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关于身份认同与偶然性的文章。
提到身份认同,往往就会被认为是某种焦虑所致,或者想要传递某种焦虑。其实不然,“身份认同”这一概念,也不是现在才有的,从前就有,未来更会增强。“身份认同”,来自于“定义自己”的恐慌。我们自己迫切需要一个定义,才能心安理得。如果这个定义变得模糊了,要被摧毁了,那么“身份认同”将被提及,为了稳定自我。
我认为,身份认同变得迫在眉睫。有几个因素导致。首先第一个因素是“偶然性所塑造的自我”。我们成为我们,是因为偶然性。比如一名银行职员,因为家庭环境,自己的成绩,社会体系的缘故,等综合因素,成为了银行职员,甚至是因为他在面试的时候一个细微的差别,影响了他的选择。比如一名审计员,也许是因为某些偶然性纷至沓来,让他成为了审计员。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1375/bbe84f21f597d91a.jpeg)
我们常说,人们心里藏着一个梦想。因为过了18岁之后,社会的影响,偶然的导致,才让我们的理想成为了买房买车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又或者是因为家庭的影响,偶然的导致,才让我们的理想成为了找一个有钱的老公,少奋斗10多年。诸如此类,等等不一列举。
当这些发展至今,倒不失为人生的泡沫。然而,忽然间,科技的发展,体系的变革,资源的分配,让这些人生的泡沫,变得危机了起来。突然间,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脆弱。银行职员突然间感觉自己要被机器代替了实际操作。中国人突然间不觉得自己的文化香了。审计员突然间发现AI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他的工作。青年们,突然发现自己无论如何怎么努力,前面依旧有许许多多的竞争对手,永无出头之日。刚毕业的学子发现如何在努力,也是买不起房子的。
包含了我们当下社会所定义的科技发展,AI人工智能,学习无边界,体系巩固化,内卷化等等元素组织成了一个巨大的风暴,开始摧毁“人生的泡沫”。危机随之而来,直指因偶然性塑造的人生。
仔细想想。我们每一个人,之所以成为现在,是不是因为偶然性?我们因为偶然性,被动式的导致了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名墨西哥人,成为了一名审计员,成为了一名银行职员,出生在了上海,出生在了青海,出生在了海南,成为了导演,作为一名演员。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1375/96bc77167c5839b4.jpeg)
我们因为“偶然”,成为了“我们”。“我们是谁?”,这种很紧迫,但看似又无关紧要的危机感正如上面所述在不断增强,我们被迫需要认真开始思考“身份”,“偶然性塑造的自我”,以及“自我”等等这些问题。
当然,我们也可以封闭自己,不和社会,不与自然交流,一如既往的让“偶然的自己”成为常态。但我们的下一代,会对身而为人做出全新的诠释,也许他们会问我们,我对这个世界有何意义,如果没有,那么我现在就去死,可以不可以?这个时候,我们又应该如何回答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1375/276fb8297b843b19.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