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简书头条读书
别让权威限制你的想象力

别让权威限制你的想象力

作者: Fwx烟雨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19-02-17 08:20 被阅读88次

——读《影响力》(三)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影响我们?我们为什么心甘情愿地受他人影响?他们有什么致胜法宝呢?让我们看看其中的奥秘:

第四种影响别人的方法:喜好。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经常发生这样的桥段:忠臣奸臣向皇帝进言,一面是慷慨陈词,大义凛然;一面是甜言蜜语,阿谀奉承;但最后总是奸臣说服了皇帝,改变了朝廷的最终决定。

无论是“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是“清朝巨贪”和珅,他们影响皇帝的方法都是通过迎合皇帝的喜好,从而影响皇帝的决定。

“喜好”这种影响别人的方式,是我们在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影响别人的场景了。从拜托别人做一件事,到向消费者推销自己的商品,“投其所好”都是人们影响别人的不二法则。哪些因素会让别人更快的喜欢上我们呢?

第一个是外表。从古到今,外表魅力的高低,都会影响到别人对你的喜爱。

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就写了这么一个故事:在明朝建文帝时期,举行了一次科举,其中有一个叫王艮的人,才华人品都很好,但是就是因为长相问题,最后建文帝将状元赐给了相貌堂堂的第二名胡广。

外表魅力,是提醒你在平常与人们交往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衣着、仪态,这样才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

第二个是语言。与难以接受的大实话相比,人们更喜欢听那些恭维的语言。“世界上最伟大的汽车销售员”他的销售秘诀是:每个月都会给自己的老顾客发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我喜欢你”。一句简单的恭维,却牢牢地抓住了顾客的心。

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学会沟通的艺术,学会用赞美的语言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喜爱,更容易获得合作的机会。

第三个因素是接触与合作。电视广告轮番轰炸式的播送,就是让人们熟悉商家的产品,在购买时倾向于熟悉的产品。

我们对人也是这样的,人们在面对一个熟人和陌生人的时候,心理的好感度是不同的。因此,作者鼓励我们主动去接触别人,与他人建立一种熟悉感。

别让权威限制你的想象力

但在接触的过程中,人们采用的方式不同,别人对你的好感度也会不一样。有这么一个例子:两位警察去审问犯人,一位警察唱黑脸,对着犯人进行恐吓;另外一个警察唱红脸,对着犯人进行宽慰,并对他表示友善,希望他能与自己合作。而犯人在经历第一位警察的恐吓后,更容易对第二位警察合作的要求产生好感,接收他的提议。所以,主动出击,并与别人保持合作和友善,更容易影响到对方。

第四个因素是关联。车展上的豪车与美女为什么要如此搭配呢?有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调查,发现人们在面对美女的时候,总会产生美好的感觉,而汽车经销商通过将美女与汽车放在一起,让人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将对美女的好感与汽车联系在一起。爱屋及乌嘛。

我们可以利用关联这个方法,来提升好感度,那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当然是投其所好,可以使挑选一个当下热门的,与对方兴趣爱好相关的话题,与对方进行交流,这样,在交谈的过程中,对方会将对话题的好感度转移到你身上,让你自然好感度倍增。

外表、语言、接触和合作,以及关联,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能够提高别人对自己的好感度,从而影响别人的行为和决定。

但是,在生活中,别人同样也会运用这几个因素,来对我们施加影响。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作者认为,想要应对喜好这种影响因素,就要搞清楚,你对他的好感是不是已经超过了正常情况。

我们不应把注意力放在事情上,而是要分析是否对这个人投入了太多好感。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对他的喜爱程度已经超乎寻常,这时,我们就要采取行动来保护自己了。

比如你去买东西的时候,如果觉察到自己对销售人员的产生了过多的好感,那你就需要冷静一下了,因为销售人员对你的迎合已经影响了你的判断.你要做的是把销售人员和商品分开,从商品的角度来思考需不需要购买。这样才能做出理智的选择。

