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卫:宿卫也。从韦、帀,从行。会意字,商代金文,像四只脚(“止”)包围城邑(“囗”wéi)的样子,周围四只脚像哨兵或卫士巡行所留下的足迹。
从“卫”字的甲骨文字形来看,它的四周是个“行”字,表示四通八达的“道路”,中间是两个“止”字(“脚”的形象),有的甲骨文字形还将表示城邑的“囗”改成“方”等,从囗或从方义同,因为古人所作城邑均为方形。
段玉裁把对字形的解释为“从韦者,围之省。围,守也、韦亦声。”朱骏声对“卫”从“韦”的分析是:“韦者,相背也。凡守御护卫之舍与御侮之人必向外背内,故从韦。”
整个字形合起来就是表示“巡行守卫”之义。如《公羊传·定四年》:“朋友相衞。”
精衞,鸟名。《山海经》:“发鸠之山有鸟焉,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衞。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东海。”
卫生一词源于《庄子·庚桑楚》,其中有“卫生之经”的记述:“趎(chú人名)愿闻卫生之经而已矣。老子曰:‘卫生之经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舍诸人而求诸己乎?能翛(xiāo)然乎?能侗然乎?能儿子乎?’”
卫又作姓,《广韵》曰:周文王子衞康叔之后,国灭,因氏焉。出河东、陈留二望。
反: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左上角是“厂(hǎn)”,“厂”是山崖之形;右下面是“又”,“又” 是右手的最初字形,整个字形表示用手攀爬山崖,“反”是“扳”的初文。
古人把手心对着自己称为“正”,而人在以手攀崖时,手心与平时的状态不同,是翻转向外的,所以由攀崖引伸为翻转。
从翻转又可以引申为掉转、违背、违反之义。
反也指反复,如《诗·周颂》“福禄来反。”注:言福禄之来,反覆不厌也。
反也指平反,《广韵》:“断狱平反。”《韵会》:“录囚平反之,谓举活罪人也。”
反也通返,如《前汉·陈胜传》:“使者五反。”师古曰:反谓回还也。
反也通贩,如《荀子·儒效篇》:“积反货而为商贾。”
反也可作为姓氏,以郡名为氏。
乐正:是商、周时期负责管理音乐的官职称谓,是管理典礼乐队的最高长官。
在西周时期,君王贵族皆十分注重礼仪形式,礼乐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对外形象。所以在朝廷上,乐正这一官职也一直受到君王的重视。
在西周强盛时期,只有王室设有乐正之官,其他诸侯国没有乐正之官职,只有乐史,即周王室派遣到各诸侯国监督并指导周王室所规定的礼乐在各国实施的情况。
到了春秋时期,各大诸侯国也纷纷设自行置乐正之官,衰弱的东周王室也莫可奈何,甚至在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中,如齐国、晋国、鲁国、宋国等,其音乐声律和宫廷礼乐规格要比周王室还要高贵和丰富。
唐朝学者杜佑在《通典》中记载:“乐正崇四术,立四教。乐正,乐官之长,掌国子之教。幼者教之于小学,长者教之于大学。”
说明乐正不但掌管音律和礼乐,还兼有太学之职能,负责贵族子弟的教育。其后代便以其祖先的官名为姓氏,遂称乐正姓。
本文的乐正指“正乐”。《诗》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后两部分多是反映上层社会的诗篇,有固定的乐章、乐谱和音律,是“雅乐”的重要内容。
几百年下来,周礼、周乐只在鲁国还较好地保存着,但后来也“礼坏乐崩”了。“乐崩”的具体表现,就是乐章、乐谱错乱或遗失,以及音律错乱,还有就是会演唱的乐师四散。
孔子“正乐”便是纠正上述错乱,使《雅》、《颂》各诗篇回归原来的乐章,恢复原来的乐谱,排除错讹的音律,从而达到“乐正”。
颂:貌也,形声字。从页(xié),公声。从“页”的字一般与“头”有关。颂的本义就是容貌、仪容。如《汉书·儒林传》:“鲁徐生善为颂。”《杨统碑》:“庶考斯之颂仪。”
颂也指占兆之词,如《周礼·大卜》:“其颂皆千有二百。”
颂与风、雅、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颂也指歌颂、赞扬,如《荀子·天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颂也是文体之一,指以颂扬为目的的诗文,如史岑有《出师颂》,扬雄有《赵充国颂》。
