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暑假,大姨的儿子小涛向我咨询文理选科的事。这小子马上要升高二了,学校要分文理科。他是个对文史地非常着迷的“小才子”。其成名作《星空人》获得新概念作文一等奖,平日很多豆腐块也散见学校校报、校刊以及《读者》《意林》等杂志。
我每次见到他,他都盯在一本我以为超出他年龄能懂的书,诸如亨利米勒的自传体小说《北回归线》,或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有时甚至是莎士比亚的《雅典的泰门》。我问他,“懂么,很多高材生都不一定能看懂呢。”这时,他总会抬头瞟一眼我,露出很严肃不屑的表情,“懂啊,怎么不懂,多看几次就懂了呗。你可不要小瞧我!”
其实,对他能完全能理解这些作品我是持有怀疑的,但每次看到他枯坐几个小时,时而紧皱眉头,时而又查查字典的认真样,我打心眼里喜欢这孩子。
从初中开始,他便表现出对文学、历史和哲学的兴趣。他把所有课余时间花在看书上,不是在上课,就是在看书,有时没忍住,上课时偶尔也偷偷看书。老师发现后,向大姨和大姨父告状,所幸这孩子成绩一直顶呱呱,即使偶尔课堂上开小差,也总能保持在年级前三名,基本都是第一名。大姨和大姨父也并不太责备他,只是提醒他以后注意点,再怎么看书可千万得把前三名保住咯。
从初中到高一,大姨和大姨父对小涛看书一直是秉持这种“不鼓励不反对”的态度。到了选择文理科时,态度倒坚决起来。孩子想选择他喜欢的文科,可姨父说文科是差生和不想读书混日子的后进生才去读的,尖子生都是去理科一争高下的。大姨也说,“以前没有完全反对他喜欢文史,是因为他也没影响功课和学习成绩,现在想选择读文科,这不是自我放弃嘛。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靠写字研究历史能填饱肚子讨生活吗?他以为人人都可以成为韩寒啊!”
小涛态度坚决,一心要选自己喜欢的文科;大姨和大姨父也毫不退让,坚持让他报理科,甚至以买个Kindle给他为诱饵让其自动妥协。双方都僵持不下,小涛便来找我。
2.
我想起我那时选科的情形,和小涛是类似的。我的高一老师劝说我读理科,理由和大姨父的基本一致;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便是选择文科。最后,我因为个性倔强叛逆,不服某些所谓的民间共识——“女生读理科比不过男生”——故而改选理科。最终,我只考上了一所二本的学校,与理想的武大无缘。
我母亲后来常说,如果你读文科的话,应该不比哪个学了文科的某某差吧。我苦笑以对,不知如何回答。我对自己当初改选理科也并不怎么后悔,毕竟决定是自己做的,无论出发点是什么,人都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
3.
当然,我是支持小涛的。文科和理科本没有所谓的高下之分,就像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并不比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莫言高级,也无所谓哪个领域更容易熬出头,能更快获得出人头地的机会。很多时候,人生应该是一片开阔宽广的原野,而不是跑道。
哲学家陈嘉映曾说,“我梦想的国土不是一条跑道,所有人都向一个目标狂奔,差别只在名次有先有后。我梦想的国土是一片原野,容得下跳的,跑的,采花的,在溪边濯足的,容得下什么都不干就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仔细回味这段话,我们便知道,陈嘉映不是真的认为这个国土应该容下什么都不做的懒汉,而是希望,这片国土能以开放自由的姿态容纳更多可能性,能鼓励更多人去尝试更多新活法。
4.
希腊神话中有个叫普洛克鲁思德斯的强盗,他有长短不同的两张床,逮了人,长的放在短床上,被他锯短;矮的放在长床上,被他拉长,煞是可怕。
我们都知道物种有多样性,可是对于孩子的教育和人生选择,很多父母往往独裁武断更甚于普洛克鲁思德斯。普洛克鲁思德斯至少还有两张床,而我们很多家长心里只有一张床。父母们只认一条路,那就是全力以赴让孩子上名校读所谓更热门吃香的专业。我们觉得普洛克鲁思德斯可怕,却常常没有觉出很多父母更恐怖。
在这些父母眼里,人生就是一条一开始就停不下来的跑道,我们常常说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便是这种思维的表现。走这条大家都走的“正常的路”,就是正确的;要去其他道路探索的,便都是不务正业,歪门邪道,离经叛道。那些想要去读文科,甚至学音乐,学体育的孩子,就是这些父母眼里不乖的小孩。这些小孩思想不“正确”,道路有偏差,未来很危险。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别离》里,金家妈妈便是这种中国式“跑道思维”的典型代表。她为了让女儿琴琴不落后于他人,能够出国上学,竟然做出把亲身女儿过继给自己姐姐这种决定。她之所以采取这种极端做法,就是因为在她眼里孩子不出国上学就会落后于他人,她怕女儿在这条跑道上占下风,她“卖女”也要让琴琴往“人生赢家”这个方向奔跑。
可是她不懂,父母的爱和家人相伴成长对一个孩子更重要。况且,人生不是一条独木桥,也不是只有一个终点的跑道。人生应该是原野,开阔宽广,有无限可能,能包容多样,可任意驰骋。
图片来自昵图网5.
除了在求学时期对孩子学业选择进行干预和独裁,成年后我们也常常难以摆脱这种控制,比如结婚这件事。刚刚毕业没几年,如果还没有男女朋友,父母又会操心起来,“要抓紧找对象啊,再不找就老啦,女孩子年纪大了就没得挑啦,可不能落后”。又是“跑道思维”,中国的父母总是摆脱不了它。
在现今这个相对开放的社会,不结婚并没有完全褪去它往日“非主流”的灰色印象。虽然谈起独身主义者,我们不会向以往那样口诛笔伐,视其为新时代的奇葩,但也不会有太多好感,顶多是你独身你随意。可是在心底,总将其视为
“特殊”的一小撮,认为那始终不是主流社会所广泛认可的生活方式。父母那一辈尤其是这类观点的拥趸,他们那一代人不婚者简直是异类,只有残疾人和精神病患者才有可能找不到搭伙过日子的伴。
6.
腾讯女性曾经做过一期关于“女人独身,代价究竟有多大?”的专题,里面的数据显示,不论在亚洲的日本、中国,还是在欧洲的瑞典、荷兰,或者大洋洲的澳大利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独身,独身快成为与婚姻相抗衡的一种新生活形态。
姑且不去争辩“结婚”和“独身”熟好熟劣,我们不得不承认,独身是一种自由,是千万种生活形状中正常的一种,是这片原野上一道新的风景。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选择,就像应该尊重这广袤原野上策马狂奔的马,回环流转的风。他们都是自由的,并不归你所有。他们正驰骋在这原野,没有所谓的跑道,东西南北都是路,条条大路通罗马。
2016年9月22日于武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