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节,孟子借用大舜的故事来说明“与人为善”的意义。
赏析:孟子把大舜能一路成为天子与一直吸取别人优点的原因联系在一起,其根本并不完全在于大舜的礼贤下士,虚心求教,而在于能够让他吸取优点的人,若是没有这些人,大舜虽本是贤者,也恐怕没有那么高的德行了吧。
引申1:作为新一代的学子们而言,术业早有专攻,而缺失的是对于己身心性与术业相结合后的引领者。处世为人,待人接物,更重要的是做人,其次才是术与业,或者说,术与业的存在与做人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为了自己能够在这世界上生存下去(大舜,能靠着耕稼、陶、渔直接为帝么)。既然缺失引领者,要让自己能够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以一个人的状态活下去,其一即是,自己成为自己的引领者,万事万物高水准、高要求的对待(仁义、道德为基础);其二即是,成为自己认可的社会团体中的一员,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同走下去,引领自己,引领后人,如此这般,德行与善念不可能再受到伤害,己身与后辈共同创建与自己心性与术业相符合的适合自己生活的环境。
另引1:吸取别人的优点,也可意会成选择性学习,即,当拥有自我意识之后,需择善而从。如今这大千世界中,能学的,可学的,必学的,不能学的,不可学的,不必学的可谓完全杂糅,可能对于一整个教育体系来说,是必学的,但其中有很多是不能学的,也许存在着误导或是危害。所以,当所有的东西混为一块而展现在眼前的时候,就更需要自己的分辨能力,及时做出选择与判断,是对自身的负责。
引申2:存在一个能够正确引领民众精神导向的圣人的重要性。真正的信服,是从心底信服,自然而然的信服,而不是哗众取宠,讲大道理使得的短暂信服。圣人的出现以及其自身的标榜力量,使得民众心悦诚服,纷纷效仿与学习,自然而然的摒弃恶习与恶念,不仅能够摆正民众的心态与三观,还能净化人性的弱点与阴暗面,使得天下大治(儒家所谓圣人之治)。
另引2:与圣人之治相对,也就是老子所谓的凡人自治——无为而治(无人来治,包括圣人),做好自己,完善自己,在不为世界添乱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去探索天地、万物、自然、人类的奥秘,使得自己能够获得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明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