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趣事

作者: 岱默存JS | 来源:发表于2023-08-07 17:23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47期“味”专题活动。

时间一晃就是四十多年了。我离开家乡在外打拼,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了一脸沧桑中年男子。世事如烟,许多事早已烟消云散,大多记不得了。但家乡的“杀猪饭”和“花灯”却在我脑海中时常浮現,难以忘怀。

家乡坐落在滇西南的一个坝子,小凉山脚下。龙川江穿坝子而过,流入下游的金沙江。坝子属南亚干热河谷气候,冬暖夏热。我家住在一个“农场”,属铁路系统。“农场”旁边有个村,因为近,村民和我们彼此熟悉。

那时,父亲在“农场”管事,就几个下属。主要负责沿线铁路维修物资管理。有时人手不够,要找“临时工”突击帮忙。因此,常和这个村生产队长打交道。由生产队派出劳力。

生产队长姓张,我们叫他张大爹。张大爹身材健硕,瘦高个子,长脸。脸上微有几粒麻子。据说是年轻时出天花留下了的。张大爹不是当地土著,但在村里威望极高。他家是他老爹辈从四川搬过来的。据说在四川曾是旺族,有“耕读传家”的家风。他大哥,没解放时上过军校,曾在D军某团做中尉排长,驻防蒙自,(蒙自,当时防御法属殖民地越南的边关重镇)。后来他大哥回老家“探家”时,被驻地“相好”因妒下“蛊”。当时交通不便,他未能按约回驻地吃药解“蛊”,回归途中,毒发身忘。留下孤儿寡母(原配)及痴情女子,也给张大爹一家留下了一个历史污点。二哥,三哥文化较高,当时人才奇缺,分别在县卫生,文教系统担任要职。哥三个(他大哥,我见过戎装照)外貌特点。都是面部凝重威严,性格沉稳,不言苟笑。

村子不大,大多张姓,因此,大多是“瓜藤亲”。平时按小组分工下地劳动,一般很忙。每到腊月间,这是村子最闲暇的时候。这时候的坝子,气候温和,村民开始杀年猪,吃“杀猪饭”。这也是村民最高兴的季节,忙碌一年,该走走亲友,联络一下感情。在这季节,经济宽裕一点的家庭,除自家作东这几天,家里一般不开伙,吃完这家吃下一家,直到春节。

村民有自留地,种包谷等猪饲料。多数家庭都养有老母猪,生仔,繁殖养大。过年时,杀上一头,大半用来待客,剩下做成“腊肉”,来年享用。

我家没养猪,自然请不了“杀猪饭”,但因父亲管点事,对那些“临时工”也和气,不太苛刻。母亲呢,有时又常拿点我们不合穿的衣物送给他们,因此,他们也照样乐意请我们作客。张大爹和父亲一向交好,他家杀猪,更是早早就请我们了。

张大爹家杀猪那天,我们一大早就去他家,反正学校也放寒假,张大爹家住在村头,有条小溪从门前流过,院墙外树影婆娑。我们到时,猪已杀好,正在剐肉。帮厨的大都是他本家兄弟姐妹,男男女女,边做事边相互打趣说笑。但多是叔婶一辈,小媳妇们低头做事。

还不到吃饭时间,我们就到外面找小伙伴玩。父母和张大爹家亲朋在堂屋喝茶聊天。

在当地,请吃“杀猪饭,”一般三天。当地人好客,成年男子,必须喝酒,不醉不归。否则,被看做看不起主人,或主人小气,不诚心请客。堂屋一般属于首席,木桌方凳,多供德高望重的长辈和贵客入席。堂屋前面院子,席地摆了几排长方形竹编席子当桌子,四周条凳,坐亲朋好友。座位不能乱坐。得长幼有序,男女有别。自家儿媳只准厨房吃饭,顺带做事。长辈尊者坐南朝北,其余坐北向南或两边打横而坐。坐还要有坐相,吃要有吃相。见老得喊老,见小要喊小,否则,被视为没有家教,受人鄙视,嘲笑。

