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它的形成与发展凝结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雏形最早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源于古人对自然虔诚的原始信仰。根据“五行说”,古人认为“午月午日”两火相重,火力过旺是恶日。习俗是斋戒禁欲登高避祸、采集百药沐浴兰汤,求得家人健康平安,故又叫“浴兰节”。
进入汉代,端午这一天,人们会早早把准备好的彩色丝带系在大人孩子的手臂上,腰间挂上各种草药制作的香囊,据说可以驱除鬼魅避五毒近身。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包粽子划龙舟的习俗开始出现。民间传说屈原五月初五跳入汨罗江,人们划船争先恐后去救,成为后来的端午节龙舟赛的前身。屈原死后人们来到江边祭奠,为了不让鱼儿吃他的肉身,纷纷向江中投入米粮,后来演变成端午吃粽子的习俗。
至此,端午节的习俗已经成熟完善固定下来。下面这首宋词,完美的把这些习俗囊括了进去。
《六幺令·天中节》
宋·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
万千断肠句。
每一个习俗后面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诉求。驱虫防病追求健康所以采艾草泡兰汤喝黄酒,追求生活甜蜜家人团聚所以煮鸡蛋吃粽子,崇尚忠贞爱国所以祭奠屈原。
一个端午节融入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情感,端午节的演化发展史也是一部民族进化史,在一次次重复中加深着共同的民族记忆,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源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