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全球化时代》的作者是英国的芬巴尔.利夫西,是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方面自身学者,多年来为各国政府、欧盟以及知名跨国公司提供关于新型产业政策的咨询。对全球化时代发展的兴趣,以及对作者的兴趣,促使我看这本书,同时这本书也带给我较大的触动,影响了我对制造业和世界全球化发展的认知。
未来一定是全球化的时代吗?并不是。作者认为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影响,未来更倾向于区域化和本地化,甚至一些制造业出现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到发到中国家建厂的现象。全球化的未来影响因素很多,其中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影响,政治因素也有极大的影响。
政治因素
在中国这样的体制里,不难想象政治因素对经济、产业的发展影响,可以说,想做产业,首先要研究的是国家下发的政策文献。事实上,在发达国家亦然,或许相对中国宽松一点,也只是一点而已,目前美国的经济甚至是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了美国政治的影响。一个国家发展,创新是驱动力,国家的强大对创新是有路径依赖的,而创新需要研发投入,企业和科研。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科研投入量不断增长,中国更是发展速度令很多国家忌惮。尤其是中国制造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让中国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然创新仍然是需要极力去做的事情。
随着科技的发展,制造业也都变成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德国制造4.0,等这些国家对制造业的支持以及制造业的发展,在很程度上影响了世界的整体经济发展的格局,也影响了部分产业的地理分布。
世界不再是平的
以前都认为世界是平的,全球化呈现普遍性,一些发达国家纷纷跑到发展中国家甚至不发达国家建厂,为了获取廉价劳动力和当地的市场。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劳动力的资本不断增长,加上本地经济的发展,很多异地建厂开始不那么划算,规模生产也未必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规模性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今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受众多因素变化的影响,包括技术、组织、形式、运输等,一些国际企业逐渐准备回岸生产。
图片来自网络作者通过电影中热伯爵茶的例子引出说明制造业的未来,也正是看到这里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也同时意识到电影中也有很多思路性的东西,引发多方面的思考。《星际迷航》中,联邦星舰企业号舰长让卢克.皮卡德在每集中都至少有一幕是在泡茶,目光所及之处不见有茶壶,他只是对着墙上的复制器说出“热伯爵茶”这几个字,一杯泡好的茶就凭空出现了。作者认为这段台词,清晰的道出了制造业的终极目标。
人能够直接控制、组合原子和分子,制造出任何想要的东西,且整个过程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微光一闪而已。
制造业完全掌控在消费者手中,一旦有需求,变马上开始制造
制造业的发展影响着太多行业的发展,众多实体行业都离不开制造业,或者说本身就归属于制造业。而科技带来的影响,促使制造业向消费者倾斜,供应链偏向邻近性、周期短的类型,生产规模也从大规模向小型转型。Zara的生产链就是一个全产业链、快速反应的例子。
制造业因为成本、需求、供应商等产业链的环节,影响制造业的地理分布,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全产业链的好处,然因为规模经济的影响,很多供应商、生产环节等均难在区域内或者本地内找到合适的,严重影响了回岸生产的想法。
回岸生产有很多难处,科技还在推动制造业的区域化发展,那么未来企业究竟是回岸生产还是离岸生产?后全球化时代究竟是趋向区域化,还是会出现知识的悖论仍然导致全球化?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也等待着事实的验证。
《后全球化时代》为思考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从另一个角度带领读者了解、思考制造业的未来,制造业带给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制造业在一个国家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完全发展高附加值的服务业,生产活动与其他部分分离,还是发展自身的全产业链,值得深思和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