我们正在玩耍的兴头上,大人喊我们了。饭菜上来,人们纷纷拿碗盛饭,一般年长的只管坐着,有小辈盛好,不能满不能少,得双手敬上。喝酒男子,同辈彼此倒酒,小辈给长辈倒满杯子,双手敬上,大家其乐融融。浑菜全是猪身上的,炒猪血,小炒肉,蒜炒回锅肉,爆炒猪肝,煮猪脚等等。素菜,多是自留地里种的,炒波菜,青菜汤,番茄炒鸡蛋。饭吃到一半,喝酒的男人们,酒兴起来了,于是猜拳行令。院子里划拳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这时,我们小孩更是“人来疯”,往往在院子里,酒席间你追我躲,玩“躲猫猫”。男人有的醉了,于是低声诉说着平时的委屈或烦心事,又有人在旁边安抚劝说。这是农村最快乐的时节。后来我也觉得,在那个年代,什么都严。唯有腊月间的“杀猪饭”没人管过。还真是,万事皆目,吃饭是纲,酒足饭饱,纲举目张!

除了腊月“杀猪饭”,就要数“花灯”没人管了。腊月,接近春节,直到正月十五。晚饭过后,人们早早聚集到村口球场。球场前是一简单戏台。坐在球场刚好能看戏。上灯时节,锣鼓喧天,戏台两边汽灯高挂,一般开演之前都要敲锣打鼓,告诉人们要开演了。这时大人都摆好凳子在前面依次排队坐好。聊天的,东张西望的,喊人来坐的,不一一叙述。小孩,个矮,于是爬到院墙头上,树叉上,坐着,躺着等着看戏。花灯开演了,有时能请到县花灯团的旦角“小白菜”出场。那晚,更是喝彩不断,热闹非凡。又有一些彼此心仪已久的姑娘,小伙,趁家人只顾看戏,相约离开,消失在夜色之中。但对我们来说,只觉得热闹。台上“咿咿呀呀”,拿腔拿调的,没有看头。戏演到后面,观众也乏了,有的就靠在家人身上,打起鼾声。台上依然“咿咿呀呀”。没睡的人呢,又边看戏边想着明天轮到哪家杀猪?想着会上那样菜?想着明晚演什么节目?……

2023年8月8日。

相关文章

  • 腊月记忆

    故乡的腊月 是祖辈们 对岁月的絮说 古代的轶闻 今人的趣事 融进了 窗外的飘雪 屋里的炉火 故乡的腊月 是一盏盏 ...

  • 腊八节趣事

    腊八节趣事 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时候最盼过年了,一入腊月便天天念叨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服穿,...

  • 【乡土】往事随风(6)

    那年冬天,发生了很多故事,也发生了很多趣事。李艳的生活依旧波澜不惊,安稳幸福。 那年腊月里,她堂哥结婚了。结婚的那...

  • 年味怎么没味了?

    想想自己的儿时的童年,充满着无限的童真和乐趣。 满满的童年趣事,现在由我一一向你娓娓道来。 在小时候,记腊月...

  • 腊月,腊月

    腊月,腊月 今年的冬天漫长又寒冷,两次寒潮让人们再次领略了冬的性格。报信的豆子宣告:腊月...

  • 儿时的年味

    年关越来越近,思绪不由回到儿时的年味,忆起老家过年那些趣事儿。 一进入腊月,家乡的年味就逐渐浓起来。 父亲有四弟兄...

  • 生活手术刀|从来父子是冤家

    1 我跟同事老刘聊天,听他说了这么一桩亲历趣事,简直让人喷饭! 话说,腊月里的一个休息日,老刘夫妻闲来无事,便寻思...

  • 年味之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三糖瓜粘 今天是小年,聊聊有关于小年的风俗趣事,俗话说“过了腊月二十三,天天都是年”。有关年的一切也正式...

  • 过年的回忆

    关于过年的种种趣事,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童年,我小时候过年的味道。 每到年前,即从腊月二十三那天开始,就开始有了浓浓...

  • 壬寅年末记事

    夜色渐稠,屋外零星燃了些烟火,那是孩童的趣事,与我似乎并不相干。数着日子,今日已是壬寅腊月二十九了,离除夕仅有一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腊月趣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ew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