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书打卡的在读书有四本:《未来简史》《面纱》《失明症漫记》《王阳明:一切心法》。
我最想说的是葡萄牙诺奖作家若泽•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这本书是新冠疫情初期在“道长”的节目中听到的,印象很深。前几天,机缘巧合,“求”来了一本。然后,把它及时安排上,已经读了四分之三了。
故事讲的是原因不明的传染性失明症于某市爆发(全国情况如何不明,已读部分未提及),政府把失明患者关进某废弃的精神病院,有士兵院外看守。除了有限的不定时的食物外,不提供任何其他服务。患者走近大门会被击毙,而只要不出门,患者间出现任何事情,士兵都不过问。
人满为患。当院内患者住满,而食物供应不足时,矛盾开始出现了。一个宿舍里住进了一名先天盲人,因为他适应能力“突出”,宿舍内又有人有一把枪,于是这个宿舍开始垄断食物。
最初是直接拿走全部食物,吃不完就坏掉;后来是要求其他宿舍交出全部财产,比如钱、首饰、手表等,换取本宿舍全部成员的食物,其实也没给多少;一周后,要求其他宿舍的全体女人晚上轮流去该宿舍提供服务……
眼科医生的妻子是唯一没有失明的人,她护夫心切,假称失明一起住进了精神病院,所有的丑陋和罪恶都在她眼皮底下发生。她杀了那间罪恶宿舍的领头人,又放火点燃了那间宿舍,带领几个患者跑出了精神病院。
最初,政府的应对是既不科学也不人道的。后来,所有的人都失明了,城市完全瘫痪,无水无电……故事会怎样结束呢?
明天就能读完了,我暂时也不知道结局。我为患了“失明症”之后,很多人同时失去原有文明的另一种“失明”而心悲。
这部作品也让我想去读另一位诺奖作家,英国的威廉•戈尔丁的《蝇王》,它同样写了人性之恶。还是在三十多年前的高中阶段,自《中学生阅读》上第一次看到这部作品的介绍,至今虽仍然未读,却经常泛起在脑海里。这次,肯定会紧随着读它了。
但是,并不是遇到灾难就一定会有那么多的人性之恶泛滥。读《失明症漫记》时,我也总想起英国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岛》,这是一部关于麻风病患者的小说。患者被隔离在远离大陆的海岛上,可是整部作品,在悲凉的底色上溢出的却是满满的温情,那是人性的博大之爱。
《岛》是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处女作,于2006年问世,当年即登上销售榜首位。它击败的对手都有谁呢?对手名气也不小,它们是《追风筝的人》《达•芬奇密码》《哈利•波特6》等。
刚刚百度了一下,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又出了多部作品,我都没读过,不便推荐。但是《岛》这部充满温情的作品,你绝对可以信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