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速读拆解
[心如止水•精读] 名人写日记是为了出自传方便吗?

[心如止水•精读] 名人写日记是为了出自传方便吗?

作者: d61f25068828 | 来源:发表于2019-01-15 21:16 被阅读40次

    D002_[心如止水•精读] 名人写日记是为了出自传方便吗?

    好像名人都写日记,这是公认的好习惯,那日记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是不是为了出自传方便?

    老实说,我看到日记就反胃,小时候没少被强迫写这玩意儿。磨蹭半天,憋出一行,然后抬头看看老师,继续搜肠刮肚去了,这是每天晚上最苦的时候。

    接着谈《好好学习》,上一次说到,作者在"反思"这件事情花费的笔墨最多,正好,我也最有兴趣。学完后收获颇丰,我的收获,不只是理解了日记的意义。整个逻辑顺下来之后,讲真,我真的有些惊讶,关于"反思",原来自己是一无所知的。

    反思为啥重要?

    基础1:跳跃陷阱

    基础2:黑暗球场

    跳跃陷阱:生活没有剧本

    我们总以为人是理性的,其实人的大多反应并没有经过思考。

    按照演化心理学的说法,下意识反应是为了"保命":在野外突然发现天敌的时候,如果先要想一番再行动,那么可能早就被吃掉了。这种"下意识反应",罗振宇称其为"快捷方式"。

    运动教练深谙此道,比赛过后都要回放录像,因为在激烈拼杀中,反应是下意识的,思考只能在后期补上。

    黑暗球场效应:没有反馈就没有进步

    为什么飞机失事之后都要找黑匣子?

    你可能认为这个问题很幼稚,因为找不到,就不知道事故原因。

    那你的黑匣子在哪里呢?

    有一句话叫做"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没错,前提是你要知道错在哪里。

    假设你在一个静默的球场中练习投篮,那里没有光,也没有声音,练习1万年也不会有进步。

    这被罗振宇称为"黑暗球场效应"。

    为啥反思这么难?

    你以为的反思是假的

    小时候,语文老师强迫写日记;上班了,也有领导强迫写反思。但是这玩意儿到底该怎么写呢?换句话说,什么东西叫做反思呢?

    反思是总结原因,而不是评判结果和描述过程,后者其实只能叫做总结,有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自然写也是白写。

    今天才知道啥是"流水账"

    语文老师批日记,最常用的词是"流水账",那到底啥不是流水账呢?

    流水账本质上是结构问题,之所以叫流水,是因为只有单一的时间结构,缺乏其他结构和联系,所以毫无乐趣。

    导演深谙此道,他们的故事叙述经常跳来跳去,镜头到这里,再到那里。因为不剪辑的片子,无论是拍还是看,都是种折磨。

    摆脱"流水账陷阱",很重要的一点是,建立除了时间之外的其他结构。

    之前看过一本书叫做《顾准日记》,当时我很佩服这家伙,天天写也不知道烦吗?

    现在才发现,人家是有套路的,该反思什么,有哪些需要重点关照,都是分块标注的。这样就不会没得写了,因为时间结构被打散,思维会在记忆和知识中来回穿梭。

    有效反思的实际方法

    分清楚信念和事实

    事件,往往由三个部分组成。

    信念→行动→结果

    不会反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意识到"信念"的存在,或者说误认为"信念"就是"事实"。

    日食是上天降下了灾异,日食出现要祭天,由此还形成了一套复杂的日食救护礼仪。现在看来当然是可笑至极,但当时没人怀疑祭祀的作用。就算有几次没来得及准备祭天,也平安度过,那定是上天开恩。

    一个不走的钟,一天也能对两次;如果假设某个理论是对的,总能找到证据。

    科学不是真理,是还没有被推翻的假设。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说到[1] :“如果能够证明在任一物种的结构的任一部份,它的形成纯粹只是为另一物种提供好处,那么我的理论即失效,因为这种结构不可能通过自然选择产生。”

    如果能清醒的认识到,行动往往是由某一信念驱动的,而信念往往是值得怀疑的,那么就有了真正反思的可能。

    行动背后的信念可能是什么?

    这个信念有没有坚实的基础?是不是通过理性思考得来的?

    假设这个信念是错的,有没有更好的解释?

