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文字,本身就是般若。虽然难以展开解释,却能心领神会,只不过“口欲言而力所不逮”罢了。
人生为学的阶段,讲求的是日有所进。对什么都是一种海绵般的态度,拼命的吸收,充满了好奇,用眼耳鼻舌身意,认真的体会、经验。等到这种种的体会、经验都用尽了,大概就到了求真的阶段。宛如坐在一座土丘上的大和尚,挥动意念的铲,一铲一铲铲掉周围的土,最后只剩下了屁股下蒲团那么大的一柱。也有更干脆的,挥铲下去,土丘土崩的瞬间,也是自己的道场土崩的瞬间。这种情景,不可谓不壮怀激烈!
为学是生,为道是死。然而为学所得,终不得不死;为道所得,反而能永生。这就是那么多的人飞蛾扑火的缘由。
生死是一种结果或状态,而为学和为道是一个过程。不要过程的结果基本没有意义,而不要结果的过程则充满遗憾。就像不关注这些辩证法,则显得糊涂,而过于关注这样的辩证法,则更是糊涂。
人就是在这样的可与不可,模棱两可之间艰难前行。
为什么说心是人行动的动力呢?所有的行动,因为有了心的影响,才有了方向。不拘好心、坏心,真心、假心,都是人行动的动力。如果没有心作为动力,所有的行动都是迷茫和困顿的。
疲惫感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练过字的人都知道,总有些时候,写着、写着,会有写不下去的意思。或者是看不到自己的长进,或者是找不到明确的希望,渐渐对自己的天赋和勤奋的价值产生了怀疑。便萌生了停笔的念头,此时此刻,还有一对儿矛盾在斗争。一方面是消极、颓唐的停笔之意,一方面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的动作和意识。事物大抵都是在矛盾中前行的,当我们的心碰巧做了战场之时,不必多说,尽我们的心力,支持那积极向上的一方就是。
成功的路上从来都不会熙熙攘攘,因为坚持到底的人少之又少。不是有了希望才坚持的笃定前行,而是没有希望还朝着积极的方向毫无希望的挪动,直至看到希望。
一个人灌下多少鸡汤,都比不上困顿一场。不碰的头破血流,哪里轻易会有金不换的浪子回头。
所谓修心,不是重新去建构,或者一下子建构出一个宏大澄明的精神世界来。而是一点点提纯,一点点将心中那些不够纯粹的念头,在还没有着魔的情况下,放在阳光下择捡出来。一点点汇聚在一起,一点点强化它,直到它成为一种足可支撑我们前行的力量。
蔡元培先生作为一代才子,将人所处的世界分为客观的现象世界和宏大的实体世界(在笔者看来,准确的应该唤做是实然世界)。老先生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说:“(教育的作用在于)使对于现象世界,无厌弃而亦无执著;积极方面,使对于实体世界,非常渴慕而渐进于领悟。
这或许便是道德经所说的“为学日益”和“为道日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