚人,在这里经历了多少愁绪离情。

    汽车行进的右边,突然闪过一排富有敦煌艺术气息的建筑群,定睛一看,原来是敦煌中学。校门前巨大的横幅格外醒目,大致意思是祝贺7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7名?我心中是为之深深一震,能一次性培养出7名清华、北大学子的学校,该是怎样的学校呢?敦煌中学,“中国教育名校”、“甘肃省高考状元学校”,在这黄沙漫漫的西部荒原之中,想不到还有如此杰出的学校。感慨敦煌有莫高窟那光辉灿烂的历史艺术文化与文明,地杰,人灵,敦煌的教育,耳濡目染,也成了展现敦煌辉煌的时代强音。

    (二)

    启功题字

    从市区出发约摸20分钟,下午5点左右,公交车来到了月牙泉小镇。笔直的公路尽头,可以看见黄沙浩浩了。绿色的行道树,那么笔直地挺立在路两侧。两侧的花园内,无数的鲜花竞相开放,装点着这个休闲、精致的旅游小镇。此时的阳光,依然是锋芒毕露,龇牙咧嘴。沙漠与鲜花、沙漠与绿树,相隔咫尺,竟显得这般分明,交织得如此震撼视野。

    沿着美丽的月牙泉街道,我们去找民宿旅馆。道路两侧,绿茵茵的葡萄藤,将通道装扮成一个纯粹的、天然的绿色通道,阳光虽烈,却有这无数葡萄叶吸收大量的热,穿行其中,倍感凉爽。

    找到一家客栈,老板很热情,自家建的庭院,所有设备,一应俱全。他建议我们去鸣沙山应在六点以后,那时的鸣沙山,才是夕阳下最美丽的风景,这个时候进入景区,温度太高。

    看景,不是到了这个地方,就可以看到最美的风景,还得讲究时间的配合。就像布尔津的五彩滩,除了落日时分去,你是看不到五彩滩那令人沉醉的风景。其它时候去,你看到的将是冷冰冰的、风蚀雕饰的荒凉地貌。想必这鸣沙山也一样,想看到其最美的风景,还须要时光的渲染。

    沿着街道,行至景区大门口的外街。发现,此时的饭馆里面坐了好些人,看来大家都想的一样,填饱肚子,积蓄能量,以便落日时分去享受鸣沙山最美的景致。

    我以为这街上开饭馆的有其他少数民族,结果,这条街上基本都是汉族,以川味为主,讲究“麻、辣、鲜、香”。好好饱餐一顿,只等夕阳西下。

    西北的夕阳,要比内地迟1—2个小时左右。此时的6点半,依旧晒得人浑身躁热。顾不了这么了,取票,戴好遮阳帽,进入景区。西下的太阳,将它一天中最绚丽的红色倾泻在这眼前的世界里。这鸣沙山,名为山,实则全是沙积淀而成,山间没有一草一木。夕阳中,眼前的鸣沙山披上了一层无比瑰丽的红色外衣。阳光照在游人脸上,瞬间,脸色变得通红,穿着红色纱衣的女性,在这夕阳中则显得更加妩媚、动人。

    游人鱼贯而入,虽多,但放在这广袤无垠的天地间,则成了无数游动的精灵!

    看那沙山上柔美起伏的山脊线,看着眼前一层层漫延开去的沙海,一种无比温柔的美感,溢遍全身,填满思绪。背着斜阳,自己的背影,在余光中被拉出长长的影子。

    夕阳下的鸣沙山、月牙泉(西行敦煌二)

    不留心骑行沙地、从眼前穿越而过发出叮咛般清脆声音的骆驼队;不留心沙地中沙漠越野车的肆意妄行;我只想尽快走向前方的鸣沙山,从底部攀登而上,想看一看,沙山顶上到底有怎样的风景。

    这敦煌鸣沙山,处于库姆塔格沙漠边缘,山峰起伏,人们顺坡滑落,便会发出轰鸣声,称为“沙岭晴鸣”。它是中国四大鸣沙山之一,其余三处是:宁夏中卫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巴里坤镇。

    (三)

    攀登鸣沙山的人群

    不多时,我来到山脚下,望着眼前这片茫茫沙山,无数的游人,嬉戏其间。登高、行走在山脊上观光者有之;体验爬山乐趣者有之;借助登山步道至半山腰,再坐专用滑沙工具滑沙者有之。

    我是来干什么的呢?除了看沙漠的壮观,我想去体验在沙漠中行走的乐趣。

    山脚下,遍地是沙,刚才进景区大门的时候,有很多小商贩在劝买登山用的防沙套,幸好没买,一是登山过程中根本用不上,二是穿上后怎么能体验登沙山的乐趣呢?

