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今日看点读书笔记
书说·答|每个人都需要一本书,来解决人生的困惑

书说·答|每个人都需要一本书,来解决人生的困惑

作者: 蒋顾史 | 来源:发表于2016-11-17 14:44 被阅读355次

    文|普通读者

    来自陕西的高二学生KING给我留言,他说,自己感觉非常迷茫。因为逃课看了一场篮球比赛,他被停课7天,理由是不尊重老师。跟父亲沟通,父亲说:随你的意。身边的大人都在说他太浮躁,他陷入迷茫。KING问我,他不知道怎么才能静下来不浮躁,还有,自己这么努力是为了谁?

    前两天看稿子,看到苏珊·桑塔格一句话,说得挺真诚的:“其实我不想写东西——我想握着别人的手直接沟通。”所以,KING,我其实更想跟你面对面聊,虽然未必一定要拉着手。如果能面对面,我的第一句话一定是:恭喜你,开始认真感受人生无法逃避的迷茫了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给我们展示了一种体制化的监狱生活,犯人们连上厕所都要请示,人被体制化了,不敢思考,不敢想象,只是面对最低限度的生存。他们的迷茫看上去很少,但其实是麻木,一首《费加罗婚礼》就唤醒了大家的不安,在监狱管理者看来,这种不安是危险的。

    我一直把你正在干的高考的备考这件事理解为一次监禁,分数和各种期待是牢笼,学生最终被解题化(另一种体制化)了。大部分人都会在训练中变得麻木而痛苦,不能思考未来,分数就是你的未来。这时候,你突然因为一次惩罚,感到迷茫,这是重压下偶然的清醒,我这是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据说,每次提问,人头顶的神灵就会雀跃,因为一个人在提问中会激发自己的灵性,所以,罗素说迷茫和困扰是生命迸发的原动力之一。我不担心你的迷茫会让你彻底迷失方向,你不是置身于16世纪的太平洋上,我担心的是,你把握不住这次迷茫。

    我参加过几场大学生组织的读书会,在他们嘴里我不止一次听到这个词——迷茫。感情上,你们是一样的,无差别的迷茫,它一旦开始,就会像个熟客,会时不时回来翻你的牌子。他们感到困扰,我视之为机会。

    迷茫大抵产生在想象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错位中,这也是罗素说的,我喜欢罗素,他的文章像是铁匠铺里敲打出来的,有声响。生活的反差带来迷茫和烦闷,而根本上,表现出的还是迷茫者的无能为力。所以,你在说自己迷茫的时候,我理解,那是一个经验尚浅的水手,进入太平洋后的惶惑和无力,被大海击溃,会泄气,同时也想借这个机会偷个懒,撒个娇!越往后,迷茫的感觉会越浑浊。绝大多人都逃不过泥沙俱下的命运

    如果细分辨,那些迷茫的大学生跟你的感觉还有有不同的。他们的未来已经被搅浑了,那个被师长描绘得很精彩的校园,见到了,也就是失望了。他们真正开始慌张。四年时间,很可能一下就没了,像看了烟花,来不及喝彩,只剩一地碎屑。更可怕的是,四年后,他们将直接面对成年人的社会,那才是一片汪洋。你要不要替他们想想,他们的大学该怎样度过,我想过,但我还没找到得体的措辞,就被人打断了。

    一个大学生说着自己进入大学后的迷茫和困惑,我还没来得及拉住他的手,身后一个中年愤青,恶狠狠地撂过来一句话:你那些玩意哪里是迷茫,你就是不读书!!!

    解除他们的困厄,唯有读书,你也一样。有了这次迷茫的机会,你是不是可以坐下来,找本合适的书。

    我不认为读书是最好的事情。解除人生的迷茫和困厄,最好的方法,肯定是遇到一个高人,言传身教,拉着手跟你交谈,站在你身后让你内心笃定,但是,这是件概率太小的事情。如果遇不到这样的高人,内心成长的力量,就只能从阅读中获得。

    休·格兰特

    休·格兰特是英国演员,牛津大学毕业,主修英国文学。优越的环境加出众的个人条件,他的人生一切顺遂。拍完《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后,他红透了好莱坞,成为好莱坞的宠儿,有了后来一系列作品,包括大家熟知的《诺丁山》。

