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教育心理
教育中,请警惕你的“家族病”

教育中,请警惕你的“家族病”

作者: 甜瓜甜甜 | 来源:发表于2017-07-28 12:57 被阅读81次
    教育中,请警惕你的“家族病”

    看着眼前孩子屁股上鲜红的巴掌印,作为姑姑的我,一阵心痛,妈妈哭诉着儿子的种种不是,说自己现在最大的期望就是孩子和他们能够少挨打。看我难过,侄子安抚我说,姑姑,不怕,我和弟弟商量好了,我们现在受着,等长大了,就能打过他了。我是震惊的,这似曾相识的话语触动了我的记忆。想起小时候,幼小的弟弟站在床边,对着被窝里哭的我说,姐姐,别哭了,等咱长大了,咱就能打过他了!

    于是,他长大了,却成了他年幼时最憎恨的样子。他成了家里的主宰,主宰着所有人的命运,他的心情,决定了今天你是可以安静渡过还是被打挨骂。

    相似的话语,在两代上的身上重现,我随口问了妈妈一句:“你和爸爸年轻的时候打架吗?”妈妈无奈的说到:“哪有夫妻不打架的,锅勺总有碰着锅沿的时候,哪家做饭不冒烟啊!”哦,我明白了,爸爸妈妈在我们小时候也是有冲突的。

    教育中,请警惕你的“家族病”

    其实,在没有接触心理学之前,我觉得所有的孩子都是挨打长大的,不打不成器嘛。我们从小的家庭模式就是当矛盾产生时,爷爷指责、爸爸扇风、妈妈护着、我们蹦着,最后年幼的我们被爷爷爸爸痛快收拾一顿。我们从小的家庭教育就是这个样子的,尽管我们不情愿,我们还是从父辈身上习得了大部分的方式,错的或对的。

    每个家庭都有固定的教育模式、处理冲突的模式,我们身处这样一个环境,从婴儿到现在,这些都已经在我们大脑中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就像一片草原,慢慢走出了纵横交错的道路,我们就沿着这些道路去走人生路。如果我们可以知道哪些是成就我们的,而哪些又是阻碍发展的,我们就可以有意识的去做一些改变。

    对,就是有意识的去做一些改变。当我们意识到处理情绪、面对冲突、对待爱情等很多方式是无意识的从原生家庭带来的,我们就需要做些改变。妈妈讲,我们这代人,你爷爷奶奶那代人,不是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怎么到了,你们这里就这么难?是的,为什么这么难呢?我想或许是因为时代进步了,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当我们满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之后,会陆续有社交、尊重和自我价值的需要,过了那种吃饱穿暖都是奢求的时代了,可我们依然用那些方式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怎么会不出现问题?用五六十年代的思想去教育21世纪的孩子,能实现教育的目的吗?

    在这个过程中,母亲的作用就至关重要,她为这个家庭要么注入新鲜的血液营造一个新的利于家人成长的环境,要么就是被卷入这个家庭旧有的模式中不能自拔,深受其害。因此,从社会责任或者家庭责任来讲,母亲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中,请警惕你的“家族病”

    当看到我们的孩子情绪暴怒、学习动力不足的时候,母亲如果能看到这些情绪背后家庭教育的问题;当我们看到孩子出乎意料的懂事的时候,母亲如果能看到懂事背后孩子的讨好是因为想得到爱;当我们看到孩子挨打受骂的时候,母亲如果能看到一件小事演变到家庭冲突的原因,那么就是破除我们家庭教育中的“家族病”的时候。

    预防我们新人走老路的方式,就是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识,父母这么神圣的职业竟然不需要跟驾驶证、医师证一样考证学习,所以我们生活中才有那么多的孩子委屈受苦。家长有病,孩子吃药,孩子在为我们的错误买单。

    自体心理学家创始人科胡特曾经说过一句话: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做什么事情更重要。父母人格相对健康,即使他们做一些一般人看起来错误的事情,对孩子的影响也不会太大。相反,父母本身有问题,过度依赖或者过度控制,那么再好的办法在教育过程中也会散发不健康的味道。

    教育中,请警惕你的“家族病”

    父母如何成为人格健康的人呢?通过学习了解自己怎么样成为了现在的自己,了解生活的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家庭中有哪些好的传统是我们需要坚持和发展的,哪些坏的习惯让我们的人格健康发展或受阻,让自己成为一个可以了解自己也可以理解他人、情绪稳定、内心坚毅的人,才能破除我们教育中的“家庭病”,找到环环相扣矛盾升级的点,建立新的利于成长的模式。

    我们的原生家庭将我们带到了这里,我们是我们孩子的原生家庭,他们将被带到哪里,将是我们所决定的,祝愿所有的父母都能人格健康,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中,请警惕你的“家族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wx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