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春散文
豫北农村怎么过年?

豫北农村怎么过年?

作者: 张保富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20:10 被阅读25次
时间真是快,感觉刚过完腊八,年就屁颠屁颠的跑来了。气温骤降,草木枯萎,都说冬天是萧瑟的季节,可回忆起小时候的冬天,虽然物质条件比不上现在,那种说不清的感觉,却总是让心里充满温暖。

麦秸秆草铺底是天然温床

冬天御寒,各地都有绝招。东北人烧炕,西北人住窑,城里人有暖气。

咱豫北大平原的乡下虽然缺煤少碳,可论起来御寒的招数也不虚谁。

河南是小麦主产区,豫北人过冬干脆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用麦秸秆做成的草铺底,比现在的席梦思床垫可不差啥。

你看吧,霜降一过,村里人就开始张罗着弄草铺底了。

先把两个旧床单对边儿封好,做成一个硕大的布口袋,留一个口儿备用。再到自己的麦地里,把地头麦秸垛里的好麦秸掏出来,塞到布口袋里,塞得越多防寒效果越好。

塞完麦秸,把布口袋的口儿缝上,一个草铺底就算完成了。里面的麦秸是收麦时专门用石磙碾出来的,又干净又顺溜。

晚上铺到床上,鼓鼓囔囔的草铺底显得很是臃肿。小孩子就在上面跳来跳去的踩踏,得好几天才能压瓷实。

别小看这土发明,保暖效果好着嘞。不管是大雪纷飞还是数九寒天,只要有了草铺底,只管放心大胆的睡,不怕它冷,就怕它不冷!人往草铺底上一躺,又暖和又软乎,那叫一个得劲。

床上铺了草铺底,就可以安心过冬,准保冻不着了。

萝卜白菜是过冬必备物资

现在的日子舒服,一年到头蔬菜不断。

可八十年代那会儿,寒冬腊月的别说蔬菜,除了青头萝卜别想再见其他带色儿的菜!一家子人整个冬天就指望萝卜白菜过活了。

萝卜可是好东西,吃法儿多着呢。可以凉拌,把萝卜切成细丝儿,撒上一把碎盐,再浇上陈年老醋,一盘美滋滋的菜肴就出来了,晶莹剔透,看着就有食欲。

也可以大火炒。切成小条儿,不需要多少油,拌点儿盐和酱油,五六分钟就可以出锅,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闻起来就流口水。

讲究点儿的,还可以油炸萝卜丸子,这是我的最爱。发半盆面,把萝卜切碎放进去搅匀乎,用筷子弄成一个个小坨,放进油锅里炸至金黄。一口下去,那叫一个酥软香甜,人间美味啊。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白菜做为平常人家过冬必备的战略物资,吃的花样儿比萝卜还多。

凉拌不用说了,清甜爽口,是早起喝粥的最佳伴侣。最妙是和腐竹一起炒,腐竹是豫北当地的特产,宽厚粘弹,与白菜一起翻炒,金黄与脆白搭配,那叫一个香。

最奢侈的还是白菜大肉炖粉条儿。白菜要用菜帮儿,耐煮还有嚼头儿。大肉自然要肥肉,越肥越香。

把肥肉在温油里一煎,等肉香四溢,再把白菜扔进去。粉条儿就用本地的红薯粉,劲道不易断。加把大火,望着铁锅里泛着油花儿的美味,我不信你不馋!

就是这样简单的萝卜白菜,滋养着咱河南人,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冬天。

玉米袍鞋是一大创造

冬天穿的玉米袍鞋,应该是河南或者豫北地区的特色吧。

没见过的人,恐怕很难将玉米外层的袍和脚上的鞋子联系到一起。咱河南的娘们儿就是这么有才。

玉米袍,就是玉米棒子外面的那层包衣,用它来做鞋,大概是中原人民的独特智慧。

秋后剥玉米时,女人们就开始准备材料。把内层宽大厚实的玉米袍挑出来,在重物下面压好。等秋忙一结束,玉米袍被压的平整顺滑,正好使用。

按着丈夫、孩子们的鞋码裁好形状,戴起顶针儿,几个要好的娘们儿围坐在一起,嘴里唠着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说的绘声绘色,听的眉开眼笑。手上的针线活儿却一分不耽误,针脚细密有序,用足了功夫。

