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特别是年末年初,小伙伴们需要进行头脑风暴,有利于梳理思路,在火花的碰撞后,有条不紊地形成可行的方案,再去落地执行。
当然,这是理论层面的理想状态。很多时候,鉴于各种因素,头脑风暴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不过,自己的头脑风暴倒是可控。这一点,还是要表扬先生,他在这方面做得就很有成果。
是的,他从事的健康产业,对他而言完全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但是,他的独到之处就是先自我头脑风暴。
所谓自己的头脑风暴,就是在较短时间内,针对一个课题或内容,集中火力将其攻破,先生的做法就是这样。
比如,他为了研究木耳这个品类如何成为畅销品,从理论到实践,从市场到农户,从设备到流程,甚至还从《本草纲木》中找到了木耳的药用价值……这样,九芝堂的“加个菜”的四个口味的木耳就诞生了,尝过的人都会不自觉地复购。
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随时进行这样的头脑风暴。一个问题集中想透彻了,这一类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一个事半功倍的便宜事儿。
当然,当时的自己想不明白,也没有关系,可以继续去想,或者求助身边的高人!
其实,写论文就是一场自己的头脑风暴。是的,一场风暴过后,总要留下什么,那么要留下什么呢?实际上,留下的也仍然是你头脑中原来所储存的。只是把它们的顺序重新做了改变,而这个改变,相信多会是从1.0版本升级到2.0版本,甚至更高的版本,总之,风暴是一个精进的过程,升级的版本是风暴的结果。
今天,因为论文的推迟,让我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打油诗:
《论文难》
论文交不上,
盟主别生气。
论文写不出,
盟友莫着急。
无中生有难,
推迟一星期。
裹挟中成长,
有空来回忆。
实际上,难与不难,还是在于平时的积累。头脑风暴的目的,是要去粗取精,让精华留下,为我所用。是的,重视根基,就容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