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早上终于把《时间的朋友》补完。补完音频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翻知乎。还好,那时候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批评。
我一直认为罗胖个很厉害的商人,从罗辑思维到得到app,他走出了一条知识服务的独特线路。多少人唱衰知识变现的时候,他坐拥几十万订阅用户,赚的盆满钵满。有人批评罗胖的演讲是“拿来主义”,到处借鉴、引用,而没有自己的见解;也有人鄙视罗胖的演讲缺乏深度,认为他讲的这些“黑天鹅”知识,不过是在行业里都被人说烂了的老梗。在我看来,这两种观点其实都忽略了“罗胖”的产品本身。首先,罗胖本来就不是知识生产者,他也从来没有表明自己要生产知识。他只是搬运工和加工者。但他是个有价值的搬运工和加工者。 其次,跨年演讲不是讲给那些足够懂行的人听的,它的受众是那些有焦虑感,想要进步的中青年,他们在各个不同的行业里感知着时代的变化,却没来得及总结,或者想听听别人的总结。也许你就在人工智能企业工作,比一般人知道更多行业规律与发展可能性,罗胖讲的人工智能对你来说不具有太多启发性意义,但你仍可以从他对认知、对消费的拆解和分析中获得一些灵感。
就是在这个变化太快的时代,在这个人人都想创业的时代,在这个知识焦虑的时代,罗胖出现了,《时间的朋友》出现了,它们站在2016的尾巴上,为你总结过去一年里这个世界发生的种种变化,紧接着告诉你2017年的新机遇,新特点,这样具有仪式感的分享难道不比一场充斥着小鲜肉的晚会更值得花时间去感受?
4个小时的演讲,能感觉到罗胖团队花了很多心思。演讲技巧我就不多说了,主要想记录一些自己听过之后的感受。下面就每一部分谈谈自己有限的理解。
1、时间战场
关键词:消内普现,众自猪冬;人口红利结束;BAT代孕;精耕细作;GDT;优化时间;体验付费
时间战场这个概念提的好,但在互联网行业没什么特别之处,因为互联网产品追求的DAU、MAU本质上就是拖住用户,占据用户时间。倒是关于张小龙“用完即走”的段子值得玩味。产品情怀和商业价值往往难以兼容,在我们还没有资格傲娇到可以说“用完即走”之前,我们只能死磕日活月活商业模式,不然钱从哪儿来?企业如何活下去?
说到时间。自毕业以来,我对时间的感觉也有了很多变化。世界太大,要花费时间的地方太多。唱几首歌,1小时过去了;看一场电影,3小时流逝了;跟朋友吃饭、聚会,一晚上没有了。工作之外,还要做其他业务,好不容易得了半日闲,又发现自己该看书,该练瑜伽了......我突然发现时间好宝贵。以前我们把时间当做是休闲、享乐,不太计较它到底消耗了多少,但是现在我们几乎锱铢必较。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消耗时间的产品,我们看不不过来,玩不过来,时间不够用;另一方面,物质条件改善,生活节奏变快,大家对身边一切事物的要求变高,时间还是不够用。猫眼老板郑志昊说:看电影这件事情,2016年和2015年已经不一样了,因为它要消耗你一段时间。这句话反应了人们对时间这个词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以往我们不挑时间,我们挑钱。现在我们开始挑时间,钱反而是其次了。这个态度也就决定了我们新的消费方向:时间体验。
拿我自己举例,以往爱买衣服的我现在不愿意去逛街,因为我不想耗时间去完成这场体验。首先,在北京没有一家拥有大部分我心仪品牌的商场;其次,商场价格和打折信息我几乎不知,即便我看上了某件衣服,我仍有可能因为价格太高而放弃购买;再次,大型商场往往单程在40min以上,来回就是90min,再加上逛店的时间,很可能大半天就没有了;最后,人太多,严重影响购物体验。不知道马爹爹提出来的“新零售”模式是什么样子,希望能解决我这个购物问题。
