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决定利用好自己碎片化的时间,于是我把地铁上看手机换成了看书,起先是专业书籍,翻开第一页就困了,最终换成了一本史书。两周早晚地铁的时间,看完了这本南北朝的书,然后闭上眼想想是不是有所得。
书合上的那一刻,如同鼓角争鸣远去,又似琴瑟鼓箫踏来。
远去的是书中纷乱离合的情节,归来的是心中的重重疑问,看了这本书有什么用。经世致用四个字如同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于头上。
读史书能带来什么?有人说可以知兴替,有人说可以明智,而我觉得读史甚至于读书是一种共鸣的方式,从灵魂到肉体。
史实带来的不过是一个例子,重要的是你背后的想法,任何一个罗列年月事件的史书都不会受欢迎,正如我们上学时的历史书,抑或引经据典的烦人鬼。
举个栗子。
第一种描述:山口疆(1916年3月16日-2010年1月4日),1916年3月出生,是日本首位获正式认定的原子弹"双重受害者"。1945年先后经历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并幸存下来的日本人山口疆因胃癌不幸逝世,享年94岁。
读完是不是留不下什么概念,可能只有这人真是狗屎运。
第二种描述:有一个日本人,是三菱公司的员工,在外地的分公司出差,最后一天上班的途中发现自己忘带工牌了,所以回去取,路上又出了点问题,结果肯定要迟到了。可恰恰是因为迟到才捡回来一条命,因为当时这位员工上班的城市叫“广岛”…… 你猜出来了,原子弹把整个城市销毁了,而这位名叫山口疆的日本人就这样因为迟到而捡了一条命。一路踩着尸体,山口疆只有一个念头,回家!可是他家住在哪儿呢?长崎…… 等他赶回长崎休整一下去三菱公司上班的时候,上司很生气,认为山口疆撒谎,“怎么可能只一颗炸弹就毁掉一座城市了呢?” 话音刚落,一道白光…… 长崎县也没了。可山口疆居然还是没被炸死…… 一直活到 2010 年。
上面同一个故事第一个是百度百科,另一个是某百科。
读了第二个故事,我的反应是笑了,然后是想要和朋友们分享这个故事。同样的事,第二个无非添加了一些调味料,结果引起了我们的共鸣,这个故事看一遍就记住了,而且以后可以当做你的谈资。
后台很多人问我,和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没有话聊怎么办,其实就是还没有找到共鸣点。
每一个人心里其实都有想要倾诉的事情,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打开,一旦共鸣点找到,两个人可以谈个几天几宿。
如果两个人初识,不妨多多试探,衣食住行,历史人文,旅游健身,家乡美景等等,当对方眼前一亮,说明你共鸣点找的差不多了。另外,共鸣是可以练习的,找几个正常人都喜欢的小故事小笑话,自己用自己的口吻写下来,反复练习几遍,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就分享给大家听,收取大家的反馈。反响不好也没有关系,多加练习就可以,郭德纲也不是每句话都能逗人笑,但逗人笑的每句话都有汗水在里面。
共鸣这个事,在演讲选题中也可以用的到,哼哼所在的这个专业,几乎每个周都要讲一篇文献,经过反复尝试,我发现了一个共鸣的玩法。如果你想达到一个好的演讲效果,在讲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找一篇大家都熟的文献,往往你讲的时候,很多人跃跃欲试想要给你补充,省时省力。如果你想文献尽快结束,讲一个大家都没兴趣的选题,十分钟不出就有人睡觉了,也就没有人提问了。还有一种不要脸的玩法,一般小规模会议的时候,总会有老板坐镇,小兵们通常不会理会你讲的是啥,老板的想法才重要。这时候你要去寻找老板的共鸣点,老板说好,你要说你也是这么想的,老板说不好,你要说对啊,我们的工作这么好都没有像他们一样,肯定是有人背后搞鬼。
没错,就是这么的shameless。
送一个宋仲基给你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