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归属Bob Dylan ,大概这个月最备受争议的话题了,看到结果的那一天,我的心情是EXM???还能好好地按照套路来吗?作为一个民谣歌手,鲍勃尽管比一般人诗意,但他凭什么就让村上春树再当一次陪跑?此前,诺奖对他这类人是不太友好的。再来看一下鲍勃迪伦的获奖理由:“鲍勃迪伦在美式歌谣的传统下,创造了全新的诗意的表达。——你用歌曲表达出了特别赞的诗意?所以我颁给你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本人虽非鲍勃的粉丝,但也的确被那诗意的感情打动过,自始至终,我都承认他是一名伟大的音乐家。我们愿意倾听不同的观点,也乐于见到世界的包容度不断上升,但是我认为鲍勃的写作只是代表着俗文学一方面的兴起,他的歌词会在技巧、情感上超越很多诗作,可诺奖选择了他即是抛弃了对文学、文学家、文学创作的坚守,在严肃文学已如此式微的年代,不知未来可还有她继续生长的空间。
文学应包含四个层次,一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和批判,二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揭示和扬弃,三是对人本身的存在和人性善恶的多维思考,四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文学创作一定要敢于直面人生的终极难题——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如何将mortal的人类生命变得immortal。而伟大的文学作品一定是能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虽产生于特定环境之中,可千百年之后依然能在读者心中点燃一丝火光。
这应该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暗淡的一天,我不否认鲍勃在民谣的造诣无人能及,但格莱美和专辑销量自会给他历史中肯定的地位,可是没想到高冷的诺贝尔文学奖也找上了他,不知道有多少作家在家里摸着自己的书黯然伤神。谁都没错,错的是在这个全民娱乐的时代,连科学和权威最后的圣地也没能幸免。马尔克斯之后,不知要等多少年才会有一本《百年孤独》能重振其声誉。
现实主义者总会嘲笑那些为时代唱挽歌的理想主义者,他们说理想主义者最终都将被历史的车轮碾过,不留痕迹。但我仍想发起呼声,请别撤下对严肃文学的最后一点点维护……
(文/杨栩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