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习医笔记 ▍三阴病方论(3)

习医笔记 ▍三阴病方论(3)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4-09-25 00:05 被阅读0次

    【题记】

    本系列笔记是本人阅读各种中医著作的笔记,一些观点与现下通行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甚至相互之间意见也不统一;所录方剂很多是有关医生的经验方,实际效果无法验证,切不可照搬照抄,否则后果自负。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想主要是看著作者的思维方式是否有其合理之处,能否自圆其说,从而启发培养自身的中医思维,加深对中医的理解,而不是盲目崇拜。

    四、炙甘草汤

    《伤寒论·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伤寒论·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炙甘草汤主之。”

    仲景原方:炙甘草56克,桂枝42克,生地224克,麦冬100毫升,党参28克,阿胶28克,芝麻仁(炒、捣)100毫升,生姜42克,大枣30枚。

    上九味,以清酒(即黄酒)1400毫升,水1600毫升,先煮八味,取600毫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200毫升,分三服,一名复脉汤。

    结脉:脉搏的歇止没有规律。代脉:脉搏歇止的时间比结脉长,但有规律。结脉和代脉都是气虚血亏的病机,因热邪耗阴,气虚血亏而致心气失常。

    心悸本身不是毛病,它是当身体缺血时,本能地向心脏发出的信号,张仲景把它分成三个等级:一是心动悸,最轻,比如早晨起床,或者突然听到一个坏消息时,有时就有这种反应;二是心悸;三是气上撞心。

    甘草通利血脉,并有镇静末梢神经的作用;生地佐以麦冬、麻仁、阿胶峻补阴血;人参、桂枝补气通阳;姜枣调和胃气。地黄量大伤胃,故用黄酒久煮,不伤胃有利于吸收,且黄酒通血脉,厚胃肠,行药势。麻仁滋补润养,并治风湿气、手及腰脚疼。炙甘草汤为滋阴补血复脉定悸之悸。

    五、桂枝甘草汤

    辩证:心悸,双手不自觉地捂住胸口。

    方剂配伍:桂枝50克,甘草25克。

    发汗太过,伤及津液,供血不足,心脏代偿性悸动,如前述,桂枝加快血液循环;甘草缓急;生姜大枣生津液,但走表,心悸很明显已经属于内源性病变,故去之;芍药扩张血管,在津液不足的情况下,会减缓循环的速度,故去之。

    桂枝甘草汤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化裁的,它属于解肌法的范畴,因此不属于本章三阴病的自主调节方剂,只是说到心悸,而附录在此,以便区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习医笔记 ▍三阴病方论(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ew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