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应该算是比较古老的,我出生的时候,村子已经历过至少三代半人了,我姥爷的爷爷携家带口从外地搬来了这里,那个时候,姥爷还没出生,至于姥爷的爷爷搬来的时候,是哪年,我也不知道,只记得后来听姥爷的妈妈,也就是我的老姥姥讲古,她生完我的二姥爷,坐月子的时候,有一天日本鬼子来村里,因为门头上挂着红布条,日本鬼子没进门。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说村里的大山,在深山里边,距离村子应该是有段距离的,有许多天然形成的山洞,据老姥姥讲,当时,日本鬼子来扫荡的时候,村里人都躲到山洞里边。
村里的山比人多,高的,矮的,大的,小的,难爬的,容易爬的,草多树少的,树多草少的,有的山,是放牛放羊的,有的山,会长满蘑菇、榛子,有的山,会长满沙棘果,有的山,树木高大茂盛,有的山有泉眼,有的山,有山洞,还有的山,悬崖峭壁,根本没人敢上去,总之,很多很多。我觉得,我们村子,就是在大山中央的一块空地上,开垦出来的,庄稼地,也是一块一块开垦出来的,没有连成片的地,都是石头磊成台阶式的一小片一小片的,以我的认知,最大一块也不会超过两亩,一般都是几分几分的,所以家家户户几乎都养着驴子、牛或者骡子,因为犁地种地,都得需要它们,地多又小,不能用机器,全靠人吧,又太累,所以,那些牲口肯定是不能缺的。
这些牲口不会天天去地里,还得有人去山上放牧,所以村里人就按照自家牲口的数量,轮流着去放牧,一家出一个人,一个牲口一天,这样,大家伙儿都能腾出时间来,不用单独去。早上,村里人解开自家不需要去地里干活儿的牛驴骡子的缰绳,把它们赶到村子中央的空地上,时间一到,前边一人领着,后边一人赶着,两个人带着一群牲口就去山上撒欢了。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这些牛驴骡子吃得肚儿圆圆的,再被赶回早上聚集的地方,各家就去领自家的了。我家那会儿养着一头骡子,又住在村中央,早上解开骡子的缰绳,它自己就跑到那群里了,不过,晚上,必须得去领它,就算是到了大门口,它自己也不回圈里去,我猜着,它是不想被缰绳拴着。
说远了,再返回来说大山,我的整个童年,少年,直至高中毕业,爬山对于我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初中的时候,甚至得爬两座山,才能去村外的镇上上学。后来去外地上了大学,一直到我工作的头两年,与同学朋友出去玩儿,首选都不会是去爬山,山对于我来说,真的不觉得有多稀罕,后来,工作忙,没有假期,一年也就回去一两次,而且也根本没时间去爬山,它在我的心里,才又开始变得稀罕,小时候与大山相处的点点滴滴,变得温馨又亲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