别让权威限制你的想象力

影响人还有一种更具杀伤力的方式——权威。

在2010年,吃绿豆养生成为了社会热潮。在“养生专家”张悟本等人的鼓吹下,很多人相信通过吃绿豆能够排出自己身体里的毒素,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就这样,绿豆的价格一涨再涨,有些地区绿豆甚至一度脱销。但当这场闹剧平息以后,很多人看着自己家堆积如山的绿豆犯了愁,责问自己当时为什么会听信张悟本他们的谣言。

其实,很多人并不是因为相信张悟本的理论,而是被张悟本“养生专家”的名头所影响,崇拜权威,盲目服从,做出了愚蠢的决定。

那我们为什么会对权威盲目服从呢?这与我们从小的教育和成长经历分不开。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听从权威的。

在家要听从父母、在学校老师说的永远是对的、到了社会,专家和领导的话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所以我们习惯服从权威。

而且听过来人的话会让人生少走很多弯路。这也让我们养成了一种思维习惯:跟随权威的思想既能让我们不用思考,而且还能获得好处。

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教育和自我心理暗示中,我们成为了权威的附庸。当我们的意见与权威意见不同的时候,这种从小养成的思想会不自觉地干扰我们,让我们放弃自己的想法,跟从权威的意见。

于是发现了这一奥秘的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将自己包装成为某领域的权威,从而影响人们的判断和思考。

那他们是怎么样来让自己看上去像是一个权威的呢?或者说人们在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权威的时候,经常会从三个方面来判断:头衔、衣着和身份标志。

首先是头衔,这是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权威判定标准。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二十多位护士集中在一间屋子里,一位自称是医生的人通过电话向她们提出指令,结果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护士完全没有考虑指令正确与否,连面都没有见,就被这个人的头衔镇住了,完全按照这个人的指令去行事。

别让权威限制你的想象力

其次是衣着。在电影《猫鼠游戏》中,莱昂纳多饰演的骗子在十六岁的时候,就骗走了银行一大笔钱,靠的就是他偷来的航空公司制服。

而在生活中,不同的衣服会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如果你穿一身剪裁得体的西装,那别人就会觉得你身份尊贵,但如果你穿着一身休闲服,那么别人对你的尊敬度就会降低。

而还有一种衣服也会树立权威,那就是制服。比如我们一看到警察的制服,就会感到安全;一看到医生的制服,就会觉得放心。

最后是身份标志。心理学研究人员发现,能够树立你权威地位的,除了头衔、衣着以外,珠宝、汽车等也能成为身份的象征。

有人曾经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如果一辆普通的车堵在路口,后面的司机会很不耐烦的鸣笛催促;但如果是一辆豪车,司机们会恭敬的等在它后面。

头衔、衣着和身份标志,这些要素的合力搭配,能够树立自己的权威身份,让你更好的影响别人。

而权威的存在的确能帮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但是,如果盲目相信权威,就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我们在面对权威的时候,应该想清楚两个问题:一个是“这个权威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专家”,这个问题让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两条重要的信息上:这个权威的资格、以及这些资格与我们手头的问题是否有关系。沿着这条路径思考,就可以轻松得判断出,很多权威与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之间,实际上并不构成必然关系。

再一个是“这个权威会不会对我们说真话”。通常我们会比较容易受一个看上去中立、客观的权威的影响,而如果我们怀疑一个权威可以因说服我们而从中得利,我们对他的信任感就会大打折扣。

想要应对喜好对你的影响,那就要搞清楚,你对这个人的好感是不是已经超过了正常情况。如果已经超乎寻常了,我们就要谨慎判断后再行动。

再有,不要一味地迷恋权威,更不要将权威妖魔化。你要相信,所谓的专家也同样是人,把他放在与自己同样的位置上。理性思考,才不至于受制于权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让权威限制你的想象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ni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