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思维的萌发
破局思维这一部分的内容,首先引入了一个食物链的例子:在非洲的草原上有很多的狮子斑马还有草,它们构成了一个食物链,虽然狮子是处在食物链的顶端,但是从种群上来看,狮子是一个弱者,他平时靠吃斑马中的老弱病残为生,它自身的繁殖能力很差,所以吃肉动物最容易遭受灭绝,斑马次之,草则是整个草原中最彪悍的种群,无论是大火大雨干旱,只要过个几年就会重新生长出来,所以从系统的角度上看,狮子还是挺可怜的,草才是真正的强者,在那一瞬间的作者对于狼图腾里面说的“草是大命”的说法有了新的感悟,开始意识到了系统思维带给人的冲击力,后来又用了美国宇航员回忆,自己第一次在太空中看地球,感觉地球作为整个太空整体的不可分割感觉。
从那里就讲到了:我们其实是自己发明了边界,最后把自己困住了。这让我也想到了在圣经中人们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直接跟上帝对话,有自己的祭祀,但是后来慢慢的演变成人们去管上帝要一个属于人的领袖,他们要一个王,上帝无可奈何,就给了他们这个王,其实刚开始他们并不需要有任何人来统治他们,只需要上帝直接跟他们的沟通,但是他们却不信,于是就有了人来管辖,就有了阶层,就有了国家这些人为制造出来的东西,也就是造成了现在世界的这种分割的格局。
因此,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要去尝试用一种破局的思维来看待我们周围的事情,不要只看到树木,不看到森林,只看到局部不看到系统,也许这个时候跳出常规的惯有的思路框框,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更大的潜能发挥的空间。
二.选择与努力的关系
在初入职场和转型时,也就是处在定位期的人来说,选择很重要,要充分盘点自己的能力兴趣等等。这个在我们在职场开始的时候选定某个职业岗位这种定位的问题的时候显得很重要。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职场生活后,我们就会意识到选择跟努力的关系有了一些变化,很多时候我们努力不够,导致能力不行,我们会错认为是我们的选择不对,我们入错了行,或者我们本来就不应该做这个,所以我们就选择去放弃去做别的,但是我们却没有去想一想,到底我们的努力有没有足够成就我们的能力,有没有满足得了我们所在的岗位或者所在的职业的要求?
不要尝试用选择来掩饰努力的缺乏。选择与努力的关系从来不是孰轻孰重,无论怎样的选择都需要努力做支撑,不努力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机会。
网上有一篇文章写到:努力让能力、眼界、学识都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走出的那一步,才叫“选择”。
我非常欣赏。
三.正负循环识别法
书中说出了正循环和负循环的一种识别方法,正循环刚开始都会感觉累并且不舒服而负循环的开始就有很好的短期体验,这跟正循环是完全相反的,所以正负循环的差别就在于短期的感受和长期的收获的差别。那么对于负循环,我们怎样去破局呢?书中给出了一种方式就是要主动把第1个回路切断直接跳到第2个回路,用自毁线路的当时跳出框框,来到系统思维。
这里我要举一个自己负循环的例子,那就是“胖-节食运动-瘦-饮食补偿-胖”,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负循环的例子,那我怎样去改变这个负循环呢?当然这个负循环有一个特点就是短期体验也许很爽,但是到长期的时候是无法持续的,总是要再重复这个过程,那我怎样去怎么样去警惕自己呢?我长远的损失就是一直在复胖的过程。也许我可以跟别人说出很多减脂运动的道理,但是我却无法控制自己让自己达到更高水平的身体状态,所以这对我自己来说是一种自信的打击,那我怎样去改变呢?我想可以利用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方法来阻断这个不好的循环。不再节食,正常饮食,知道怎样挑选食物,尽量挑选高营养的食材,把自己的饮食弄的精致一些。不再过分的去关注食材的重量,成分表,不要太去关注自己的体重,看看自己平时穿的衣服尺码变化。当减轻对体重的焦虑时,我想就会重获生活的掌控感,也会控制自己平时对零食的摄入,减小自己的胃口,我想这才是长久之道。
四.层级思考理论及工具
在讲到层级思考的时候,文章用勤奋的效率层级来说明。勤奋的效能层级最低层就是投入也就是很努力;第二层是方法论,指得是不和自己对抗简单的,利用人性的特点,用一些工具方法,更好的调配好精力和时间利用能力;第三层是目标,就是聚焦好自己最精炼的目标,做更少更好的事情,找到杠杆支点,也就是最重要的高效能。
这里引入了一个层级思考工具箱,也就是ETA脱困四问,用4个问题来梳理自己的所遇到的困境,并且跳脱出自己的问题,提出一个从外看更好的解决方式,从外看也是一个向上跃迁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