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乡纪事‖偶遇王府山

家乡纪事‖偶遇王府山

作者: 乡土中原 | 来源:发表于2022-09-27 00:05 被阅读0次

    中秋节当天74岁的父亲因心脏病住院了,怀着愧疚的心在县医院做了短暂的陪护,父亲知道我明天要去山西,上午输液后就态度坚决把我赶回了南阳。午饭后我顺势靠在沙发上迷糊儿起来……

    初秋夜幕下秋风拂面,凉意习习,伴随着暗处蛐蛐欢叫、树上秋蝉哀鸣和村口两只大黄狗撕咬声中,我跟着父亲踏着月光走出村口,去西岗上打麦场儿看护晾晒的秋粮。因为生活清贫,我们家有冬种油菜、夏种绿豆的习惯,原因是这两种庄稼早熟,割麦前收了油菜卖钱置办收麦季农具和种秋粮;秋分节气前卖了新收的绿豆买化肥、犁地种麦,当然还包括我们姊妹的学费。

    今晚我要跟着父亲去打麦场看护,刚摘下来又黑又长又扎手的绿豆角皮。明天晒干后,就套着牛拉着石滚对绿豆角皮进行碾压脱粒,我最喜欢听绿豆角皮碾压时霹雳啪嚓声音,也喜欢看绿莹剔透的绿豆从外黑、内白角皮里蹦出来的样子……

    到了打麦场,父亲就把用麦秸织的稿荐铺到地上,把稿荐一头卷两圈儿隆起部分就当枕头了,再从麦秸垛上扯下我爷爷传下来又破又旧黑棉布被子放到稿荐上,等后半夜凉气下来时盖在身上御寒。不过明早上起来时,被子就会被一夜的露水打得湿漉漉的,父亲依旧会给被子铺到麦秸垛上晒干,明晚上看粮食时还会扯下来接着盖。

    家乡初秋的夜晚,如果再有个小凉风吹跑蚊虫,睡到外面还是很舒服的。躺在稿荐上,抬头望着天空繁星和明月,如果用一句文邹邹话说那就是: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乘云凌霄,望苍穹星辰,看宇宙无垠!遍览古今,可以论秦皇汉武,评天下英雄!生如蝼蚁的我没有这胸怀和情结,但躺在父亲身边,望着满天星辰,问了一句从古到今小屁孩都问过的话:叔(父亲),天上星星有多高呀!疲劳的父亲眯着眼应对了一句:你说呢?我就顺口背了一首刚学的古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叔!按照李白的说法,星星应该距离我们一百多尺吧!也许是我的言语惊到了父亲,他坐了起来说:李白诗中危楼还不算高,咱们这一带有三处地方比李白危楼还要高!

    父亲说很久以前冬天的一个傍晚,有三个讨饭的到了一间破烂土地庙里过夜,三人都想睡最暖和墙角处,互不相让争执不下。于是就打赌,看谁的家乡地方最高,谁就睡最暖和的墙角。唐河过来的忍不住就先说:我家乡有很高的古塔,唐河一个塔,离天一丈八!说完转身就要睡在墙角了。这时南阳来的拉住了他说:这么低还想睡墙角呀,没听过南阳有个王府山,扒扒差差够着天!你那还离天有一丈八,我们这已经够着了。说完拉开唐河伙伴就要睡墙角,这时站在最外面赊店的来的说话了:你们两个都挪开,今晚我来睡里面了,南阳和唐河都不服气说:凭啥你睡里面!王府山已经够着天了!赊店来的就是说了:你们没听说过吗?赊店一座春秋楼,一直捅到天里头!赊店来的最后睡到了最暖和墙角了。

    渐渐的父亲温暖轻柔的话语,被妻子和我家漏风小棉袄争吵声音所代替了。

    下午四点钟送闺女去上体育辅导班的路上看到了一片雕梁画栋、红砖黄瓦的古色古香建筑,气派的门楼上横挂一幅金色牌匾:南阳王府山博物馆。我不禁心中一阵惊喜:应梦美景呀!急忙把闺女送到就掉头回来。

