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随笔散文每天写1000字
陈权教你用金字塔原理,学会写作和演讲(2)

陈权教你用金字塔原理,学会写作和演讲(2)

作者: 曲奇小溪 | 来源:发表于2021-05-18 20:18 被阅读0次

陈权教你用金字塔原理,学会写作和演讲(2)

(三)正文

正文一般采用总分结构。即像金字塔一样,一层一层地论述。其中它的内部结构有两种: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纵向结构:

为了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对作品产生兴趣,并使其陷入不可自拔的状态,作者要通过发问的形式,不断提出新疑问,并在下一层的论据中回答。这种过程不能没完没了,要遵循APAPA法则:即认证总结论的时候,下面的观点不能超过三层。必须在三层论据之内将一切问题解决掉。

搭建金字塔结构的思路:

第一,自上而下,适用于目标特别明确的情况。

先提出总结论,接着借助借助发散思维和联想思维,找到支持该结论非常有说服力的多个论点(3-7个)。最后,如果这层论点还公想起受众的疑问,那就继续找到第三层论点。

第二,自下而上,适用于自己无法清晰表达目标的情况。

首先,借助描述法和抽象法,对目前的事物或现象尽情地一条条地叙述,并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其进行归类和分组。

然后,合并同类项,删掉不需要的条目。将条目的内容概括为2-5个字,放在条目前面。

最后,层层往上概括,总结出最终的结论。

横向结构:

第一,每一层的观点一般有3-7个。第二,它们的排列先后顺序必须符合某种逻辑顺序。第三,它们之间必须符合MECE法则:论据之间,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即分论点之间:不重叠、不矛盾、不遗漏、不多余、有边界。

这种逻辑关系共有四种:

(1)演绎顺序:问题、原因、方案

大前提+小提前=结论

先讲问题,然后找出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

(2)时间顺序:过去、现在、未来

按照人物或事件的时间顺序写作。

(3)空间顺序:左边、中间、右边

例如:麦肯锡笔记法,顶上是伞,左边是空,右边是雨。

空:我看到今天天上乌云密布,描述事实。

雨:经过我的分析和判断,有可能会下雨。提出观点。

伞:根据我的分析,得出结论,我出门得拿伞。

这是一种高效思考模型,适用于在工作中快速决策。

(4)程度顺序:优、中、差

一堆观点中,将它们进行某种排序后,进行陈述。,如:最重要、次重要、不重要等。

一般来讲,先根据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进行排序,最后,再根据重要性进行排序。

(四)小结

作品结尾,给读者展望未来。

 

金字塔原理的应用

主要在三大领域:

一是思考方面。掌握结构化思维,学会周密分析问题,让个人决策更加准确。

二是表达方面。表达会变得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让人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

三是课程开发方面。让人一目了然,容易理解。

通过对陈权这篇文章的学习,让我对结构化思维有所了解,这种思维结构,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有用。

首先,在表达方面,建立结构化思维。

我在与别人交流时,有人说我喜欢讲过程,还有的领导反应,听我汇报,听不清我说的话。其实,都是因为我没有运用金字塔原理去表达问题。

如果用金字塔原理,和领导交流时,结果先行,过程在后。先说重点,再说非重点。然后,看领导的反应再决定哪些事情需要展开。

有的领导,注重结果,如果你一直给他说过程,他心里着急不知道这件事情的结果到底怎样,也不知道你要说多少细节才能给他讲结果。有时,你讲了太多过程中发生的细节,他听着听着,分不清你重点要表达的是什么了。

其次,在写作方面,尽量写大纲。

以前,因为一直在简书写作,自嗨式地宣泄着情绪,从来都是想到哪写到哪。情感是得到了释放,但同时,因为没有写大纲的习惯,文章要么观点有重有漏,要么结构失衡。逻辑思维不缜密,结构不能形成闭环。

今后,在写长文时,要慢慢地练习写大纲。有了大纲做文章的骨架,就不会让文章显得散乱。

最后,在讲解方面,用结构思维展现展览

以前,我在接到任务时,都是根据展览的时代背景和主要的代表画家为框架去搜集资料。对每位画家的资料整理也是根据百度的内容,简单地划出重点。

在展厅给观众讲解,某位画家的绘画特点时,经常会出现有些点忘记或记不清的情况。

今后,面对展览,用金字塔原理画出结构图,将每位画家做为第二层结构,再将他们各自的特点作为第三层结构。这样,在讲解时,观点明确、框架清晰,一层层剥洋葱式地讲下去,引导观众的思维步步深入,应该效果会好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权教你用金字塔原理,学会写作和演讲(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vy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