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在城市之中游走,城市带给我的很多喜悦都渐渐因为麻木而淡忘了,相反,对城市莫名的抵触却是与日俱增,越来越厌倦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厌倦嘀嘀哒哒的汽车喇叭,越来越厌倦夺目刺眼的闪烁霓虹,越来越厌倦匆忙人群的慌乱脚步。然而,苦于生计的人,想要在自己喜欢的地方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又谈何容易呢?也许奔波的人只能用想象给自己一点慰藉,于是,我在心中找了一个地方,为自己开了一间小小的咖啡屋,我叫她“啡落凡间”。
“啡落凡间”开在某个小镇的某条老街的某个角落,在一栋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矮楼脚下。小镇的人不是很多,老街是由石板铺成的,矮楼有灰白色瓦片的屋顶,棕红色的有些斑驳的外墙和同样是棕红色的木制门窗。在这周围没有遮天蔽日的高楼,没有喧嚣的大型商场,白天街道上没有很多的行人和车辆,夜晚甚至没有一盏很亮的路灯。
“啡落凡间”的门面很小,仅仅是一扇普通的门,只是门拱比一般的门稍高,而这个门是雅白色的,点缀有镂空的雕花,白漆有些干裂,形成了很多细密的条纹,看起来像年轻姑娘白皙的肌肤上披着一层黑纱。门面是朝阳的,只要天公作美,每天的第一缕阳光一定会照到小店的门面再穿过玻璃窗洒进店里。我在门口放了一个三层的花架,养着数盆小花,她们都不是什么名贵的花朵——芦荟、杜鹃和牵牛花,只要一点点阳光雨露的滋润,她们就会慢慢长大。我每天都会照料她们。当然,门口必须有一个小小的黑板,上面会写上当天的特价。
“啡落凡间”的里面算不上豪华也不大。装潢是我亲自设计的,没有大红大紫的花哨,没有漆黑亮白的强烈对比,只有深沉而缓和的暖色调——点缀着数盏柔和的小射灯的米黄色的天花板,带着优雅的黑色花纹的棕黄底色的壁纸,墙上挂着的几幅暖色的静物小画和几个仿古小钟,屋角摆放的黑色铁艺装饰和摆满书籍杂志的黑色木制书架。店的面积不大,只有五六张矮小的圆桌配上舒服的小沙发,店的最里面,还有一个吧台——这是我工作的地方,当然,这些都是咖啡色的。
每天早晨,我会早早整理好小店,照料好我的小植物们,然后打开店门,轻声放上由萨克斯或者钢琴演奏的轻音乐,然后静静地坐在吧台边上,看着街道上走过的每一个人,等待着当这一天小店的第一位客人到来时,给他或者她送上今天的“首单免费”。每一个客人,我都会亲自接待,每一杯咖啡,我都会精心制作。“啡落凡间”出品的咖啡种类不多,但是每一种咖啡的每一道工序都是由我亲自来做——从选杯、暖杯,到选豆、研磨,再到冲泡、点缀。
在“啡落凡间”,客人可以依照自己的口味选择咖啡,也可以由我来推荐。我会尽量依据客人的特点为他们推荐合适的咖啡。如果是一位早晨上班路上的女士,我会向她推荐一杯撒有肉桂的Cappuccino,柔和的颜色必定能让她拥有一天的好心情,相得益彰的咖啡味和奶味则会带给她一天的充沛精力。如果是一位晚上下班路上略显疲惫的先生,我会向他推荐一小杯Espresso,并提醒他不加糖才能体会其中的美妙,纯正的浓咖啡,没有糖的干扰,浓郁的香气和口感必定能让他的疲惫一扫而空。如果是一位深夜独身而来、有些忧郁的失恋少女,我会为她制作店里唯一带酒的咖啡——爱尔兰咖啡,Whiskey、咖啡、糖和盐的精确配比、完美融合,酒精的香、咖啡的醇、糖的甜、盐的咸,就像爱情一样,有甜蜜美好也有凄凉苦涩,相信这杯咖啡会让她释放心中的压抑、感悟生活的真谛。如果是一位年轻可爱的姑娘,我会推荐她品尝大杯的latte,浓郁的奶香,淡淡的咖啡味,细腻的奶沫,润滑的口感,一定会让她喜欢。如果是一位血气方刚的男士,我则会推荐他品尝苏门答腊Mendeling,深度烘焙,气味香醇,代表着男士的阳刚,喝起来会给人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
“啡落凡间”欢迎每一位客人的光顾和停留,客人尽可随意点一杯咖啡,翻看自己喜爱的书籍,停留一上午也好,一天也好,都没有什么问题。能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小店的荣幸。
“啡落凡间”,现在还只开在我的心里,但是希望有一天,我能把她开在现实里。到那时,我会像我所想像的那样,在那个小镇的那个街角,等候每天的“首单免费”,等候不同的人们让我为他们推荐咖啡。也许,有缘的话,光临的贵客里就有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