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颐:他从田野中走来

作者: 蒋坤元 | 来源:发表于2018-12-23 02:57 被阅读4次

据《姑苏晚报》编辑张缮回忆:

1994年1月1日,《姑苏晚报》成立,张昌颐任副刊部主任,尢老(尢玉淇)的阵地也跟着转到了晚报,在晚报上,尢老的创作热情喷发。他的文章不仅仅局限于对苏州掌故的回忆,还抒写了他对苏州的种种情怀,在读者中好评如潮。后来,尢老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文集《三生花草梦苏州》,书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在《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发表过的。接着,其他文集和画册也陆续出版了。最有名的还是《三生花草梦苏州》,这部书后来曾数度重版,提到苏州掌故,大家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尢老,可见他的文字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昌颐说,尢老解放后好像在二十四中当了很多年的老师,虽然肚皮里很有学问,但起先人们并不很了解他。可以讲人们是从报纸上认识尢老的,是报社挖掘出了这颗明珠。


我告诉你们,我也是《姑苏晚报》元老张昌颐“挖掘”出来的,他对我的稿子网开一面,三天两头在副刊上刊发我的散文,真是一路绿灯。当他知道我的第二本书《心有诗意》即将出版,他又提笔写了一篇序言《他从田野中走来》,并发表在《姑苏晚报》,这里摘要如下:

初识蒋坤元是在90年代初。当时,我在《苏州日报》副刊主持工作。多年来,我有个习惯,只要人在办公室,对每天的来稿必先浏览一遍,以便了解情况。某日,在翻阅当天的来稿时,发现有一篇题目叫《巧遇刘琦》的稿件,尽管字迹并不漂亮,写得也甚稚嫩,但文中充溢着真情,读了让人感动。而作者蒋坤元的名字,以前从未见过,像是第一次投稿的新作者,稿件写得有真情,没费多大周折,不久就编发见报了。这样,蒋坤元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姑苏文坛上。自此,蒋坤元一发不可收,写得很勤很多,当然有的能用,有的不能用。对此他并不计较,只是继续一股劲儿地写稿、投稿。这期间,我同蒋坤元的交往,也仅是文字交。所谓初识,就只知道他是个农民,当过兵,现在在一家乡镇企业跑供销,仅此而已……


没有他当初“挖掘”我,或许我像一颗珍珠仍埋在泥土里。但是我很高兴,在我开始文学创作的时候,能够遇到像张昌颐这么强势的元老级伯乐!


相关文章

  • 张昌颐:他从田野中走来

    据《姑苏晚报》编辑张缮回忆: 1994年1月1日,《姑苏晚报》成立,张昌颐任副刊部主任,尢老(尢玉淇)的阵地也跟着...

  • 我劝百花重绽放,春风眷顾珍珠埋

    ——读著名企业家和作家蒋坤元老师的经典散文《张昌颐:他从田野中走来》 张师昌颐田间来, 坤元老友野花开。 惺惺相惜...

  • 诗从田野走来

    不管世界如何变迁,节奏是快是慢,诗永远是最美好的存在,没有怡然自得的心情就不会有朝气蓬勃了两千多年的这部《诗经》,...

  • 劳模颂

    劳模颂 童国华 你从田野中走来,带着谷雨的芬芳 你从车间中走来,带着创新的辉煌 你从课堂中走来,带...

  • 他从火光中走来

    我死了。我不知道我是怎么死的,我唯一记得的事就是那场漫天的大火,和一个男人。我不记得他的模样,我隐约记得在那场大火...

  • 《他从火光中走来》

    我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去想象书中林陆骁的模样,想他该是如何伟岸挺拔,想他该是如何铁骨柔情,想他又是如何让十六岁的南初...

  • 他从阳光中走来

    他从阳光处来 他曾经带着很多人走出黑暗 他一直被造谣被污蔑被中伤 他说:我们原谅他们好不好? 不好 凭什么? 他们...

  • 他从晨曦中走来

    “维系您们目前状态是他爱您!”当媛姐多次说他们不可能以后,我这么跟她说。我只见过胡老师一面,我知道他爱她。 ...

  • 他从逆光中走来

    这不是一个浪漫的故事,而是一个搞笑的故事。 小美准备下班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正在群里讨论热闹,结果收到领导消息,让她...

  • 从韩国天才围棋国手李昌镐的成长经历,反思现代育儿现状

    最近读了李昌镐的《不得贪胜》,这是一本李昌镐讲述自己成为围棋国手一路走来的经历和感悟。 从他的经历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昌颐:他从田野中走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rg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