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又到中秋节。是除夕团圆之外、表达思乡思亲情的又一个团圆节。
中秋节,是中国最负盛名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意象鲜明,影响深远。
根据我国历法计算,农历八月刚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故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是“仲秋”之中,故称“中秋”。
最早关于中秋的记载见于《周礼》,《周礼·春官》记载“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等活动。《礼记·月令》云:“是月也,养衰老,授几仗,行糜粥饮食。”即中秋之时,官府挨家挨户送坐凳、手杖、粥食以慰问老人,表明自古中秋就有敬老养老的习俗。
《礼记》还有记载:“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即“拜月”之意,天子行使帝王的“专利”,中秋祭月。而民间中秋赏月,聊寄情怀的活动则始于“牛渚玩月”,也是流传至今、影响最广的赏月佳话。东晋时,镇守牛渚的谢尚,有次月夜泛舟牛渚江,听到有人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心下大为激赏,于是邀人家过船一叙,这个人就是袁宏,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直至天明。当时的谢尚是镇西将军,而袁宏仅是个靠租运维生的穷书生,两人身份地位悬殊,但由于爱才惜才之心相通而能相互尊重和敬仰,这一晚的赏月,一时传为佳话。自此以后,文人雅士泛舟、玩月者连绵不绝。
我国自古是农业文明大国,许多节庆活动都和农事有关,而“春祈”和“秋报”是每年最为重要的两项活动,要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祭祀社稷神以谢庇佑。农历“八月十五”,正是秋收时节,各家各户祭拜土地神、饮酒舞蹈以贺丰收。《诗经·周颂·良相》有记载“获之挃挃,积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犉牡,有捄其角。有姒以续,续古之人”。描述的就是秋报庆贺丰收、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热闹景象。所以,“中秋”也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作为一个民俗节日则兴起于唐宋。《唐书·太宗纪》有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有了节日专名,《全唐诗》中就有100多首是关于“八月十五中秋”的。到北宋时,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中秋节令食品。到清朝,中秋被确定为休假日,《清史稿·选举志》有记载“庆祝日、端午、中秋节各放假一日。”
发展至今,中秋节有了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刚好是八月的二分之一,所以又称八月节、八月半、八月会;因为中秋有许多关于“月”的活动,所以又称月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因为唐明皇夜游月宫的传说,所以又称月夕;又因为这夜月亮最圆,象征圆满和团圆,回娘家的媳妇必须在这天返回夫家,以应和圆满之意,所以又称女儿节、团圆节。各地也有许多不同的中秋节庆风俗,如祭月、赏月、拜月、追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观潮、燃灯、猜谜、玩花灯等活动,而这些民俗活动传承的都是历史文化意象。
“月”是最能代表中秋节的文化意象,由此也衍生了许多关于月的节日情景和别致的月夜情怀。比如祈愿生活安定、富足的祭月风俗,《红楼梦》第75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描写贾府的一次中秋祭月。“当下园子正门俱已大开,挂着羊角灯。嘉荫堂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烛,陈设着瓜果月饼等物。邢夫人等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名状。地下铺着拜毡棉褥。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贾母便说:‘赏月在山上最好’。因命在那山上的大花厅上去。”比如渴慕“花好月圆人团聚”的天伦之乐。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游子乡情,正如季羡林在《月是故乡明》中所说“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亲之情。比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浪漫情怀。李白《古朗月行》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在仙人、桂树、白兔、蟾蜍的背后,隐藏的都是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和想象。比如“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旷达之感。而中秋食月饼,也是取人月双圆之意。因为“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表达的是天人合一、欢聚圆满的普遍价值判断和意义需求。
一轮圆月,让人可悲可喜,可叹可悟,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还是因为人们都企望人世间的一切都美满如意。即使相隔千山万水,历过沧海桑田,散落天涯海角,仍能藉由圆月而感受到彼此的牵挂和真挚情谊,仍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而欢度时光。
一轮圆月,融合了聚散、思念和美好祝愿,凝聚了人们强烈的共同期许——生活富足、家庭圆满、事业顺遂、天下和平。
最美不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祝大家“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有朋”,中秋节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