所以,未来经济中,怎么让用户舍得在你身上花时间,或者你怎么帮助用户节省时间,这两个问题比以往都要更加重要。这也给我们的产品提供了两个方向:一是帮用户省时间,二是帮用户把省下的时间浪费在更美好的产品上。其实很多app都在做第一件事情,特别是工具类的app,微信让通讯更加便捷,滴滴让出行更加便捷,印象笔记让做笔记更加便捷,keep让健身更加便捷。但是很少有产品在第二件事上做的足够好。这是未来我们可以发展的方向。
毕竟,在GDT几乎恒定而消耗时间的产品日渐累积的世界,要分一杯羹真的越来越困难。
2、消费升级
关键词:服务升级;成瘾性设计;父爱算法
前小段是时间战场的延续,引出了服务升级的概念,而后罗胖讲了他对“父爱算法”的理解与分析。就是从这个部分开始,我转而思考起了罗胖在言论背后的商业目的。关于张一鸣对今日头条批评者的反答,罗胖认为说得过去,可我不认为。技术本身的确没有价值观,但是技术所服务的产品有价值观。推荐算法给人们看到了他们想看到的东西,但是它不负责是非判断。这是一个产品在价值上的冷漠。“如果你觉得丑恶,是因为自己人性当中的那部分被显露出来,它本来就很丑恶而已”,这部分说词看似有道理,但一想到它是为商业行为披上的外衣,我就怎么也无法升起好感。商业它不应该过分利用人们的弱点。
罗胖把有价值的服务换了个说法——父爱思维。把给你看你喜欢的,变成直接让你看有价值的。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让我吃了一惊。很快我就升起了排斥的念头。你直接带我去远方了,那我的自由意志呢?我的个性选择呢?其实这个质疑的本质,是在质疑商业该不该,或者说,该在多大程度上喂养人性弱点。假如我们的知识获取全靠罗胖输送,我们寻找、选择、甄别信息的能力就不被需要了。缺乏这种能力的我们还能不能拥有辩证的头脑,敏捷的思维,能不能好好吸收罗胖输送给我们的知识养料?如果罗胖的商业思维是“我让你焦虑——我让你产生需求——我让你大开眼界——我让你懒得寻找——我让你离不开我”,多少有点细思极恐的味道。一旦知识获取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结合,那么完全可能在我们毫无防备的意识下给我们洗脑。
这当然是一个很极端的说法。罗辑思维还不太可能实现这种极致的父爱算法。
罗胖知识服务的理念确实很超前,但“翰林院”不是人人都拥有得起。这里不是指钱,而是指领悟力。如果你是君主,你享受得起“翰林院”,如果你是普通人家,你可能连“私塾”都不一定享受得了。所以,在享受高端知识服务以前,还是先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吧。另外,我们想买的其实不是知识,是成功,是人生价值,而知识是否能转变为“成功”和“人生价值”,who knows?罗胖好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用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做了说明。有点意思。
当然,服务升级这个概念用在某些服务业还是可取的,比如罗胖说的家装服务,医疗服务,这些不太敏感的圈子里的顶级服务确实稀缺。也诚如罗胖所说,在这个时代,你想要一件足够好的东西,是没有的。我联想到了BEAST,这家高端花店,一枝玫瑰的价格要80块,是普通花店的40倍,但是,有人愿意花1000多买十几只玫瑰花打包成束送给自己的女朋友,有人愿意花几百块钱买一组香薰蜡烛放在家里点着。这种顶级的服务与产品设计,是其它地方比不了的。即使价格昂贵,也有人愿意消费。我问BEAST的服务员,你们平时卖花束是给客人一个清单,让他选样品吗?服务员说不是的,客人只需要告诉我们他想要什么颜色就好了。只需要告诉花店你想要什么颜色的花束,剩下的工作全部交给店铺搞定,并且包你满意,这不就是粗暴地无视需求,直接给用户结果的服务吗?
