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并不一定是指辞去工作自己独闯一片天地的景象。目前对创业概念的最新理解:无论是自己开公司还是在企事业单位,当我们在特定的环境下,依靠着对自己所做事情的喜爱、坚持,我们在前人的肩膀上完成了某项任务,与同事、合伙人一起达到了新的高度或境界,这其中哪怕只有一点点突破(比如发明了一个小的战术配合),这些都是创业。
严格意义上讲,我们开设的自媒体平台并不是多么复杂的创业形式,更像是我们凭借着对篮球的兴趣爱好,把更多相同认知的朋友聚集在一起的一个过程。大家通常所理解的创业,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资金、人才引进、运营模式、总体设计、创新点等等。
虽然带一支篮球队远没有上述的过程那样复杂与艰辛,但真的不缺乏相似之处。很幸运,之前的创业经历与现在的带队过程给了我诸多启发与不同维度的思考可能。从很大程度上讲,带一次篮球队就好比创办一家公司。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5692/9b599de60c15abeb.jpg)
球队或企业,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虽然一支球队所需的各项费用远远不及一家大公司的千分之一,但要想让你的天使投资人(学校的分管院长或财务处主任)愿意出这笔钱,其难度也并不小。
如果你还是第一次带队(第一次创业),你的主任、分管院长凭什么拿钱给你投资呢?你必须得准备强有力的材料,对于篮球队,可以是整个团队的态度、积极性、实力等等。
如果学校没有这样的历史背景,几个天使投资人(院长)对篮球方面又没有太大的兴趣,那么你作为教练带队出去打比赛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是,因为没有经费。此外,队员平时的训练补助、赞助商、医疗康复、场地设施等如果得不到学校的经费支持,那么开展训练就会变得困难且痛苦。
就拿我们队举例,去年学校第一次拿到市级冠军。可我们依旧在水泥地上拍球训练,依旧没有训练补助,依旧要靠队员自己买水、看病(伤病)等等。很吃惊吗?而实际情况是:比我们困难的学校有的是!所以还是感恩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5692/6cdb5c198edb3856.jpg)
我更想阐述的是教练与队员之间的新型关系。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教练是老师,队员是学生,最多再加上一层好哥们、好朋友的关系。而如果从创业的视角去分析,教练更像是某个公司的CEO,队员们则是该公司的持股老员工或股东,教练与队员就像是合伙人的关系。
教练在10个月前已经把在宏观上要达到的目标,所需要掌握的进攻与防守体系已经告知队员(相当于公司的前提规划)。在此期间队员按照教练的计划和训练内容去练习、去努力,其目的就是为了在10个月后能达到当初的预期结果(产品开发与执行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认真的在共同完成一件事情。与传统的师生关系相比,一个创业型的球队,其目标更加明确,地位更加平等。更重要的是,教练与队员是互相进步,而不是单向的进步(队员)。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5692/21c49edd2455d40f.jpg)
作为一名教练,我认为不能单纯的把队员仅仅看作是我们的学生、朋友。教练在训练和比赛中会有很多错误的绝对,而队员的反馈则是帮助教练提升的一个途径。这群人更像是出生入死的兄弟,没有高低之分,没有强弱之分,只是因为对篮球的热爱,来期盼着将这个整体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如何评价创业是否成功,一方面是看在这个市场中该公司的地位与实力(比赛的成绩与影响力)。另一方面是看在我们努力的过程中,我们到底达到了多大程度的身心合一,十几个人在一起的凝聚力到底如何,我们每个人的心是否真的连接在一起,我们是否放弃了对篮球的热爱。
当我们用上述的角度去看待我们的球队时,那么即使我们比赛的成绩不够理想、赞助商的资金不够充足、外界评价不够乐观时,我们依然能从创业中(打球中)寻找到属于这个集体的快乐。我想这才是真正的不同吧!
{�]��K���|���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