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数学思维”再认识

“数学思维”再认识

作者: 静静老师1 | 来源:发表于2023-08-22 18:13 被阅读0次

“数学思维”再认识

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听了《核心素养之数学思维》的回放。听一听,停一停,记一记,想一想,大约两个小时的课程,用了三个多小时才听完,对“数学思维”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

首先我知道了一个概念“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指在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合理运用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空间抽象思维等。它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能力,是搭建数学世界最重要的根基。数学思维的本质在于用数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形式,属于人脑的基本活动形式。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或推理能力。

阮老师从五个方面对数学思维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第一,数学思维的目的是理解与解释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是一种抽象的、一般化的思维方式;第二,数学思维的基本元素是数学概念;第三,在数学思维的运作过程中,使用的是一些具有普适性的数学方法;第四,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是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第五,为了确保数学思维的简约、严谨和一般化,数学采用了一套人工符号系统。

我想用个两个例子来理解这个概念。比如开学在即,孩子们都需要买一些学习用品。一个同学买了一本练习本花了5元,买一支钢笔花了8元,买一个文具袋花了12元。在付钱时,他想一共,付多少钱呢?用“5+8+12=25(元)”在这里他想到的是5,8,12要合起来,用“加法”解决,应该算是一种推理能力,而算出结果则是运算能力。再比如另一个同学买了同样的4本练习本,每本练习本的单价5元,那么他一共需要付多少钱呢?他会想到用5×4=20来解决。在这里运用乘法解决应该算是一种推理能力,得出的结果则是运算能力。

这两个案例都是求他一共要付多少钱,问题一样,但是解决的方法却不一样的,我觉得这就是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吧。

其次,我再来谈一谈对“推理”的认识。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前提推出新结论的过程。一般来说,推理中前提和结论都以判断的形式出现,因此,推理可以看作是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过程。也就是从几个事实或命题出发,按照一定的规律,得出新的事实或命题。。

小学阶段推理意识主要是指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知道可以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或结论;能够通过简单的归纳或类比、猜想或发现一些初步的结论;通过法则运用体验数学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过程;对自己及他人的问题解决过程给出合理解释。推理意识有助于养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增强交流能力,形成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

推理分为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还有统计推理。合情推理又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演绎推理有三段论、选言推理、假言推理、关系推理等,小学阶段重点培养的是三段论和关系推理。统计推理不具有严谨性,与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完全不一样,主要表现在对象不一样,目标不一样,推理的结果不一样。

这让我想到数学考试中的判断题,也是大部分学生的易错题。判断题就是对学生数学思维中推理能力的检查。大多数判断题都是给出一个大前提,给出一个结论,让学生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要在大前提的基础之上先进行推理,再做出判断。

在课堂中我们如何落实数学思维的培养呢?首先和老师用一个视频告诉我们在课堂中怎样落实推理意识的培养。一把推理意识的培养贯穿教学始终,二是在类比推理、归纳推理中体会知识的一致性,三是在探索数学规律规律中培养推理意识,使学生乐于发现规律。袁老师则从实际教学活动出发,告诉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一是精心设计问题,驱动教学;二是善用课堂教学资源;三采用探究式,体验式,批判式等教学方式;四,反思总结,对数学思维进行元认知思考,不但教师要反思总结,学生也要反思总结。我在想数学反思总结除了用语言表达,也可以化成文字,让学生写出来,使数学思维可视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在数学核心素养三方面中,数学思维是最最核心内容,数学思维实现了把“数学眼光看到的现实世界”转化成了“用数学语言表达的现实世界”,即数学思维是把“现象”变成“真理”的路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数学思维”再认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uu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