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农业起源
大千世界,宇宙万物因何而生。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寻求破解的谜团
今天地球的面貌因人类而改变,在城市,在乡村,人类的活动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大地艺术画卷,我们的祖先是什么时候开始迈出改造世界的第一步?社会从蛮荒通向文明时代的起点,又在哪里?这要从一颗小小的种子说起了。
在人类最初的数百万年里,茂密的丛林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人们在丛林中采集野果,猎食野生动物,然而,在距今大约一万年时,我们的祖先开始走出丛林,种植农作物和定居,渐渐地放弃了他们擅长的采集,捕猎活动,最终由食物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生产者,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在生存的博弈中,人类不仅仅是狩猎者,也是大型食肉动物的被猎食者。
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地球遭遇了一次冰川运动,随着冰期的结束,人类的主要食物,食草性动物逐渐减少,到最后除了野猪等动物,几乎没有合适的大型哺乳动物可捕杀,史前先民迫切需要能够提供稳定食源的方法,
一万年前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风轻轻吹过,果实和种子随风飘落在地,我们的祖先经过观察,或许已经联想到,每年过冬后新长出来的草和食物,就跟这些飘落的籽粒有关,这些籽粒中,一种生在中国南方的野草,叫做野生稻,生在中国北方的野草,叫做狗尾巴草和野糜子,经过若干年的栽培,他们分别被我们祖先驯化成水稻和谷子,这也许就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起源。
1993年,一个美国老人在留美博士赵志军陪同下,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他们的目的是寻找水稻的起源之地。这位老人就是著名的农业起源研究专家,马尼士博士,老人曾经在墨西哥找到了世界上最早的玉米遗存。
两年后,在堆积层中,有了惊世发现,找到了水稻腐烂后的植物硅酸体,发现这是最早的栽培稻的遗存。
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终于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发现了5颗实物稻子,断代测年显示,这些稻子距今约一万两千年。
在宁绍平原,土地肥沃,降水充足,六千多年前,在这里诞生了当时中国最为发达的稻作农业。
2001年,在浙江省余姚市三七镇相岙村,距离河姆渡遗址7公里的地方,一家热处理厂在打一口井时,发现了大量的瓦片和陶罐,考古部门闻讯赶来,一个六千五百年的隐秘空间,即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2004年,考古人员对田螺山遗址开展了第一期3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的考古发掘,经过一百多天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较完整的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文物,发掘过程中,人们发现在黑褐色的土层中,有植物学家苦苦寻觅的古代稻谷。
发掘过程中,散落在地层当中的数十件特殊骨制物品,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这就是农业起源发展过程中,一次重要技术革命的关键所在,骨耜,它的主要用途是松土。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新时期时代晚期遗址,距今五千三百至四千年,这是一件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石犁,它的出现,进一步加快了人类农业文明的进程。
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不少农具中,突出的新农具,是磨制精细的三角形石犁和破土器。还有一种因类似现在的耕耘工具,而被称为耘田器,这些先进的农耕生产工具,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在我国古代农业中,谷子居于首要地位,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有很多关于谷子的记载,当时的谷子又名粟,泛称禾,夏朝禾商朝,也被称为粟文化的王朝。在两年多年前的著名农书《氾胜之书》里,谷子被列为五谷之首,公元6世纪,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里,谷子仍排在五谷之首,直到明代后,小麦种植面积变大,甘薯、玉米的引入,谷子的种植才相对减少。·
1976年,考古人员在太行山东麓南洺河北岸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发现了数量众多的远古生产生活工具,翻地用的石铲,收割农作物的石镰,加工谷物的石磨盘、石磨棒,考古学家通过碳14测定,其年代为距今七千四百年左右,其时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在距今三千八百年左右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小麦出土量只占到不足百分之一,但是到了距今三千五百年左右的二里岗时期,小麦出土量达到了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已经成为仅次于粟和黍的重要粮食作物。至此,距今五千至四千年间,涉及农业生产的主要资源全部出现在了中国,粟、黍、水稻、小麦、大豆、五谷俱全,猪狗牛羊也都出现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形容的就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昌盛,所谓五谷就是谷子、糜子、稻谷、大豆、和小麦,所谓六畜一般是指狗、猪、鸡、羊、牛和马。农业和畜牧业的兴起,对人类摆脱野蛮状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