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敲锣打鼓的庆祝,满大街的人都翘首以待压轴出场的“花神”,每年的“花神节”当选的都是数一数二的美人,今年也不例外,是由张大善人的千金张蓉蓉当选。
天空飞下五彩的花瓣,我身着轻纱彩衣,一边撒着手中的花瓣,一边和人群打招呼。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熟悉的人,我笑着点头招呼,赵书艺和我家是世家,我们亦是青梅竹马,过了花神节我们便要定亲了!
在一切进展顺利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批马匪,人群慌乱中,各人四处逃跑,一时间我也分不清方向跟着人群跑。眼见逃离危险之地,因为穿着累赘,狠狠地摔了一跤,这时眼前伸过来一只手:“姑娘,快起来!”
只见是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男子伸出援助之手,我忙借助他的手起身,终于逃开了那里才放心下来。
“多谢公子救命之恩!”我微微施了一礼,“请问公子名讳?我好叫家里人报答!”
“不用了!我叫曾静之,只是顺手而已,不敢求报答。”
经过一场惊心动魄后也终于冷静下来了,因为怕家里人担心,曾静之一路隔得不远不近护送我到家。
到家后,爹娘和哥哥抱着我喜极而泣,没一会赵书艺也赶来了,见到我相安无事也终于放心。在我们逃走不久就来了官差及时制止了暴乱,只是经过这次的事后,家里再次严加管束我不能随意出门了!
半个多月后的十五,娘亲终于肯答应带我去盂兰寺进香。身为女子,特别是未出阁的女子,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像画本子写的那样,做个云游四方的女侠,看看外面更广阔的天空。
到了盂兰寺,在娘亲与寺里人添香火的时候,我便带着青竹四处游览,只是没想到还能意外碰见熟人。
“曾公子!”
“张姑娘,这么巧!”曾静之今日也是来寺里礼佛的,在见到那个一面之缘的女子是还挺意外。
再次见面后,两人感觉熟稔起来,细聊之后,我才知道曾静之是来本地游览的,在来到这里之前已经去过了很多的地方。这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兴趣,在听曾静之讨论他所去过的地方时,不觉流露出向往…
这时候,娘也过来了,带着恋恋不舍准备离开。临走前我又叫住他:“曾公子,我们下次还能见面吗?”
“当然可以,端午节那天我在城楼下等你!”
端午节那天城中流行放水灯,热闹非凡,本来这天爹娘是不放心我出门的,但是有赵书艺过来陪我,虽然可以出门,但是却不能去见曾静之了。
人流涌动之际,赵书艺带着我闲逛,可我却想着赴约的事,青竹看出我的心不在焉,在一旁说道:“小姐,我们往城楼那边逛一下吧,听说那里有放河灯的呢。”
看着青竹的机智,我忙应允。在我们一行人去到城楼下的时候,人群几乎擦肩而过,一眼看到了曾静之的身影。
就在赵书艺去摊贩处买河灯时,我趁机走开。
哪只曾静之手里已经拿着河灯了,“张姑娘,我们一起放河灯吧!”
“好呀!”我就河灯点燃,闭眼默许了心愿,将河灯顺流而下。
见曾静之也刚放下,便问道:“曾公子,许了什么心愿呀?”
他看着远处的飘着的河灯,眼里泛着光芒:“不过是一种寄托罢了,愿望还是得实际的去努力!”说完看着我说道:“张姑娘呢?女子应该都是愿能有个好归宿吧?”
“才不是呢!我是…”还没说完,我就挺住了,谁说女子都是想要一个好归宿呢,我只是想什么时候能像男子一样能随意出门,去看外面的世界才好。可是我却深知这是不可能的事,爹娘不允许,以后若嫁人了,夫君亦是不允许,也只是想想罢了。
“是什么?不方便说嘛?其实也没事,心愿还是要有的,在平淡的生活里有点念想也是不错。
为了避免像上次那样发动全府的人出动找人,我带着青竹早早回去,在赵书艺担心的找过来时只好说人多走散了。
也是经过这天,在爹说道我和赵书艺的定亲时,我第一次提出了反对意见。我不想一生都困在这四方宅院里头,看着天空自由的飞鸟发呆。
争执之后,爹一气之下将我关进祠堂思过,面对娘和哥哥的求情也不为所动。
得知赵书艺来了我并不感到惊讶,几日不见,看着我日渐消瘦的身体,他满是心疼:“蓉蓉,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我早就认定你了,我以为你也是……。难道我们十六年的情分就比不上你认识他一月吗?他到底哪点好?”
看着眼前的他,我也终于敞开心扉:“从小爹爹说学琴我就学琴,娘说学绣花我就绣花,爹说长大后要嫁给你我就嫁你,可是没有人问过我的意见……在我心里更多的是把你当哥哥呀,你疼我迁就我,我都知道,可是我对你唯独没有爱情。”
虽然认识曾静之时间不长,但是他的洒脱,他的见识,都让我心生向往,可是我也知道我不能丢下爹娘不顾一切的跟着他走。
赵书艺见我心意已决,只丢下一句“婚期照旧”便甩袖离开!
我苦笑一声:“自始至终,女子的命运都逃脱不了一双无形的手摆布!”但是我努力过了,哪怕做不到心想事成,……
婚期前一天,新娘自缢,喜事变丧事。
哥哥拿着我亲笔遗书给爹娘的时候,爹娘自责的哭泣埋怨自己不该勉强女儿,可是事已至此。结尾的那句“不孝女”道满心酸…
赵书艺悲痛的找到曾静之,就在两人缠斗之际,遇到一位大师,在拉开两人后,大师拂袖一挥,两人恍惚间看到了一幅画面。
一株幼小的芙蓉花长在池水边,一个身着锦衣的公子路过不由得夸赞道:“清水出芙蓉,果真是美!”一番感叹后便继续赶路。
不一会又来了一位书生,在看到幼小的芙蓉时,心生怜爱,边小心的挖出花枝移栽到自家花圃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精心照料,长得越来越好!
……
看完之后,两人慢慢清醒,不解的看向大师,这个和他们有什么关心呢?
大师高深莫测的一笑解释说:“张家小姐上辈子就是那棵芙蓉花,因为赵公子的一顿赞美,今生的缘分就是来还报你的。”
“而后面来的那位书生就是曾公子,因为精心培育,芙蓉心生爱意,所以这辈子张家小姐就是注定追随曾公子的。”
“而这场悲剧的发生,只是三人的因果轮回。一个是孝道,一个是所爱,张小姐的命运早已注定。姻缘无非就是上辈子的因缘造就,万事不强求,才能顺意!”
听完大师的话,众人才恍然大悟!
姻缘上天注定,倘若有下辈子,愿我们能早日遇到,携手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