    但是,在名利场中,任你再清高、卓异,都有迷茫失措的时候。他在美国行为不检,犯事、被捕,法官认为他的行径需要心理医生介入,强制为他安排心理医生,这下碰到了英伦绅士的矜傲,他说:“你们美国人内心的困惑和问题,都是看心理医生解决吗?我们都是读小说。”

    这个故事,我在不同场合用过好几次,现在拿出来说人内心的迷茫和浮躁,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心魔自解,这是休·格兰特给我们做出的解释,解药,就是一本你可以读很多年的书

    KING,如今你想冲破迷茫和浮躁,想要真正沉静下来,谁都帮不了你,唯有找一本有分量的书,真正读进去。电影《肖申克救赎》里,混蛋狱长递给安迪一本《圣经》,说:“解救之道,就在其中。”结果,安迪把挖地道的鹤嘴锄藏在书中,最终得救,虽然意思没对上,但这句话是对的,解决之道,在一本书里,或者这么说,每个人都至少需要一本书,来解决自己人生的困惑

    一个学生能面对的世界,看上去很大,其实很局促,想象中的青春美好,都淹没在卷子里,外面的世界越大,内心的挣扎越强烈,这时候,真的需要给自己配上强大的内心,否则,不是每个人都经得起这种撕扯的。

    很多老师和家长,都不理解这个说法,就跟他们都囿于现实,不去想一个人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内心的成长,就是所谓的“让人成为人”。合格的教育,是“给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想达到这种效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阅读。可惜很多教育者都视而不见,于是,中学的迷茫,攒到大学,大学的迷茫,攒到工作,总会有一个爆发点,彻底毁灭一个人。

    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经历这个世界的丰饶,那么就进入书中。翻开一本你喜欢的、有质量的书,你就能进入个人独有的空间。读书跟听音乐、看电影不一样,没有那么多外界的干扰,你得从一个个的字里去体察人心和人性,思路从纷乱到柔顺,思维从眼前回溯到很多本源的问题中去。

    当然,想沉进去有时候很难,但如果做到了,你就能从自己的眼睛里看到安静的目光。如果真的沉浸其中,就能把书里的人拽出来聊天,书里的世界,让你阅尽沧桑,书里几乎包括了所有我们能在现实世界里遇到的痛苦,也有着太多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我们都是在阅读中,一点点学会面对和对付这个世界的。

    KING,这就是我告诉你的,沉静下来,不浮躁的方法,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不要以为我在老生常谈。艺术家熊禀明写过他的故事,他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当时的中国还在战火中,国家危亡、个人困顿,迷茫而绝望。大二这年,他看到了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这本书,特别激动,从此喜欢上里尔克,不久后,他又遇到了里尔克写的《罗丹》,在战火纷飞中,一个人可以找到精神世界的安定,是弥足珍贵的,他说自己一下就有了力量,“好像有了它在,我的生命也就有了安全”。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安心感受你的迷茫,然后,试着找到合适自己的那本书,读一遍,十遍,一百遍。

    前两天我在谈作家冯唐,他算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了,职业经理人、知名作家,只稿费就能让他实现财务自由,不用看人眼色生活了。但前些时候,他还是陷入人生的困扰和迷茫里。他自己说,我是靠每天读一卷《资治通鉴》来获得力量,面对这些问题的。有很多人不喜欢他,我因为他读《资治通鉴》、跑马拉松和好看的杂文,一直很赞赏他。尤其是,当他陷入迷茫时,会自己在历史书里寻找力量,这种姿态,看上去很古典。

    跟你青春的迷茫不同,我也开始准备进入中年危机的迷茫之中了。很多人进入中年前后,会陷入一种焦躁,我很庆幸,自己开始提前积攒“过冬”的食物了——我有好些给自己壮胆的书,每本书是一片鳞,最后锻打成我的盔甲。

    讲个故事来结尾吧。

    于丹和朋友出去野外宿营,天彻底黑下来,她想出去看看,就带了把手电筒,在帐篷里给朋友们留了张纸条:别怕,我带手电筒了。那是真正的野外,会死人的黑夜。她最终安然归来,回神去想,有很多后怕。我不喜欢于丹,甚至有些厌恶,但这张纸条上的话,还是很好。

    我也要进入中年危机的迷茫中了,前面是老老少少的纷扰和年届不惑却一事无成的焦虑,但是,我也不怕,因为我带书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说·答|每个人都需要一本书,来解决人生的困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vd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