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专题编委 家园谈写作|我爱读书
“为什么我总忘记那一点?”知道这些,让我们损失更小

“为什么我总忘记那一点?”知道这些,让我们损失更小

作者: 丁香新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8-13 17:08 被阅读8次

从前,农夫养了一只鸡。刚开始农夫给鸡喂食,鸡畏畏缩缩不敢去吃,害怕农夫对它有什么企图。

鸡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再加上自己实在忍受不住饥饿的威胁,于是吃下了农夫给的食物,它发现农夫对自己并没有恶意,每天还按时过来喂食。

于是,它判定农夫非常喜欢它。

鸡没有料到,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鸡被农夫从笼里抓出来杀掉,变成了年夜饭上的一道美味。

这只鸡就是归纳思考法的牺牲品。别说这只鸡,我们人类也经常这样:根据已经存在一段时间的某种现象,归纳出它以后也将依然存在。

比如,我们在公司做了很多工作,每天从上班到下班都忙个不停,于是我们认为自己很重要。

一旦请假在家就会心慌:“今天我不在公司,那些工作可怎么办?”。等收完假回到公司,发现公司仍然正常运作,并没有少了谁而出现失误,正如富兰克林所说:“除了税收和死亡,没有什么是肯定的。”

这就是日常思维错误的一种——归纳谬误。我们日常思维中经常会犯各种各样错误,这些错误都被总结在了《清醒思考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里面。

《清醒思考的艺术》的作者为罗尔夫·多贝里,他1966年出生于瑞士琉森,瑞士圣加仑大学企管硕士、经济哲学博士,全球最大的商业书摘getAbstract创始人,并创立全球杰出的人才社群机构Zurich.minds,会员包括黑天鹅作者纳西姆·塔勒布,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库尔特·维特里希等。

《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本书横跨心理学、哲学、企管等领域,涵盖了52个生活、工作、投资、爱情上最常见的思考错误,作者更提出了有效对抗的妙招,让我们预防掉入隐形思考的陷阱,做出正确选择。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做各种各样的选择,在选择的时候,如果能提前知道一些思维上的错误,就能减少一些损失。

01.讨喜偏误

假如你想给家人买一份保险,现在有两家保险公司可供选择,他们的方案都差不多,你现在犹豫不决。其中A保险公司的业务员经常来拜访你,并且每次来的时候还会顺手提一些水果过来。

你考虑再三,还是选择了A家保险公司的产品。

为什么你会选择A家公司的产品呢?两家公司的方案都差不多。你可能会说,同样是买产品,A公司的人员对你嘘寒问暖,而B公司的人对你不理不睬,我肯定是偏向于选择A公司。

A公司向你运用的就是讨喜策略,你也中了讨喜的偏误。

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如果某人越讨喜,我们就越倾向于从这个人那里买东西,或者是帮助他,这就是讨喜偏误。

讨喜的因素有三个:

1.有吸引力的外表。比如,在抖音上颜值高的人,能吸引更多的人关注。

2.在出身、个性或兴趣上与我们相似。比如我们都喜欢和性格相似的人交往。

3.对方觉得我们讨人喜欢。比如某广告的一句话——“你值得拥有”。通过赞美或认同我们的某项行为,让我们有遇到知音的感觉,从而认可对方的产品。

那我们如何才能不受对方的误导呢?

作者罗尔夫·多贝里在书中的建议是:想象对方是一个令人不讨喜的人,无论他做什么,在你眼里都是讨厌的行为,你就记不起他的好处,对于他的产品,你也会理性地作出判断。

02.零风险偏误

零风险偏误是指我们在做选择时,倾向于没有任何风险或风险比较小的那一个。

芝加哥大学的两位研究员证明:不管风险是99%还是1%,人们都同样害怕有毒化学物的污染,我们只信任零风险。

但事实上有零风险存在的事情吗?

记得小时候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被算命先生说今天下午会遇见血光之灾。为了避免遭遇风险,他就没有去工作,待在自家房子里。

结果,他还是遭遇了血光之灾,因为有一个飞速驶来的汽车把他家的房子撞倒,他刚好待在房子里,被倒下的房砖砸断了胳膊。

上面的故事可能只是个巧合,但是也充分说明了风险任何时候都存在,我们不可能把它完全消灭掉。哪怕你为风险付出再多,风险也不可能为零。

1958年美国颁布了禁止在食品中添加致癌物质,这乍听上去很好。但是,商家为了产品价值最大化,又添加了大量不致癌物质,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16世纪的现代医学之父帕拉塞尔苏斯说过,有毒只是剂量的问题,只要不超过限定剂量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不让商家参添加致癌物质,但是,他们可以用别的物质来代替,只是剂量会更多,这样子对人的伤害更大。所以这个法律最终也没有实施。