    说来惭愧,客居南阳十几年,由于过着在外地刨食的生活,南阳本地人文景点几乎没有去过,特别是这南阳王府山更是传说中的地方,一直在心中萦绕揣测从未见过真容,只是知道这南阳是明代唐王朱桱的藩地。朝廷在其就藩前就开始修建王府,在王府后修建一座集江苏太湖之石的假山,耗费巨大、历时数年修建而成,名日王府山。

    山呈圆锥形,主峰周围缠绕四支峰,寓 “五峰并峙”和“四峰拱朝”之意。支峰下边有奇巧的洞窟,洞窟之间,崎岖贯通,一步一景。穿洞走穴,攀爬近百道台阶盘旋而上,可达主峰山顶。山顶有亭,凭栏可鸟瞰全城,也可远眺南阳周边九架孤山,其中紫、塔、独、蒲山皆远眺在目。

    到了门口才知道,南阳王府山博物馆属于免费开放的历史人文场馆,除了疫情管控需要扫场所码登记外,可自由参观。

    现在的王府山博物馆是坐南朝北,大门口扫码登记后突然想去厕所,就问门口大叔:厕所在哪里,大叔向右后方一指说道:那边山墙留门的小房子就是!道谢后走过去,发现厕所是一座南北走向仿古建筑。在房屋山墙顶部绘一副阴阳八卦图,利用阴阳二鱼儿将房子一分为二,东西各留一门,门口墙上分别写有魏体乾、坤二字以区分男女。看完不禁感慨,如果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恐怕要错进这五谷轮回之所了。 

    随后闲步往里走,看到两座小石塔分东西矗立在水潭和岸边相互呼应!石塔虽经岁月的打磨,依然能看出雕工精湛,布局庄重厚重,虽然小巧精致但气势雄伟,充满直插苍穹、连接日月的雄姿。

    王府山就在左边,整体假山占地不大,围着走一圈不到两分钟,整体高度大约在四、五层楼高,四面洞窟自下而上、分多层布满山体。整个山体显得玲珑剔透,洞窟空间大多狭小,但布置巧妙别有洞天,不但洞洞相连,而且每个洞窟中就供奉着儒释道各路仙班,真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塔则灵的话。

    工匠们凭借高超工艺和合理细致设计理念,利用太湖石的瘦、皱、漏、透将整个山体塑造的险、秀、俊、灵!南北绿植更是利用太湖石的皱、漏、透特点,恰如其分种在石与石之间的巧妙的位置,加上南阳独特的过渡带气候特性,真正做到了四季常绿、月月花开。

    与其说一步一景不如说是一目一景,因为驻首移目原处已是花石依旧,意境骤变!似乎变换了时空、跨越了维度回头再看这个世界的感觉。一尺来宽的台阶螺旋而上,由于山体陡峭险峻,攀登起来竟然腿酸气短,然而建造者们又借山石突出部分,巧妙地设计了多处转角平台,方寸之间甚至不能站立两人,但能大大缓解攀爬陡峭台阶带来的疲惫!拾阶而上终于到了山顶凉亭,四座支峰虽然小巧玲珑,但气势雄伟不输任何名山险峰,缠绕拱卫着主峰,其寓意也迎合着朱元璋分封藩王拱卫朝廷初衷。

    山顶凉亭之上,举目四望,东看不见医圣祠、南看不见白河湾,西望不见卧龙岗、北望不见孤峰独山。这时我更加确认传说中离天一丈八王府山,现在看来其实很低,其高度不超过周围六层的住宅楼,在周边高楼的映衬下,甚至有站在天坑仰望苍穹的感觉!而且王府山经过六百余年岁月的侵蚀,破损和遗失是不可避免的,虽经历代精心修缮,还是能看出缝补的痕迹。但对于具有楚风汉韵、帝都南阳来说,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南阳有个王府山,扒扒差差够着天!

    我站在王府山顶凉亭之上,闭目感受着拂面而来的秋风,这风似乎就是三十年前秋夜打麦场中吹过的风,一样的熟悉厚重、一样的清凉甜怡、一样的柔和温情-当我伸手想去抓它时,它却轻盈的绕过、划过指间,瞬间无影无踪-蓦然回首,这凉凉的秋风已经吹了30年了,不但把父亲吹成了七十多岁的老头,也把我吹的两鬓斑白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乡纪事‖偶遇王府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mo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