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读中国哲学史的思路

重读中国哲学史的思路

作者: 式而听之 | 来源:发表于2023-07-16 13:39 被阅读0次

    一、中国哲学的精神及背景

    1.哲学:

    对于人生的有系统反思的思想。哲学家:对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后系统的表达思想的人。

    2.中国哲学的任务:

    中国哲学的任务即是将“入世”和“出世”这两个对立的命题统一成一个命题。

    3.中国哲学的精神:

    解决中国哲学的任务,如何修行达到“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即修养的成就说,“外王”即社会的功用说。那么对知识既要获得又要养成这种人格,即“以身载道”。

    4.中国哲学产生的背景:

    农业国、小农经济、大陆国家、自然崇拜、家族制度

    5.中国哲学产生的方法论:

    用直觉达到的概念。

    二、先秦诸子百家的起源

    汉朝时期,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及后世刘歆共同将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主要流派划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小说、农家。各家之起源则为:

    “儒”:司徒之官——文士

    “道”:史官——隐士

    “阴阳”:羲和之官——方士

    “法”:理官——法术

    “名”:礼官——辩论

    “墨”:清庙之守——武士

    “纵横”:行人之官

    “杂”:议官

    “农”:农稷之官

    “小说”:稗官

    三、分类

    1.儒家:

    1.1先秦儒家

    1.1.1 孔子、儒之始也。一是整理古代经典,即《诗》《书》《礼》《义》《乐》《春秋》。二是正名,即社会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司其职。三是建立“仁”“义”“忠”“恕”“知命”,“仁”即爱人,“忠”即尽己为人。“知命”即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也就超脱对外在成败也就无所萦怀。四是“知者不惑”即超道德价值的理解。

    孔子解释了怎么做。

    1.1.2 孟子、儒家理想主义派。一是提出了“性善论”。二是提出了国家是道德的组织,而国家元首是道德的领袖,行“王道”的概念即是以圣者为王。“圣人”即是将自身“恻隐之心”发挥极致者。如此发现孟子是将孔子的“忠恕”之道发展到治国平天下之中。三是提出了修养“浩然之气”,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为“知道”即是提高自身精神境界知道,另一为“集义”经常做一个“天民”,即在宇宙中做应当做的事。有这两个方面“浩然之气”便会应运而生。

    孟子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

    1.1.3 荀子、儒家现实主义派。一是提出了“性恶论”。是作为教养的哲学。“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二是荀子认同道德起源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必须在社会组织中生活,则出现人的行为规范,即“礼”,第二方面即是区分自然与人为,即人异于禽兽,“纲常”的重要性由此体现。三是“正名”中逻辑理论,首先是认识论,认知能力叫做“知”,认知与外物相合者为“智”。认知能力分为两个部分,一为“天官”,二为“心”,天官为之印象,“心”解释印象并予之意义。

    1.2 新儒家的开端:第一次儒家革命,儒家形而上学的收官之作是《中庸》《易传》的成书。

    1.2.1 事物发展的原理:《易传》中最重要的形而上学观念是“道”,“道”即是形成各类事物最基础的东西,这个“道”是简单的,不变化的,另外有三点含义:一是宇宙中的一切形成一个自然序列的连续链条;二是在演变过程中,每个事物都包含自己的否定;三是在演化过过程中,“物不可穷也”。

    1.2.2 “中”的概念,在《中庸》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含义为既不太过,又不不及,即社会的良好和和谐统一在其“中”

    1.2.3 “庸常”的观念就是普通的平常的工作遵循基础的道,“明诚”即是明白了日常生活中普遍而平常的活动的一切意义。此外还要成人成己,即行“忠恕之道”,即可与天地参,当达到这种境界做平常的事情就能恰到好处,如此之后,即可将人的精神提高到同天的境界,(即行仁爱)超脱寻常的人、我和物的分别。

    1.3 汉朝董仲舒将汉帝国理论系统化及其儒学独尊

    汉朝继秦后统一天下,前期行道家学说,与民修生养息,自刘彻时期开始积极有为,此时董仲舒将阴阳家的部分观点(即天人感应)与儒家融合,例如天人感应、天人合一,“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等。同时强调人性中人为教化的作用。 将“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化为“三纲”(君臣、夫妇、父子),将“五常”(仁义礼智信)对应“五行”,如此形成了“三纲五常”的道德律令。王者受命于天,社会的治理发展为三个阶段乱世——小康——大同