颂也通诵,如《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否?”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才把音乐进行了整理,《诗》中的《雅乐》和《颂乐》都有了适当的安置。”
《雅》、《颂》是直接有关祭祀等重要典礼的“庙堂诗”,使它们各自得到合适的位置,是承续了周公制作礼乐的事业。
孔子晚年从卫国返回鲁国,结束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的生活,时年68岁。他虽然没有寻找到贤德的君主来实现他的治国理念,但通过正乐还可以复兴传统文化,将周礼的精神弘扬下去。这也是对孔子内心的一点慰籍。
梅溪二陈
中华历史上,两宋期间,进入了文化鼎盛时期,尤其在福建,闽学成为当时天下第一大学术流派。
闽学创始人是杨时和游酢,其后人才辈出:罗从彦、李侗、朱熹、真德秀、蔡元定、陈祥道、陈旸、陈善、陈普、黄幹等都是当时的翘楚。
其中的陈祥道、陈旸两兄弟分别撰写的《礼书》和《乐书》,将上自先秦、下至北宋时期的礼乐典籍做了详尽系统的搜集整理,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礼乐文化文献之一。
南宋朱熹曾题句赞赏:“棣萼(dì è指兄弟)一门双理学,梅溪千古两先生。”梅溪是闽江支流,这里指福建闽清县。
出生于闽清县的陈祥道,自幼聪明,勤奋好学,25岁时即高中进士,曾官至秘书省正字、馆阁校堪,后又师从王安石。
陈祥道学识渊博,通晓古代礼制和典故。他不但对《四书五经》的解读极具权威性,对礼学研究更是被人称道,《礼书》150卷是他毕生礼学思想的结晶。
在《礼书》中,陈祥道对“三礼”经传做了系统的整理与总结,不仅全面介绍了古代上层社会的典章、制度、仪节,而且还对这些礼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意义作了说明。
陈祥道为官一生,清廉自守,两袖清风,所以家境贫困,有时连笔墨都买不起,后来在朝廷的赞助下,才得以完成《礼书》。
唐代及北宋学者研究上古礼制的著述多佚失,该书独能完整保存下来,成为礼学的重要文献之一,与司马光《书仪》、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共同代表了宋代礼学的最高研究水平,对后世学者研究礼学发展,了解上古时代礼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在陈祥道的弟弟和子侄中,受他影响最大的是陈旸。陈旸是陈祥道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小陈祥道26岁,对礼学也有同样浓厚的兴趣。
陈旸27岁时,得举贤良科进士,从此步入政坛,并同样为官清廉,深受民众爱戴。
陈祥道认为礼、乐一体,都是国家安邦济世所必需的手段,二者缺一不可。但他终因精力有限,无法展开全面的研究,于是独立承担起礼学研究的重担,著成《礼书》后,鼓励四弟陈旸去完成有关乐的资料汇编与学术研究。
陈旸对此深以为然,最终不负兄长的厚望,努力完成了《乐书》的撰述,最终得以同陈祥道的《礼书》并行于世。兄弟二人被世人称作“一朝双理学”、“梅溪二陈”。
陈旸所著《乐书》是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全书共200卷,分为“训义”和“乐图论”两部分。
“训义”摘录了经书中与“乐”有关的章句并加以诠释;“乐图论”介绍了多种宫廷典礼音乐,其内容的渊深广博为世所罕见。
为了纪念北宋闽清先贤陈祥道、陈旸兄弟,在闽清县,建有陈祥道、陈旸纪念堂,前身为“二陈”先生祠,俗称二贤祠。
陈祥道和陈旸二人,将整个儒家的礼乐思想与学术做了全面的梳理与发展。毫无疑问,兄弟二人携手完成的这一学术伟业在中国经学史、思想史等领域都具有重大意义。
经陈祥道、陈旸对儒家礼乐思想的传承和推广,中华传统礼乐文化得到了更好的弘扬。在今天,对丰富和完善中国人的日常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也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