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州蕞娃
4月21日下午,按照既定行程安排我们是从胡家庙赶往西顺城巷观看碑帖展览。但是因为从地铁口出来的时候走错了出口,结果只能从书院门这边出来。因为已经到了书院门,所以有人提议就干脆进去转转,于是大家就朝书院门走去。
如果你是外地来的游客,我建议您去逛逛明西安城墙,看看兵马俑、去大唐芙蓉园玩玩,再不去去骊山泡泡温泉都可以。如果你是我的文友,那我第一要推荐你要去的地方就是书院门,因为这是陕西西安的文化命脉所在地,比那些地方更有历史人文价值。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14243/664271f8bcb8ab2d.png)
书院门的标志性建筑就是仿古牌坊“书院门”,是颜真卿的字体,应该是从颜真卿的碑帖集字而成的。两边木柱上的对联为“书院育人杰;碑林藏国宝”,这对联给书院门作出了历史的定位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推荐文友先来这里的原因。
书院门是从西口牌楼起直到三学街处的牌楼止,包括书院门街道与顺城巷围成的区域都算在书院门文化一条街内。书院门正街不是很长,一眼就可以看到底,估计只二百多米长,有十米宽,街道两旁是青一色仿古明清风格建筑,街道为青石铺砌。两边商铺鳞次栉比,从门头牌匾装饰看充满浓郁的古风。
顺着街巷往东走,在街道北边首先可以看到的是一处有民国建筑风格的建筑物——陕西省西安师范附属小学。西安师范学校(简称“西安师范”),是曾经存在的一所中专师范学校,始建于1609年,1903年(清朝光绪二十九年)改为陕西师范学堂,是陕西最早的两所高等学府之一,也是陕西最早的一所师范学校。校址坐落在原“关中书院”的旧址上。现已并入西安文理学院。
这里的文化氛围极其浓郁。比如说这一家“张一元”,匾额上的题字是董石良的作品。当时只觉得好就顺手拍了一张,回家后上网搜了一下发现这也是一个角。人家是北京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擅书法、篆刻。书法博涉汉魏名碑,擅篆、隶、楷、草,更以行书见长。出身于世医家庭,16岁从艺,得齐白石、叶恭绰、汤定之、吴湖帆、高野侯、溥心畬、王福庵等前贤指导。对面的“华宝轩”用笔不俗,这边“石全石美”是贾平凹的作品。贾平凹的书法在书法行业不算很好,但在名人中也算挺有特色的。
再往东走,有一家门牌上写着书院门56号,看着有很多游客出出进进,很是热闹,但是因为时间关系,我仅仅在门口看了一下,没进去。问了一下度娘,才知道这是“醉长安”——一家新派陕菜馆子,不过文化气息浓郁。就像网名“队长爱睿克”写到的那样:“一间院落里,穿过木门重叠的巷弄,就像走进了一座大户人家的宅子,露天小院优雅别致,竹桌、石磨、流水潺潺。三层玻璃小楼现代感十足,连上菜都是坐电梯的。”看过这段文字以后,我忽然清醒那天没进去,不然多尴尬,这样的环境,那菜价绝对不便宜。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14243/d98af89f58d4c9e7.png)
再往东走,路南便看到了于右任先生故居,这是于右任1949年去台湾之前在西安的居所。那天大门紧锁,崔岳先生和宋拥军在门口合了一张影。门上高悬这一块匾是于右任先生亲笔书写的“源远流长”,大门两边柱上挂楹联:“一馆书香展示辛亥革命故人千秋事,右公墨浓弘扬神州赤子满腔爱国情”。西安于右任故居纪念馆,书院门52号,这个匾额看起来古香古色的,但是即使做旧的结果。因为这个纪念馆是2002年,经西安市13位人大代表提案,在中央及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于右任先生之侄于隆、张英夫妇投资千余万复建,至2008年10月,完成部分复建工程,2009年在于右任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之际落成开放。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14243/e7555f57b98ce7c3.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14243/201d29e0d7cc3c4b.png)
再往前走,就看到关中书院的大门了,之所以说是大门是因为大门紧锁,我们同样也无法进入。关中书院是明清时期陕西著名书院。之所以推荐文友来书院门,也是想让他们感受一下关学精神。既然是感受关学精神,就不能不提关中书院的创立者——冯从吾。冯从吾,是一位卓有成就教育家。同时也是明代关中最重要的理学大师。豁口内左侧有关中书院简介,右侧为关中书院创立人先生砂岩石雕像,雕像旁立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一块。再走近大门为高大的四柱三楹石坊,四柱南北两边有夹杆石稳柱,石坊正中隶书镌“關中書院”,东侧“尚德”,西侧“崇文”。 这里如今是西安文理学院,石坊前有“谢绝参观”拒客牌,也是不能进去了。从石坊外往里望去,能看到里面还有两重院门
我们今天下午在书院门的最后一站就是在“关中书苑”,的门口看到了扇子哥。“关中书苑”出自于哪位大家之手,我倒没看清楚,只是看看门口挂的那三块牌子“陕西于右任书法学会”“陕西省直属机关书画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陕西工作站”,想来这题字的人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最值得庆幸的是在“关中书苑”的门口看到了扇子哥。自从上海的沈巍火了之后,这扇子哥也成为了网红。只见扇子哥被一群人围着,心无旁骛,只是在默默地画自己的扇子。他所画的扇子价格为50元一把,一天创作六小时只卖五把,不接受预订。当时也没想到自己能碰上网红扇子哥,近距离的接触扇子哥,但就是碰上了,只是因为囊中羞涩,没有求购一把扇子。不过这为在哥周围的人,我觉得这每天的5把里,肯定没有我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14243/84cece8617e0defc.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14243/6981e1463e4acbc6.png)
我们从关中书院门口直接往回走,在路北我留意了一家叫做“西成篆刻”,牌匾上的落款为赵熊。赵熊可是号称诗书画印的“四维合一”的大家。
整个书院门的行程不足半个小时,所以只能称之为一瞥。 简单记叙一下,仅仅是证明自己还活着。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我还是原来那个乾州碎娃,只不过把“碎”换成了“蕞”(乾县人读作suì)。写文化散文,让散文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是乾州蕞娃一直的追求。希望你在读乾州蕞娃文章的时候,既可以陶冶性情,又可以增长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