    1.4新儒家中宇宙发生论和理学、心学的发展

    1.4.1开端

    唐代后中叶,韩愈和李翱为解决当代问题而重新解释《大学》和《中庸》,他们认为孟子以后的道统失传,主要思想来源为儒家本身、佛教、道教三者,儒释道三教合流在宋朝才得以发扬光大。

    宋朝的开端及周敦颐融合道教形成太极图说,《易传》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新儒家的核心目的就是教人做圣人,“圣人”就是在社会关系中提高精神修养。周敦颐提出的方法:“自然而生”。后期还有张载、邵雍都是以“阴阳”为变化之核心。

    宋至明,形成了两个新的学派,即二程开创的理学和心学,程颐开创,朱熹集大成的“理学”。程颢开创,陆九渊、王守仁集大成的“心学”

    1.4.2 理学

    对程颐及朱熹产生直接影响的就是《易传》,直接性的刺激就是张载、邵雍都是以“阴阳”为变化之核心提出的“气”概念。程朱认为事物的存在必有其道理,此事物的“原理”即“理”,而形成事物的原材料即是他们说的“气”。其精神修养方法为“敬”,“敬”即是“先立乎其大者”敬存之。

    任何一切事物皆有其理,任何一物要体现其特殊的存在就必有气。关于治理国家的道理就是行先王的治道。关于人的修养即是格物致知、用敬。

    1.4.3 心学

    程颢认为人于万物本来是合一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做的一切才能遵循这个道理,即“万物一体”的思想。

    陆九渊将程颢的思想归结为“心即理”,王守仁在“龙场悟道”后,对《大学》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形成了“心学”的系统化。他得出结论:“宇宙是精神的一个整体,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世界”。《大学》一书的“三纲领、八条目”,三纲: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王守仁将这三纲领归结为一纲领:“明明德”,“明德”不过是吾心之本性,他们使用的是佛教之中教人觉悟的方法。提出“致良知”,“良知”即是本心的表现,将良知付诸实践,则为“致良知”。“八条目”:“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八条目总结为一条即为“致良知”。

    2.道家

    2.1“杨朱”第一阶段

    最初的道家即是“隐士”(避世,保全自己),提出具体思想体系为“隐士”工作指导的是“杨朱”,“杨朱”的学问很多是纵欲的学问,后世的《老子》、《庄子》中都体现着杨朱的思想,其核心“轻物重生”。“杨朱”是道家思想发展的第一阶段。《老子》是道家思想发展的第二阶段,《庄子》是第三阶段,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全身避害”,《老子》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当遵循规律办事,则将任何事物转向有利方向发展。《庄子》中又产生了“齐生死,一物我”的理论,即从一个更高的观点去看生死,看物我。

    2.2 “老子”第二阶段

    “道”即是事物本身的规律,但又不可言说,自然不变的规律中根本的规律即是“物极必反”。任何事物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他们的反面。

    “反者道之动”,对于自身的修行,《老子》中指出要知道自然规律并根据其指导个人行动,在乱世中谨慎地活着,必须柔弱、谦虚、知足。“柔弱”是保存力量而成为刚强的方法,“谦虚”与“骄傲”相对,“谦虚”是极限远未达到的标志。所以无为含义是按规律的为,不可任意妄为。即一个人应该把他的作为严格限制在必要的、自然的范围内。“必要”是指对于达到一定的目的是必要的,决不可以过度。“自然”是指顺乎个人的的德行不做人为的努力。顺德而行的生活,超越善恶的区别。同时强调“弃智”即“慧智出、有大伪”。知识增加,就不安于目前。老子的政治学说一是圣人治国,二是圣人为王后需要停止有为。圣人亦要愚,却是自觉修养的过程。大智若愚。

    2.3 “庄子”第三阶段

    庄子是道家最后完善阶段的人物。从自我修养上来说,自我发展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的幸福。绝对幸福是通过对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而得到的。

    圣人对万物的自然本性有有完全的理解,不会为情所乱,获得绝对幸福的方法是他超过了普遍事物的区别。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关键还是要遵循万事万物的规律。道家要达到合一的境界,则要做到不知之知。

