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经理镇上的收购点很快就建了起来,夏花就到收购点工作,把孩子也放到镇上的学校去上学了。
收购点的工作虽然辛苦一点,不像在店里一般不用出门。夏花要经常跟着李经理到周边各个村镇去收苹果,再进行筛选,包装,把合格的好苹果给打包好,装车运到南方去。
这里的苹果又脆又甜,在南方特别受欢迎,李经理的生意越做越好,夏花自然也越来越忙。
夏花学会了开车,学会了用电脑记账,经常开着车到各村去收苹果,大家也都很热情,没有人再提起以前的事,夏花现在是他们的金主,看到夏花,就看到了钱,谁过日子能离开钱,谁和钱有仇啊,为啥要为难夏花,要自断财路呢,欢迎还来不及呢。
李经理收苹果给的价格很公道,夏花见人也很热情,人们都愿意把苹果卖给他们,夏花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当然收入也还是很可观的,夏花很快就还了俊生媳妇的三万块钱,还给俊生两个孩子买了不少东西,自己又在城里买了房和车。
夏花对李经理真是感激不尽,过节的时候常常会请李经理吃个饭,送李经理一些礼物。李经理对夏花也越来越信任,渐渐把这个收购点彻底交给夏花打理,自己去忙其他的生意了。
李经理的收购点越办越大,收购的水果越来越多,夏花现在渐渐成了镇上,甚至县里的红人,收苹果的季节,还会去各村招一些妇女一起帮着摘苹果,现在都知道有一个收苹果大王叫夏花。
但人红是非多,好日子没几天就又出事了。
有一次,装箱的时候,夏花看见娘家村里的一个大嫂偷偷往怀里揣了两个苹果,夏花就严肃地制止了,说,大嫂,这可不行,该给的工资一分没少,都像你这样,这个收购点早就黄了。
没想到人家偷苹果反而还很有理。那大嫂气势汹汹地说,我拿李经理两个苹果,管你屁事,又不是你家的苹果,你多管什么闲事,再说了,这么多的苹果,吃两个有什么不可以的?
边上装箱的妇女就冷笑,还对那个大嫂说,你可别这么说,李经理的苹果,那可不就是夏花的,要不然夏花会看得那么紧。
夏花才知道背后又一次掀起了关于她的流言蜚语。
夏花出了名后,有关夏花的各种说道也就渐渐多了起来。都说夏花是傍上了李经理这个大款,都说夏花为了钱,找了个比自己爹还大的人,真是太不要脸了,李经理比夏花大整整二十岁。这些嚼舌根的也不过是在背后说说,但今天这个偷苹果的大嫂却给挑明了。
背后说,偷偷摸摸地说,夏花可以不理会,李经理也可以不理会,经历了这么多事,流言蜚语夏花见怪不怪了,夏花想,不管别人说什么,也长不到自己身上,不痛不痒的,只要自己不在意,那就是一阵微风,吹过就吹过了,伤不到我夏花一根毫毛了。
可一旦挑明了,那就传得又快又响,有人说,夏花都为李经理流过几次产了,就在县医院里,他亲眼看见的;有人说,还不是为了钱,李经理要没钱,夏花怎么会和他在一起,真是要钱不要脸的臭婊子;还有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夏花就是狐狸精转世的,这辈子就靠勾引男人活着的,没有男人就过不下去的......
村里不像城里,对门都不认识,村里的人谁都认识谁,谁家是事,大家都门清,有一个人知道了,全村就都知道了,甚至全镇就都知道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夏花这种风流韵事,那传的更快,传播的过程中添盐加醋丰富的内容更多,不出事,你都不知道村里藏着多少小说家。
流言现在满天飞,你想不知道都没办法了。就算你可以不理会,你的家人也不能不理会。夏花的父亲很快就找上门来了,对夏花说,你要不别在这个收购点干了吧,现在账也还完了,房也有了,车也有了,干点别的好吗?算我求你了,再这样下去,我的老脸都让你丢完了,咱们家的门风就让你败坏完了,你还有女儿,有侄子,有外甥,他们将来还要成家的,就算你不为自己想,也为这些小辈的孩子们想一想吧。
夏花觉得心里冤得慌,但父亲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人言可畏,一家的门风确实很重要,门风一旦坏了,在村里就很难生存下去了,谁都会低看你的,哪怕你家再有钱,谁都有权利瞧不起你,都有权利在背后骂上你几句,谁也不愿意和你打交道,更别说和你家结亲了。别管这话是真是假,村民又不是侦探,谁管什么真假,三人成虎,大家都这么说,那就是真的了。
门风就是一家人的脸面,人活脸,树活皮,要是没脸没皮了,还活个什么劲,出门就成了孤家寡人,谁都会躲着你走。
夏花本来是不想理会这些流言的,自己是没有丈夫的人,不用在乎什么,女儿也已经被她教育得足够强大,也不会太在意这些闲言碎语。但父亲现在把话说得如此严重,夏花就不能不再理会了,夏花可以不在乎自己,但不能不在乎父亲的想法,不能不在乎女儿、侄子、外甥下一辈人的未来,毕竟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
夏花就想着收完这一季苹果,就和李经理说不干了。但还没等夏花说自己不干,李经理自己先不干了。