就像现在有的人追求无公害蔬菜,其实这只存在概念。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遭遇大量的病虫

害,如果不用一点农药,我们根本就见不到蔬菜的身影,它们早被虫子吃光光了。

没有什么是零风险的,我们要满足于至少有东西或者是解决方案,可以让我们保持相对稳定的快乐。

03.指数增长

“垃圾分类“这个话题最近比较火,可是对于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很多人不理解。人们认为自己每天工作已经够累了,扔个垃圾之前还要想一想“你是什么垃圾”,这也太为难人了。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呢?据生活垃圾分类数据显示:“我们制造垃圾每年以10%的增长率递增。”

大家初看这个数字,感觉不到严重之处,我们无法直观地理解。有的人甚至认为垃圾每年才10%,以没什么严重的。

但是,如果我们用“倍增时间”来呈现的话,你就会能发现垃圾数量马上就要威胁到我们的生存了。

我们可以用数字70除以增长的百分比,这样就能得到数字的倍增时间。上述我国垃圾的增长率如果换成倍增时间来表示:70÷10=7(年)。也就是说,我国垃圾7年就要翻一番。

这样子就非常直观。我们每天已经制造了那么多垃圾,7年这个数量还要再增加一倍。7年后,小区的垃圾量比现在要多一番,想想夏天是什么场景,估计我们一进小区立马就被苍蝇包围了。

把指数用倍增时间来表现,我们就能更容易理解指数背后代表的意思。

我们为什么容易理解线性数字,对指数数字不容易理解呢?

这与祖先的遗传分不开。在远古时代,祖先们一直接触的都是线性模式。比如说,谁付出双倍的劳动,他就能获得双倍的食物。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并不是说你付出的时间越多,能获得的成果就越多。为了更好地表现事物的增长或降低速度,于是就出现了指数这个指标。

当我们看到指数的时候,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直觉,觉得它数字小无所谓。我们可以用“倍增时间”的诀窍,直观地看到数字增长的具体程度。这样我们就会发现毫不起眼的指数,原来背后隐含的数字是这么的恐怖。

看完《清醒思考的艺术》介绍的52种思维错误,不得不让感叹阻碍我们思考的思维陷阱怎么如此之多!无知并不是幸福,知道的多了,我们就能避免更多错误,当一个明白人。

完全清醒思考的代价太高,我们也太累,只要把握住关键的地方,其它随心做出决定就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我总忘记那一点?”知道这些,让我们损失更小

    从前,农夫养了一只鸡。刚开始农夫给鸡喂食,鸡畏畏缩缩不敢去吃,害怕农夫对它有什么企图。 鸡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再加上...

  • 电话

    这些天总想给父母打个电话,但不知道为什么,又总忘。话说回来,这些天,经常忘记要做什么事,但等意识到时,总感觉...

  • 终于知道我为什么总忘记收被子了

    总有一段时间脑子就不太好用了 最近晒过四次被子,三次都是到晚上才发现床上是空的,匆匆忙忙跑下去把我孤零零的被子带回...

  • 被骗了,受害者需不需要自责

    当然是不需要!如果受害者在承担被骗的损失、在承担求助无门的心酸的同时,还要来责备自己:我为什么当时不更小心一些!我...

  • 我已经忘记到时跟我说的那几个条件。

    我知道只有才只要就这些条件状语其实其实我们忘记怎么学语文了,也就忘记怎么生活了,今天我在想我为什么会主动的安排时间...

  • 美人

    她总喜欢和我轻轻说话 总穿黑色的衣裳 总喜欢扎着马尾 可我怎么知道的 可我为什么忘记 那些凌乱不堪的记忆 那些没写...

  • 为什么总让我们体谅

    你体谅别人,又有谁体谅你 和一个女孩聊天,她说过几次处在什么阶段,我看过一本书,分三个阶段 ①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很...

  • 共读《行为投资者》3

    损失厌恶让我们得祖先得以存活,但会阻碍现在人成为成功投资者,为什么? 损失厌恶:对于发生在你身上的坏事情,你有种不...

  • 经典人物原型02

    我的学生经常跟我抱怨,老师,这些单词的意思我们已经知道了,为什么还要让我们练习单词造句呢? 我告诉他们,知道了单词...

  • ???

    突然忘记,自己是为什么而写作,也忘记我阅读的这些内容是否又有真正的含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我总忘记那一点?”知道这些,让我们损失更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pb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