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交牛X症”在网上特别火,很多人都以此自居和自豪。但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交友,处的还是价值观,价值观相合,才更有可能走到一起。就拿我来说,更没有特意去大范围结交别人,很多时候,还是喜欢结识能聊到一起去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别人看来,可能理解的是,做人要谦虚,要多好学。在看来,无论是生活还是其他领域,认识一两个一起努力一起成长的知己,足矣。
就拿写作领域来说,研究写拆书稿,我有两个好友一起学习,当然她们也比我更优秀;研究书评,我也有接触一位志在写教育领域的小姐姐。还有写其他东西想法的,也会认识1~2位。我们都有同样的写作梦,因此能走到一起。
写作之旅,就是要坚持走下去才会有结果。所以,得一知己,便有了写作的动力。起初可能会是为了彼此监督,点评。其实最终目的,还是希望能彼此能主动去写。
在我看来,一件事物,一个人做能获取一定的成就,与人一起做,你会发现不一样的快乐和意义。你值得相信,很多东西,不是你一个人前行,从而也就能接触同行的人。
结交很多人,也不是说就多么不好。在我看来,做事就是做事,学习就是学习。这种动机会比较纯粹,心思也更容易集中。
但人多的话,很多事情反而不容易集中。也要考虑很多人际关系处理上的其他事,以及受他多人的想法波动而受影响。
比如说,你认识和你社会价值,兴趣爱好等等都能吻合,能有一起的好友五个,他们分开时间或集中时间找你聊不同的事,那么就得分五份精力去处理。
就拿创业来说,我有时候会调侃同事,有没有想过创业,他说,创业做老板哪有那么容易。如果你是老板,每个部门反馈事情到你这儿来,你要记住这些事情并进行安排,是很考验的,压力也很大。
当然,不排除有些人能够适应和喜欢多人打交道的做法,也可能取得不小的成就。但,无论关系深浅,我们在关键性事情上,获得支持的,可能更多,还是关系比较深刻的1-2个知己。
有些泛泛之交,可能更多,看的是某时某刻的情景才开始套近乎。就像古代范进,中举前,无人过问关心;中举后,亲戚立马就多了很多。
认识多少人,其实并不能表示有多厉害,只有当你困难时,有多少人愿伸手过来拉你一把,才是重要的。
讲到最后,话题虽然是处知己,但我想说的是,无论如何,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迎接更好的自己。所以,让我们善待知己,惺惺相惜,一路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