    到家思想在汉朝时因秦末暴政的需要而存在并得以复兴。为的是与民休养生息。

    3.墨家 战斗的传教士

    墨家的社会背景,周朝的统治崩溃,则原来依附于贵族而存在的武士丧失生存来源,散落各地,被称之为游侠。后来墨家主要成员来自这些“侠”,墨家只参加自卫战争,第二要有明确的职业道德。

    墨家思想中最重要之一是兼爱:“即天下人都应该同等地,无差别地爱一切别人。”兼爱的原因上天会报达。对于国家政治,墨子认为国家必须是极权主义,君主的权威是绝对的。

    在知识论方面,墨家按知识来源分为三类:一是亲身经历的知识,二是来自权威的传授,三是推论的知识。按照知识的对象划分为名的知识,实的知识,相合的知识,行为的知识。

    墨家关于义的认为:是“利”和“义”是划上等号的,因为人的本质是趋利避害的,“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4.名家

    名与实的对立,解决名与实的对立,分析何为名与实,则会触及哲学的心脏。

    名家较为著名人物为公孙龙,名家以辩者著于世。公孙龙等分为两类:一类强调实的想对性,另一种是强调名的绝对性。两者分别为公孙龙和惠施。

    惠施的相对论:惠施主要强调事物之间的相对性,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公孙龙的相对论:“白马非马”在于名,名的绝对与不变,白马与马的共相不相同的,马是一切马的共相而白马不是。

    名家以分析事物名于实的关系与区别。发现超乎形象的世界。“欲推是辨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这就是其提出的“内圣外王”之道。

    5.阴阳家

    阴阳家出于方士,方士将术数分为: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关键是用自然物事只用自然力做出积极解释。术数是以迷信为基础的,阴阳家是后世将阴阳家中讲五行的《洪范》和《月令》、儒家中讲阴阳的《易传》在一起的合称。试图解释宇宙的结构和起源。

    《洪范》中的五行,五行又被称为五德。五行即水、火、木、金、土。另外还有九畴,其中第八谈到的“庶征”即是将自然的状态与君主的行为相挂钩。在汉朝发展成为天人感应的理论。

    《月令》是一种历书,用来告知君主每个月份应该做什么,将四季与四方相合。同时五行与之对应

    北方——冬季——水

    南方——夏季——火

    东方——春季——木

    西方——秋季——金

    中间——土

    五行又相生相克。相生:木——火——土——金——水——木 ,相克:火——金——木——土——水——火

    常说的“奉天承运”即是指五德转移之运。

    6.法家

    西周时期办事的原则有“礼”和“刑”。“刑”是保证百姓顺从的工具。伴随着礼坏乐崩,各诸侯国需要知道如何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这样的人才被称为“法术之士”。他们总结提炼思想形成了现在的法家。

    法家的集大成者即为韩非子,韩非子前有三派:一派为慎到为首,以“势”为政治和治术;一派是以申不害为首的强调“术”;一派是以商鞅为首的强调“法”。“势”即权威,“法”即法律,“术”即办事,用人的艺术,即政治手腕。

    在春秋战国以来的思想家均抱有一种历史退化论的情况下,他将历史看作变化的过程。

    关于治国,韩非子指出第一要立法,而后用法、用势治民而不用特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君主的关键是掌握赏和罚(其原理就在于人性的趋利避害),韩非子亦相信人性本恶,但不强调人为,而强调法律约束。

    法家同样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君主达到某种工具或机器来进行统治,强调理性。如此,则需要君主公正而无私。法家对于法律的要求是人人平等,君主亦不例外。

    四、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之路

    清朝是中国封建统治集权空前加强的时期,同事儒学正统地位亦在加强,清代大儒主要集中于汉学或宋学的研究之中。后期因清末时代革命的需要,我们进行了孔教运动,同时西方宗教哲学的传入。

    随着西方哲学的传入,我们发现中国肚带哲学所使用的逻辑方法是“负的方法”及告诉你不是什么,而不像西方哲学用的“正”的方法,即告诉我们是什么,明白了这一条,我们就知道了我们中国古代哲学之所以难懂,就在于没有具体的概念定义。

    人生的四种境界中,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境界,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和天地境界。即教人为圣人,总而言之,学好哲学的核心即是学习“正”的方法,才能达到“悟”。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中国哲学史的思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fw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