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节,又到了缅怀逝者的时候,我在外地,没法回去给父母上坟,只能写篇文章怀念一下父母。
因为很小就失去了母亲,不记得母亲长得什么模样,对母亲的了解,大致是从长辈们口中知晓的,他们说母亲脾气挺好,人很能干。后来,因为气管炎去世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缺医少药,家里又没钱看病,母亲三十多岁就因一个小病去世了,想想真让人痛心。
母亲走了以后,父亲和我相依为命,父亲除了在生产队劳动外,有空还做点小生意,虽然挣不了多少钱,但也能贴补家用。他主要是做纺线用的锭子,那时候农村人还是人工织布,用锭子把棉花纺成棉线,棉线再在织布机上织布。
有时候,我从睡梦中惊醒,一听父亲还在那里做着锭子,他多做一些赶到集市上出售。没有母亲的家日子挺难过的,别说那时候物质匮乏,就是现在物质丰富,家里没个女人,吃饭穿衣都是个问题。
母亲走后,父亲既当爹又当妈把我拉扯大,下地回来,别人能吃口热乎饭,他回家还是冷锅冷灶,还得拖着疲惫的身子忙着做饭。有时候衣服破了,棉被需要拆洗,他一个人又戴着老花镜做起了针线……
长年的劳累,再加上整日为生活操劳,他的腰弯了,牙掉光了。为了生活,为了供我读书,他依然咬牙坚持着。
就在我二十二岁那年,父亲的身体突然垮了下来,到医院一查已经是癌症晚期,这犹如晴天霹雳,惊得我不敢相信这个事实。我瞒着父亲四处寻医问药,一年后还是没能挽留住父亲的生命。
父亲走了,带着对儿子的挂念。因为家庭条件差,父亲没有享一天福,带着遗憾就这样走了。做为儿子,真对不住他。
如今,我的两个孩子也大了,我经常把父亲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记住爷爷创业的艰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