    登山

    开始登山。我没有想到,这登沙山居然有一定的难处。这是千年的沙山,每踩一步,脚瞬间就完全陷入黄沙之中,一股热乎乎的感觉,瞬时又环绕至小腿部。迈出一步倒不难,难就难在每迈出一步后,后脚刚起,前脚同时随沙又往后退半步。以致陷入沙中拔脚费力,迈出脚步后又得往后滑下半步,这种半步式的登山,我在想,如果将此动作非常快速地连贯起来,一气呵成,那不是Michael Jackson的太空步吗?只不过这是往上走、往前走。

    夕阳下的鸣沙山、月牙泉(西行敦煌二)
    夕阳下的鸣沙山、月牙泉(西行敦煌二)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也爬过鸣沙山,他写道:“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刚刚踩实一脚,稍一用力,脚底就轻松地下滑。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也越加厉害。才踩几脚,已经气喘,不禁恼怒。”“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磕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全部的力气。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至极。无奈,只得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松,与它厮磨。”

    上山过程,与他所述一样。行至三分之一处,小容便已筋疲力尽,一副颓然的样子。她说她就在这半山腰欣赏沙山下的风景,不想再继续往上登了。此时,我大腿也有沉重之感。但登山,只登到一半就放弃,这不是我的本性。自我挑战的心理,瞬间又袭上心头——继续前行,直奔山顶。

    山顶景色

    迎着夕阳的余晖,如冬日风雪中登华山时一样,愈登愈勇,登得我热血澎湃、激情四溢。不知何时,前方再也没有高地了,我已经到顶。几个年轻人躺在1米宽左右的山脊上,尽情享受生活这般美好。回过头打量自己走过的路,哇,我竟然走了这么长,爬了这么高。来时的脚印,那么平静而飘逸潇洒地留下一串,《童年》的歌词“也是黄昏的沙滩上,有着脚印两对半”蹦出心头,这一幕,好富有童年的乐趣!

    夕阳下的鸣沙山、月牙泉(西行敦煌二)

    站在山顶窄窄的平台处,光与影,天与地,那么融洽地汇集在一起。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造成波浪状,那是极其平缓的温柔的坡,不含一丝涟汶。

    回望来时的方向

    远望前来景区的方向,夜幕已在广袤无垠的绿色平原上拉开序幕,最后一丝光韵、最后一幕被夕阳浸染的云彩,笼罩在平原上空。

    山下,一湾清泉在静静沉睡,静如镜,反射着初露的月光,横卧山底。怎么在这黄沙漫漫之中,居然还有如此的一湾清泉呢?在这黄沙漫漫之中,这湾清泉,它是这般的纤瘦与婉约。

    山底的月牙泉

    下山的路,像练就了一身轻功,跨出一步,身体却随沙向前滑动好远,一步接着一步的滑,一步接着一步的漂移,这种才是真正漫步的感觉,好爽!不用担心沙中有沙石,不用担心沙中有障碍,全是绵绵细沙,任你随心所欲!任你为所欲为!

    从山顶到山底,时间,比刚才上山,缩短了许多。要不是夜幕降临,好想重回顶上,再来享受一次滑沙的感觉。

    山脚的这一湾水池,即为“沙漠第一泉之称”的敦煌月牙泉。其形,因弯曲如新月,故得名“月牙泉”。漫步在泉池周围的步道上,心境娴适恬静,月牙泉,静卧在这浮黄的天地间,却保持着这样的明净、保持着这样的安宁。如此之清泉,如我此时的心境——这般平静!想起一句话:“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贴着大地,潜伏在深谷。”(这里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地势的原因,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埋没,被称为沙漠奇观。)

    “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鸣沙山、月牙泉,如孪生姐妹,成为沙漠奇观,成为敦煌胜景,成为国家5A级风景区: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

    敦煌有山,名为鸣沙山———“鸣沙山怡性”;敦煌有泉,名为月牙泉———“月牙泉洗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小喵静莉:认真阅读了,赞一下,收录了,很喜欢的。

      本文标题:夕阳下的鸣沙山、月牙泉(西行敦煌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dz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