    如果有更好的解释,如何去验证(证伪)?

    是不是我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先入为主的错误假设?表面问题之下的深层问题是什么?

    主宰时空

    以前写的日记我是不想翻的,甚至看到之后就卖废纸了,因为尽是记录些无病呻吟的丑事。

    后来才发现,之所以完全无感,是因为当时就没有"身临其境"。

    在分析某个事件的时时候,要想让自己真的可以主宰时空。仔细体察当时的情绪和反应,试着选择每一条路径,慢下来,多问自己一些问题,尝试各种可能性。

    在事件的关键时刻,我有怎么样的心理表现?

    作出决策的过程合理吗?

    考虑的因素全面吗?

    要实现目标还有别的方法吗?之后怎么样实施和验证(证伪)这种新方法?

    如果换一条路,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联想

    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联系过程。反思的时候也要特别的注意联想,将经历和经验、知识连接起来,重新梳理组织。

    之前还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我还听说过有其他人犯过类似的错或者有做得更好的吗?

    有什么相关的方法可以应用到这件事情中吗?

    反思的过程也是产生新知识的过程,书上的观点,当真正体会到了的时候,才真正属于你。

    对标管理

    知易行难。士大夫修身养性,常用方法是"功过格";这也不是我国独有,富兰克林(美钞上的头像就是它),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给自己定了"十三个品德",每天反省回顾。

    把自己认同的品格写下来,每天对照改正,解决「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难题。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很多人都看过,能践行的又有几个?

    可以把书中认同的部分抄录下来,每天对照反思。

    什么才是"以始为终",我做到了吗?

    怎么样才算"积极主动"?

    在冲突中,我想到"双赢思维"了吗?
    ... .... ....

    对标管理是正向反馈,能看到每天的进步;同时也是自我催眠,重复可以改变潜意识。

    功过格 富兰克林

    绿灯思维

    生活大多是平淡的,没有惊天动地的事情,所以我没得写。

    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么你很可能掉坑里了。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做"自我服务偏差",意思就是,在正面的事情上,我们总喜欢夸大自己的作用;在负面的事情上,我们总喜欢撇清自己,强调外部因素。

    上班又迟到了,可能今天路上太堵;吃得太多了,可能是上班太累;答应别人的事情没做完,反正很多人都是这样。总有无尽的理由为自己开脱。

    要时刻提醒自己,存在"自我服务偏差"。任何反对意见和批评,都要认为是"一定有道理的";不因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重视细节。

    这并非矫枉过正,而是破除这种内心的防御机制所的强力手段。就像要捋平一张折纸,最好是反方向折一下。

    曾子显然是这方面的高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答应别人的事情,是否记下来了?

    承诺之前,是否都权衡过了?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今天是否又把时间浪费在闲聊上了?

    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时,是否采用了非暴力的沟通方法?

    幸好不是鸡汤文

    心灵鸡汤好像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在我看来,心灵鸡汤和真正的有用的见识,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可操作

    幸好,这本书并不是心灵鸡汤,即使本来就不是科学(在社会学领域大多如此),但是起码他给出了很多操作性强的做法,收获甚大。

    再说说日记

    写日记可以为自传积累素材不假,但是其最大意义是,让失败成为成功之母。

    或许你我都用不到日记的第一个作用咯(笑~)。

    注释

    [1] 摘自方舟子的科普文章--《进化论是科学》。虽然演化论是波普尔(可证伪性提出者)的批判对象,但我的论述并无矛盾。"可证伪"被广泛承认,但"什么是可证伪的",往往有争议,毕竟科学家总是工作在知识探索的最前沿。

    几百年前,受限于时代,演化论的可证伪性就是要差一些,如果波普尔知道后来会有 DNA检测 之类的,恐怕也不这么想了。

    另外,"可证伪性"的观点来自"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稍微出名一点的大学基本都有这个专业。

    更多文章:

    [心如止水•速读] 《微习惯》:如何才能坚持学习养成习惯?这本书的思路很有启发。

    [心如止水•精读] 《情绪急救》:人的区别在于如何与失败相处

    [心如止水•精读] GTD四年反思:也许,我错怪了混乱

    [心如止水•速读]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心如止水:阅读 思考 践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如止水•精读] 名人写日记是为了出自传方便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su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