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朋友转了篇文章《那个诗意的灵魂》,她说“读了好伤感,真的生无可恋,连子女、诗歌都舍弃了,有些人没有把自己活成诗,却活成了悼亡诗里的人……”
周围经常听到各种心理问题的事件。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很多会有抑郁的倾向。如果没有途径发泄,不及时解决,很容易造成悲剧。记得看过一本书叫《无声告白》。
买的时候看到封面上写着“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感觉这句话写得真好。
从小到大自己也是个乖孩子。在父母,老师,领导,同事,朋友眼里我就是个懂事,听话,又循规蹈矩的人。一直害怕让别人失望,所以凡事力求完美,其实这样的自己活得好辛苦。我真希望能够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我己。
本来以为读这本书可以给我点建议。没想到看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小说开头触目惊心地写到:“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一个普通的早晨,一家人等着大女儿莉迪亚下楼吃早饭,然后去上学。但是谁都不会想到,也不相信她已经死了。
突然砸下的大石头,打破了家庭平静的湖面。层层涟漪的深处是这个家庭多年隐秘的痛楚。
一个看上去完美的五口之家。父亲是哈佛的高材生,高校的终身教授。三个孩子都非常优秀。只是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有一段大家都不愿提的伤痛。
母亲玛丽琳是一个普通的美国人,她生长在单亲家庭,但用功上进,不甘平庸的生活。这个哈佛大学的尖子生,本来是希望成为一名女医生。这个要强的女生,总是在追求“与众不同”,当遇到有“东方面孔”的詹姆斯教授后立即坠入情网。即使母亲极力反对,认为她自毁前途,她依然义无反顾。詹姆斯是偷渡华裔的后代,复杂的背景和艰难的生存条件,让他比常人更加努力,终于在哈佛完成学业后,他本来期待自己优异的成绩可以让他留校做教授。但因为肤色问题,那个职位选了一个白人同学。他只有机会去到一个很小的学校教书。无论他怎样努力融入美国社会,依然无法摆脱种族歧视的问题。所以他接受白人女孩儿玛丽琳的爱,希望有一个真正的美国家庭。
这段差异巨大的感情,在法律上都经过四年才被承认,更不可能被祝福。玛德琳的母亲还因此跟她断绝了关系。带着种族,出身,价值观,行为习惯这一系列问题,他们艰难地在婚姻里行走。最后巨大的生活压力终于导致了两人的冲突。
即便有了两个孩子,玛德琳还是选择离家出走。她重返校园,试图找回学生时代的那个自我,完成做医生的梦想。
然而,上帝安排了小女儿汉娜的到来,计划被迫终止。玛德琳无奈地回到家中,从此开始了怨声载道的生活。
美丽聪慧的大女儿莉迪亚,继承了父母的优点,此时成了母亲唯一的希望。她希望女儿替她完成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成为一名女医生。父亲则希望这个混血的孩子能够交到白人朋友。父母把自己无力改变的现状,都寄望在她身上。
可怜的莉迪亚因为害怕再次失去母亲,小心听话,拼命努力学习,但课业的难度越来越大,她已无法胜任。而另外两个孩子也一样活在母亲的不公平对待中------“她眼中只关心莉迪亚的学习”。任由大儿子,小女儿“自身自灭”地成长。终于大儿子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哈佛,可以离开这个虚伪压抑的家。而小女儿永远是角落的旁观者,默默看着发生的一切,甚至看到姐姐走向死亡也没有告诉任何人。
莉迪亚面对学业的压力,青春期情感的困惑,最依赖的哥哥即将离开,父母永远期待的目光,这些重压让她无处可逃,也无从宣泄。没有人可以倾诉,没有地方可以眼泪,她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于是一步步走向了湖中央……
这个家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但他们那么压抑着自己,从不流露,在家里努力维持着平衡。心理上的问题却日益加深。虽然他们希望这种平静不会消失,但只要有一点点外因,这脆弱的关系就分崩离析。
读完很难受,小女孩的死当然是很悲惨的故事,更悲惨的是活着的家人,他们每个人的苦楚心灵。她走的时候没有眼泪,留下的却是伴随家人终身的眼泪。
想想我们平时也会有意无意地给孩子压力,给自己压力。这些情绪的集聚,如果没有很好地得到疏导释放,可能会是糟糕的后果。
外表坚强的人,也会有脆弱的内心。孩子,他们需要的更具包容的爱。作为母亲承担着家庭和教育子女的重责,更需要爱自己。
无声的痛处并非不可触碰,只是我们必需更诚实地面对自己。
学习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也不要给别人施加期待的压力。
许多逃避最终还是绕不过去的坎,所以有问题的时候不要怕,更不要逃。要相信即使看似无路可走的地方,只要寻求帮助,上帝一定会给你“红海中的道路”。
无语的痛处并非不可触碰
网友评论
“许多逃避最终还是绕不过去的坎,所以有问题的时候不要怕,更不要逃。要相信即使看似无路可走的地方,只要寻求帮助,上帝一定会给你“红海中的道路”。”
我相信,也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