原来这些流言也惊动了李经理的家,就像夏花虽然不在乎这些流言,但是家里人在乎一样,即使李经理不在乎这些流言,李经理的家里人,李经理的老婆却很是在乎的,却不会袖手旁观的。
李经理这些年生意做得大了,李经理的老婆也时不时地从南方来视察,当然,主要是查账,看李经理有没有私自截留,都说管住了男人的钱,就管住了男人的身,管住了男人的身,其实就够了,至于男人的心嘛,还是算了,累死恐怕也不好管得住的。
李经理的事业起步时,老婆家是出过大力的,李经理做生意老婆也是帮过不少忙的,所以李经理见了老婆,那自然是毕恭毕敬,言听计从的。
李经理的老婆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发现一点不好的苗头,立马就斩草除根,忍痛割肉,准备放弃这个镇上的收购点,当然,这个收购点不过是李经理家很多产业中很小的一部分,并不伤及什么筋骨。
以前的流言都让夏花伤得体无发肤,这次却让夏花捡了个大便宜。李经理要放弃这个水果收购点,彻底回南方去,那就要找个接盘侠,而目前,对这个收购点最熟悉的就是夏花了,夏花是最合适的人选,李经理走得急,那就要便宜处理,夏花就捡了个大漏。
即使是个大漏,那也需要不少钱,夏花把车和房都抵押了出去,从银行贷了一笔款,把李经理的这个收购点留了下来。但这不是夏花捡得最大的漏,最大的漏是南方的那些客户,这些年都是夏花代替李经理和他们在联系,建立了非常好的信誉,李经理虽然撤了,但是这些客户都留了下来,夏花的生意就丝毫不受影响。
李经理走了,本来应该是风平浪静了,但没想到还又掀起了一个大浪。人们说这下真是坐实了夏花和李经理的关系,如果两个人是清白的,李经理怎么会把这么大个产业都留给夏花呢,其实夏花是出了钱的,但总不能把出钱的证据拿出来给大家看吧,再说,即使拿出来,他们肯定又会说,这个造假还不容易吗,那都是做出来骗李经理媳妇的,夏花就是一个子都没出,白得的,这就是李经理对夏花跟着他这些年的补偿。
说就说吧,毕竟李经理已经走了。夏花现在一大摊子事要处理,要着急挣钱把房子车子赎回来,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不过夏花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还是要多加注意,再也不要惹麻烦了,不要再生出什么事来,引出什么闲言碎语来。
就算自己不在乎,还有家里人那,还有下一辈人那,父母亲年龄也大了,奶奶这两年身体也不好,能让他们少为自己操一点心,就少操一点吧,这些年真是没少给他们添麻烦。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不再让人说什么,夏花的收购点忙不过来的时候,雇的全都是女工。夏花经常开着车,拉着一车姐妹们去各个村去收苹果,夏花对他们很大方,夏花每次收完水果,都会让他们带回去几个给老人孩子吃,也再没有人再偷偷拿了。发工资夏花也都很准时,从不拖欠。
见夏花对她们是真的好,她们渐渐也和夏花交心,和夏花说心里话,夏花渐渐也更了解她们,她们虽然说会说东道西,会东家长西家短的说闲话,但却也不只会说闲话,还会说很多其他的事,也很能吃苦。
她们说起闲话时,很兴奋,总是你一言,我一语地抢着说,一件事能让她们说出十八个样子来。她们说闲话时,就像在讲电视里的故事一般,有的口才还很好,讲得绘声绘色的,不去登台演出都有点可惜了。自然也有只埋头干活,不多说话的,听见她们说,也只是偶尔微微笑一下。
但她们说话,却一点都不影响干活,似乎说起话来,干活就干得更火热,干得更快,更开心,其实除了说那些长长短短的事,她们还聊织毛衣,做十字绣,改善伙食等,生活在她们的嘴里那真是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她们要不说话,安安静静的,那准是谁和谁闹了什么矛盾,但这矛盾很快也就会过去的。
渐渐地,夏花和她们都成了好朋友。
这些年,夏花过得真是顺风顺水的,生意蒸蒸日上,房子和车子很快也就赎了回来,还翻修了村里父母的房子,女儿学习成绩也很好,上了县里高中的重点班,不出意外的话,考大学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夏花的父母就开始劝夏花,年纪轻轻的,要不再往前走一步,总不能就一直这么一个人过下去吧,将来老了也有个伴,孩子马上就要考大学去外地念书了,你说你一个人多孤单那。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缰绳,对于婚姻,夏花真的有点怕了,再碰上一个负心的俊生,或是赌博的家宝,可怎么办呢,操不完的心,流不完的泪,还是算了吧,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好,无牵无挂的很是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漂亮女人(19)
每天都要好故事,敬请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