我们的需求是不会被满足的,因为商业会不断激发出我们新的需求。它会创造一个全新的概念,定义一个全新的标准,让我们恍然发现,啊,还可以更好。更好的服务有无穷的上升空间,这一点我投赞同票。
3、智能革命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数据;新二八原则
2016毫无争议是AI(人工智能)崛起的一年。它携带者AlphaGo战胜李世石的荣耀来到了我们的身边。google、微软、Facebook、百度等等大公司都恨不得掏出更多力量在AI上开疆扩土。我觉得这部分罗胖讲的不够深入,至少没有让我醍醐灌顶的金句。但有三点还是值得记录一下:
1、人工智能重要的是数据。在算法已经精进的今天,我们解决了大部分“怎么算”的问题,但是却没有解决“拿什么计算”的问题。这也是很多大公司嚷着要建立大数据的原因。
2、入行门槛在降低。其实这个降低是有限的,真正技术型人才门槛比程序员要高很多。但是中国有人才优势,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已经逐步赶上美国、英国的步伐,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他们。
3、职业替代。据说未来60%的职业将被人工智能替代,我觉得这是有可能的。但不必着急,人工智能的成熟运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完全可以在这段时间里把自己练就成为具有领导力和创造力的人才。罗胖说得对,未来我们要比拼的是跨界能力、整合能力、协作能力、创造能力,这也许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很大的冲击,因为我们不需要死磕一个学科了。或许我们应该像罗胖自我要求的那样:做一只行走的U盘。
4、认知迭代
关键词:网红;认知税和认知仗;共识
如题,这部分讲的是刷新我们认知的东西。其实每一代都在讲认知迭代,只不过罗胖把它通俗化了。至于罗胖说的那些在我们不知道、不满意、不愿意的地方出现的东西,那些他觉得我们不知道就很可怕、很危险的东西,不要忙着焦虑。这只是他惯用的技法,他就是要让你焦虑呀,不然你怎么去消费他的知识呢。
这一部分有几个点值得记录一下。
徐小平老师对网红的定义(自我赋权的权威)很值得人思考。如何确立起用户心中对产品的认知,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在这个时代,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明星,IP拥有者,分分钟挣几十万,而绝大部分的人勤勤恳恳工作却仍只拿到微薄的收入。我们的确应该升级思维,打造新的认知,去创造价值。
除了网红,B站的火爆,鬼畜的流行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它们其实都说明,新一代人,那些90后,00后们已经快让我们无法理解了。甚至90后00后们自己内部也出现了分裂。世界碎了,因为人在逐渐社群化。我们都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我们互相不理解、不认同、不知道。
在这样一个破碎的世界里,“共识”比以往更加重要,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这种高屋建瓴的想法其实有些虚,说白了就是创业者要给大家传递和建立一个统一的认知。这其实就有点品牌营销的味道在里面。京东双十一的挑衅、小米性价比营销等等,这些建立认知的优秀案例本质上也是说烂了的商业教科书。
所以我觉得这部分主要是在为得到的商业模式打圆场。
5、后真相
关键词:立场和态度;共同体危机
这个话题还有点意思,这确实是我没有关注但是很有价值的信息。罗胖说,后真相的本质是情绪的影响力超过事实本身。在后真相时代,人们越来越不关心事实,只关心立场和态度。这让我想起了16年在微博上炒得很厉害的几个大事件,王宝强、郭德纲、林丹,事实是怎么样最后大家都不关注了,大家看的是立场、是观点。又如火透了的奇葩说,也是亮立场,并不是摆事实。其实我们也很无奈,并不是我们不想知道事实,而是我们心里清楚,我们根本没法看到事实。我们怎么知道谢杏芳是不是真诚地原谅了林丹?我们不知道。
罗胖最后说的共同体危机,我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个概念。但他的呼吁我是明白了,抱团嘛。咱们创业者们都抱在一起,并且是有责任意识地抱在一起。多好的广告。服了罗胖。
听到最后我感觉套路颇深。这一场演讲,回顾了历史,展望了未来,给我们画了几个重点,解释了几个概念。但,还是有抹不去的营销意味,洗脑传播。先是重新定义了创业者,扩大了自己产品的用户范围,之后的逻辑是:我们时间有限,可这世界变化太快我们不得不升级认知,所以我们需要知识服务;来吧,让我们在这个破碎的世界中抱成一团,维护我们这个共同体,一起享受知识服务!
一场演讲,各取所需。在我看来,罗胖的价值在于让我们跟知识之间变得更可触达。如果我们是一匹想要喝水的马,那么罗胖就是那个领我们去河边的人,最终喝没喝到水,喝到哪里的水,还是得看我们自己。
2017,愿我们多一些思考,少一点浮躁,成为更加聪明、坚强、自律、健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