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嫌疑人x的献身>是我很早前看过也很喜欢的一本书。
当得知苏有朋想要翻拍这部戏的时候,心里还是很忐忑,怕又是一部毁经典毁IP的作品。毕竟,苏导的第一部作品并不是令人满意。另外,翻拍最怕遇到已经有被推向神坛的经典,就如日版的<嫌疑人>,难免将经典作为一把标尺进行评价。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翻拍以原著为基础的悬疑片,对于看过原著的人来说,这部悬疑片就已经不再悬疑,缺少了最大的看点。
在看片之前,我对这部<嫌疑人>还是缺少点信心的。
一开始,我内心最期待演员来扮演石神与汤川的角色是王千源与张鲁一,是我个人觉得最适合来诠释这两个角色的演员。
当公布演员阵容之后,张鲁一饰演石泓,王凯饰演唐川,至少在演员上,重新对这部电影有了一点希望。
看完影片中,我是绝对不相信这部戏和<左耳>竟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张鲁一的石泓,无疑是这部戏中的亮点。从原著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情感足够起伏,可以让人产生巨大共鸣且又叹息哀伤的角色。石泓的性格,注定了这是一个很难诠释的角色。不修边幅,邋遢的形象,加上影片里多次对石泓脸部表情的刻画,各种眼神表情的细腻,给人一种虽眼神些许空洞厌世但却城府极深的感觉。石泓与唐川打完羽球后,石泓对他说:“你还是那么年轻,真羡慕你”时,嘴边肌肉上扬,眼神似望着美好事物般充满羡慕,极富戏剧张力。但是最后石泓“呕出灵魂”的崩溃,并没有想象中情感的完全爆发,更像是刻意的收住情感,有点小小遗憾。
王凯的唐川,因为王凯的形象未入为主,加上高亢的台词演绎,总有一种靖王上身霸道总裁的错觉。但是,还是佩服王凯的台词功力与细节演绎。事实上,唐川的角色不比石泓易演,相对于面如死灰,高冷沉默的角色来说,唐川的角色较为中立,并没有什么极端的可以让人记住的点。
但是唐川作为一个教授的自信与傲气,重遇老友的喜悦,一步步发现真相后的忧郁纠结不解的各种表情细节王凯几乎诠释到位,特别是在看守所里,唐川用哭腔询问石泓那个女人凭什么让你不顾一切而献身时,对天才的惋惜、对老友的不解,复杂的情绪成为爆发的影片结尾。
而饰演陈婧的林心如,在面对前夫的虐待,保护女人用电线勒死前夫的戏码中,慌乱、无奈、失惊,颤抖等等表现都很好诠释了一个母亲形象,这还是演那种京城81号的林心如吗!
【2】
故事剧本本来就基于原著,而且据说由东野亲自确认之后电影才得以开拍,所以整体上,整个故事脉络非常完整,作为一个逻辑性强的悬疑片,基本没什么突出的逻辑bug。
影片中对话经常出现一句话:你对真相一无所知。
对于这部悬疑片,真相是什么?
所谓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真相是什么重要吗,重要的是你怎么想。悬疑片亮点除了杀人手法,更值得猜想的是杀人动机。
石泓为什么执意献身?是爱吗,是报恩吗?都是,也可能都不是。
原著封面,有这么几句话:究竟爱一个人,可以爱到什么地步,究竟什么样的邂逅,可以舍命不悔。逻辑的尽头,不是理性和秩序的理想国,而是我用生命奉献的爱情。
感情是连数学家石泓都无法预知的变量,这也许是爱情,但这更像是畸形的感情,像是为了守护美好的不顾一切。
石泓的怀才不遇,屈才在初中教数学。
每天走在上班的路上,对乞讨人视而不见,说他们是社会无用的齿轮。
这话,更像是在形容石泓自己。
但是,当有人给了他希望,像一盏明灯不仅照亮而且温暖了他的黑暗冰冷的内心。
石泓说,不是走出去,而是走下去。
如果没有唐川,石泓肯定带着陈婧母女在黑暗中一步步走向所谓的光明,并且引导警察走向相反方向的事实真相。而当唐川插手,如何守护这对母女的美好,唯有献身。
美好在,一切都好,无所谓献身。这也许就是石泓最简单的想法吧。
【3】
一个优秀的导演,在翻拍的作品中除了基于故事结构逻辑,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自己想表达的情绪思想融入到作品。
<嫌疑人>的原著结尾是悲伤的,是毫无希望,是希望破灭的。
苏导在影片中镜头通过光影变化,叶子溪中漩浮逆流而下,唐川结尾走入阳光中。
生活还在继续,不能总被巨大的悲痛完全吞没,更重要的是对生活必须充满希望。
唐川说,如果真相会令人痛苦,那么找寻真相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这部戏,另外一个引人深思的地方在于,法与情之间的平衡。
如果不是唐川,陈婧母女肯定能够美好的生活,石泓永远是那个该死的变态跟踪狂。
但是法律永远是社会的戒尺,做错事就应该承担带来的惩罚。情感,永远不能成为判断做事对与否的标准,这就是社会的秩序!
就像前段时间的“辱母案”,于情,社会舆论肯定希望于欢被无罪释放,但是要知道,我们是法治社会,就应该依照法律来判罚。但是既然是依照法律,就应该公平应该一视同仁,涉案人犯罪,警察的不作为都必须通过彻查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惩罚。
不然,“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连法律都维持不了公正公平,社会必乱。
最后,饰演陈婧14岁女儿的陈晓欣扮演者邓恩熙,但据说这个人早就成年了,但是who care,虽然演技蹩脚,但我觉得她挺可爱的。
我是安语之,文字微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