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彼岸花——《他乡的童年》

彼岸花——《他乡的童年》

作者: 灵山剑影 | 来源:发表于2020-01-04 09:56 被阅读0次

教育是个复杂的话题,是全社会运转的结果。

如果把教育当成一个果园,那么要结出的果实就与园丁、土壤、气候、水质、肥料等等因素有关。果园不能孤立地存在,只有全部因素凑巧在一起才能结出理想的果实。

不同的国度因其文化观念、宗教信仰、社会体系、历史渊源等等方面的不同,所形成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这些国度的未来也是不同的。

《他乡的童年》是一部讲述儿童教育的专题片。主持人周轶君游走了日本、芬兰、英国、以色列、印度等国,试图找到每个国家儿童教育的长处。周轶君曾在混乱中的中东做过很多年的记者,有着丰富的媒体经验,能够很轻松地驾驭这个题材。

首先要说的是,这套片子并不全面,每一个国家都只是选取了很小的一个面,有的或许也缺乏长期深入的了解,也不一定有辩证的审视。毕竟,多则一个周少则三五天的拍摄,也只能是浮光掠影。但是,很多细节依然能够给人深深地思索,并能够反馈到我们生活的现实。这套片子引发的思考还是很深刻的,很值得教育管理者、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们去深挖。

英国部分有一个场景令人记忆深刻。周轶君来到一个文学课堂,老师领着孩子们感受一首篇幅很长的诗歌。周轶君问老师,这首诗不需要全文背诵吗?老师说当然不需要,我们要是感受的过程,只要孩子们能够感受到诗歌的情感和意境,这首诗的教学目标就达到了,即便立刻忘记也没关系,背诵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周轶君表达了惊讶,因为在大多数中国孩子的童年里,背诵课文是家常便饭,教科书上也常常指出哪篇文章或哪个章节需要背诵,这些部分会以填空或者简答的形式出现在期末考卷中的。因此,孩子们要努力准备,老师也会如期检查。至于,这篇文章传达了什么样的意境和情感,就不那么重要了,能背诵如流就是优秀。

芬兰部分是感人点最多的一集。芬兰人口较少,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芬兰的教育投入很大,有位市长出面说,他们每年51%的预算都投到教育上。因此,芬兰基础教育的条件是很优越的。作为全球知名的创新国度,芬兰的教育很自由。有一个细节是,学校的上课铃声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确保学生们能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校园里每天播放的音乐也很多元,各种风格流派都会入选,尽最大可能开拓学生的认知,提升他们的感受力。老师会把很多课带到森林里去上,数学课也不例外。老师引导学生在森林里认识色彩,感受气味,亲近自然,用实物去了解词汇的意义,用最生动的教材去提升学生认识世界的兴趣和能力。芬兰的小学生不需要考试,更不需要评比。管理者们有意识地避免竞争,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教育带来的乐趣,而不必疲于应付考试。学校的教育导向侧重学生的感恩和乐善,学生在学校可以学不到知识,但是要学到积极的人生态度,要学会与人相处。影片结尾处,周轶君来到一个绘画教室,一个老师带着孩子们快乐地画画。采访得知,那个老师没有学过画画,并不是科班的美术生,而是从小就自己喜欢画画,并把这个爱好持续到成年。老师说,画画并不需要科班或者有什么标准,画画只是自我表达,能够享受画画的乐趣比什么都重要。在她的课堂上,每个孩子都拿着画笔自由涂鸦,都像老师一样充分地享受画画带来的愉悦。看到这里,周轶君不自禁地流出眼泪,另一个老师轻轻把她拥在怀里,周轶君说她的童年缺失的就是学习带来的乐趣……对于这个场景,我深有体会,因为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画画这个活动是需要科班认证的,彷佛只有美术生才有资格画画。如果有人听说你会画画,他就会先问:你是美术生?与芬兰注重自我感受的美育相比,这种惯性思维是很可笑的,也是很幼稚的。

以色列的部分同样带给人深刻的感触。由于经历过种族的灾难,犹太民族骨子里有着很强的危机意识,他们更加懂得科学和自由的珍贵。以色列的孩子普遍都在小学阶段就接触自然科学,很多孩子都有着较强的信息技术功底,未来能够对接很多高科技行业。以色列的孩子普遍比较早熟,十几岁少年的谈吐像是二十几岁,对自己的未来也有着清晰的规划。以色列的教育选择面很宽,家长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有很大的自由度。很多学校特色分明,有的注重人文历史,有的注重自然科学,孩子们可以同时选择这些课程。以色列的教育方法也很接地气,例如科学原理的讲解都通过很多触手可及的实验,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去认知,同时也很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会给学生提供很多实验用的工具,让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亲身体验。不得不说,作为科技创业强国,以色列的科研水平是很高的,随便挑几个小学生就能完爆很多国家的大学生。

日本教育比较注重体魄的锤炼,他们十分注重普及日本传统的技艺,例如剑道、相扑等等,让孩子们通过体育强健体魄的同时,也提升坚韧不拔的精神内核,并引导学生领悟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在教育细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简单说就是提升学生的教养。例如学校会刻意地让教室的门自动无法关严实,当某一个学生进入教室之后,他会发现身后的门是开着的,他会自己回来把门关严。校园的水龙头下面有意不放置废水桶,而是让学生用完之后自己关上水阀。日本学者接二连三地获取诺贝尔奖,且获奖人数遥遥领先于亚洲诸国,其教育一定功不可没。

羡慕完了别人家的童年,也许应该反思一下了。

近年来,无论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学或大学教育,都爆出了不少不良事件,有的危机学生身体,有的危机学生精神,还有的危机学生生命。教育果园出现了不少问题,那到底是园丁的问题、土壤的问题、气候的问题、水质的问题、还是肥料的问题呢?

相关文章

  • 彼岸花——《他乡的童年》

    教育是个复杂的话题,是全社会运转的结果。 如果把教育当成一个果园,那么要结出的果实就与园丁、土壤、气候、水质、肥料...

  • 《他乡的童年》

    日本:几所学校-家庭 集体主义-秩序 芬兰:对比-老师 性冷淡;福利 印度:通过地图来组织内容,对比偏远地区和富裕...

  • 他乡的童年

    前言 来源:某酷 | 类型:纪录片 官方介绍:教育,是中国各个阶层共同焦虑的话题,无数家庭穷尽所有把孩子送去国外,...

  • 他乡的童年

    借用纪录片的标题,还记得另一部跟教育有关的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它是每七年一次的跟踪,旨在不同环境、阶层...

  • 他乡的童年

    推荐大家一个关于教育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优酷有)记者周轶君考察5个国家(日本,芬兰,印度,以色列,英国),呈现...

  • 他乡的童年

    文/明日之月 《他乡的童年》这是周轶君拍的一部纪录片,周轶君我是从《锵锵三人行》里知道的,她原来是驻外记者,没想到...

  • 《他乡的童年》,他乡的教育

    最近看了周轶君记者导演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想了很多。不仅深刻感受到了教育是一种艺术,也进一步认识到,教育这件事...

  • 《他乡的童年》观感

    芬兰:教育平等,不分出身,给予孩子最大的自我! 日本:推崇自己的事自己做!从小秩序和纪律被摆在很重要的位置! 英国...

  • 《他乡的童年》有感

    《他乡的童年》热播中,不同国家独特的教育视角给中国观众带来了新启发,芬兰的平等、自由、不比较,日本重视团队和服从,...

  • 看《他乡的童年》

    [01]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是由周佚君担任导演和主持,以“探索教育方式”旅行六国,从东亚日本出发,到芬兰,印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彼岸花——《他乡的童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sx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