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
——费孝通
近日大略读完了乡土中国,就算自我水平有限,但启发哪怕是一点点也好。语言简洁且通俗易懂,读的到他对中国乡土人际关系,社会结构,文化道德,权利分配等问题的思考。
虽然现在的中国乡村已经不再是文盲遍地的乡村,不是一提到“乡村”,印象中就只有那一寸土的乡村,但是读完之后我依然忘不了那个“私”字,甚至让我觉得直到现在依然存在“私”的影子,就连自我都摆脱不了。不过不同于过去那个乡村的私。
过去的人依赖于那寸生养我们的土地,有了土就有了根基,人的生活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年复一年的固定生活模式。人与人也都是亲属关系,不是直系也是各种关系组成的大家族。低头不见抬头见混得熟悉,简单的语言交流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便不需要文字来表达,用文字反而不便于生活。所以熟人社会里文化变得无足轻重,重复简单的生活也无需用文字来记录,但一旦打破了这种固定的生活模式,出现新奇的事物,或者说当熟人社会变成陌生人社会的时候,人与人之间产生距离的时候,当乡村人开始流动的时候,不管什么原因开始离开原有土地的时候,文字有了存在的必要,乡村开始做出改变,多年积累的生活经验变成一种传统的文化也有了传承的意义。
上述是一种基于土地的生活状态与文化的关系。“乡村人”没能逃离那寸土,没逃离一开始就提到的“私”,它区别于个人主义,因为就连个人也是与团体相辅相成的。它是一种“自我”,就像“各扫门前雪”,涉及“公共”的都觉得自己有权利占有其中的一部分,他们似乎是扩大了自己的权利,又主动的忽略掉应该自觉地去遵守的义务。用公共的规则,用心中内在的道义去评判别人,却不拿标准评判自己。当那些深刻的,存在于乡村人中的道德无法化解各种利益关系产生的矛盾时,“法律”变得愈加重要,人的行为开始遵循契约精神。熟人开始变得不好办事,乡村人愿意远至他处与陌生人打交道,也要避免与熟人做生意。可能商业关系一旦加上熟人关系便不再是单纯的利益关系,为了追求利益而抛弃熟人关系或者是为了熟人关系而适当放弃商业利益的结果,不是利益上的损失就是感情上的隔阂,这都是乡村人不愿看到的结果。陌生人社会越来越普遍,传统的乡村社会也在改变着,当追求利益成为一种风潮时,人与人也越来越陌生。“亲兄弟明算账”,大家都懂的道理。
直到现在,我不知道守着那村土地的人还有多少,不知道走出乡村的人有多少,不知道生活在乡村的人的文化程度水平有多高。但是原有的乡村模式已经不在,走出舒适圈的乡村人远离了他们所依赖的土地,熟人社会渐渐变成陌生人社会,由亲缘关系组成的大家族也开始分居各地。文字走进了乡村,“土”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成为一种甚至无法用科学来解释却能够得到认同的经验,成为许多的人历经陌生而开始怀念的“土” 。我在想,当“土”渐渐地消失在现代社会里的时候,当它再次出现又会是多少人追求的潮流。
书中还写了横暴权力,同意权利,长老统治等,由于知识水平有限觉得复杂地无法厘清。现在的乡村文化水平在提高,素质也在提高,我也无法做到完完全全的大公无私,面对一件事可能最先考虑的是自我,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分的清主次。“私”的想法的存在,使得许多微小的事情陷入纠纷和僵局,但也存在舍己为人的壮举(即便那是少数人)。我想就算是知识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明白了是是非非的大道理,但面对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也很难做到真正的无私。不敢说这与文化水平有绝对的关系,但思想文化的熏陶也确实影响着我们。在那最需要作出抉择的时刻,我们中的很多人做出遵从内心的,在许多人心中都认为是正确的选择。乡村的特性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也很难保证能变成理想当中的那种状态。但它在改变着,在进步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