心灵手巧的女人,两天就可以做出来一双。鞋面缝上带着纹路的透明油纸,玉米袍鞋便正式完工。外形美观大方,巧夺天工,决然想不到竟是玉米袍做成。

玉米袍做的鞋底,防滑耐磨,一个冬天都不会坏。鞋帮更不用说,既耐潮又保暖。看着孩子们穿上脚,娘儿们们发自内心的满足。

豫北的娃娃们,谁没有听过穿着玉米袍鞋踩在厚厚的积雪上发出的“咯吱咯吱”声?一辈子也忘不了。

孩童时代欢笑多

那时候哪里像今天的孩子这么幸福,什么变形金刚奥特曼爆裂飞车全没有。可是,孩子们的创造力惊人,不用任何玩具照样也乐翻天。

天冷的时候,爱玩儿“挤尿炕”,找一个墙角,一堆孩子使劲往里挤,边挤边喊着口令“挤挤挤尿炕,挤出来的小孩儿爱尿炕”。

谁被挤出来,晚上准尿床。害怕尿炕的孩子们,一个个争着往墙角挤,一轮游戏下来,个个满头大汗,浑身暖洋洋。

下雪了,更好玩儿。外面找一个小坡地,把地面上的雪一脚脚踩瓷实,然后反复在上面打出溜儿。不用多长时间,一条天然迷你滑冰道就给碾了出来。

滑冰前,先助跑一小段,然后嗖的一声滑将出去,耳边寒风阵阵,还没来得及得意,只见小小的身影一个趔趄,直接摔了个狗吃泥。

小伙伴儿们轰然一笑,却一个个摩拳擦掌,乐此不疲,哪里管它屁股摔的生疼。

小时候欢乐就是这么多,和贫富无关。

童年是最美的乡愁

斗转星移,美好的孩时转眼即逝。

离开家乡已经二十余年。平时纵使工作再忙,事情再多,心里却总会给家乡留一片地方。

夜深人静时,点上一支香烟,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任由思绪飘向遥远的北方,那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它只是豫北一个平凡不过的村子,可那里有我日渐衰老的父母,有我多年不见的乡亲,有我儿时的玩伴儿,还有我那不会再来的童年。

小时候一家人住的平房虽然简陋,但铺着父亲精心做的草铺底,穿着母亲亲手纳的玉米袍鞋,和一群小伙伴熙熙攘攘的拥挤在墙角,心里那片温暖总能让眼睛时不时的泛起热泪。

乡愁到底是什么?

有时候,乡愁很简单,它就是我们那一去不返的童年。

相关文章

  • 豫北农村怎么过年?

    时间真是快,感觉刚过完腊八,年就屁颠屁颠的跑来了。气温骤降,草木枯萎,都说冬天是萧瑟的季节,可回忆起小时候的冬天,...

  • 那些年,那些乡村年味儿——蒸花馍

    过年蒸馍,或许是豫北农村保持最久的年味儿了吧。春节,是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没有之一,临近春节,母亲会从当年收...

  • 年俗:出油货

    年俗:出油货 文编:司马喆 在我们小的时候,豫北农村里日老家过年最常见、也最爱吃的就是过油货(也叫出油、炸麻糖等)...

  • 儿时的年味儿|少有的幸福

    其实我骨子里不太喜欢过年,从小就是,自从我妈十年前过世以后,这种感觉更甚。 我家住在豫北农村,从小家里条件不好,姊...

  • 儿时的年味|三十年前过个年

    时间倒回至大约三四十年前的豫北农村,那时那地儿的过年也是从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的。 引用一首儿时流传甚广的儿歌:二十三...

  • 农村过年

    回到农村过年,倒是真的有点过年的气息了。 这里,远离城市,晚上孩子们可以在自家门口放花炮,一起打闹嬉戏着。 忙碌了...

  • 封存农村的记忆——青石滚

    封存农村的记忆——青石滚 2019年2月7日 星期五 天气:阴 豫北一农村村落, 沙漠连片地广, 村民在贫穷中挣...

  • 【23】红红火火过大年——庙湾老屋集体过年纪实

    什么旅游过年,什么饭店年夜饭,都out了,看咱大农村怎么过年!叫你羡慕得流口水,恨不得从此去农村! 亲亲的老屋 在...

  • 七律·中秋途经豫北农村印象

    优游中土秋光里,五彩洇川分外馨。 红枣转深皮略皱,花生渐白米甘瞑。 封侯毛蟹蟹黄美,踩藕莲池池水泠。 双节同来齐上...

  • 一个福州小农村的过年习俗

    快过年了,跟大家分享我们是怎么过年的。 我家是在福州的一个农村,过年是怎么过的呢?按照时间线来讲,小年的时候,妈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豫北农村怎么过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iu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