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言·翻译
英语口语很好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英语口语很好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作者: 沙枝 | 来源:发表于2017-07-25 10:11 被阅读0次
    Motivational-Speakers.jpg

    本来来回答这个问题就已经够自信的了,我就尽量不在正文里秀优越了。

    我从小接受的英语教育就和同龄人是不一样的。现在反思,这是之所以现在口语会比其他人好的基础:从时间、金钱和资源上的付出来看,能力是与它们成正比的吧。

    作为85后的北方人,我们中小学时期的英语教育远远比不上当时的一线城市,更不可能比得上今天的孩子们。但是我幸运地去了我们当地最棒,全国也近得了前50强的中学,在英语特长班里学习。初一开学第一天用的就是初三的课本,初二结束时,高中三年的英语课本也讲完了。每周都有一次外教课,而且为了跟上校内英语课的进度,大家当然都会在外面补习。苦是吃过一些的,最初几年尽管很努力,我的成绩仍然达不到全班平均分,口语也并不好听。

    我们有很多机会分角色朗读或者用英语表达,但是我始终觉得说英语时气息不畅,老师也经常打断我说你刚才吞音太厉害了,词尾清辅音都没有出来,让我重说。一度我对口语是无措的,但并没失去热情,也会拿出经典英文演讲词,自我陶醉地读上半小时什么的。

    转机是在不知不觉间出现的。初二那年的某一次英语考试我忽然就拿了最高分,自己也没有想到。然后,我的英语水平就一直稳定在了班级的前列,再也没有掉到平均分之下过了。为什么会这样?我成年后分析,第一当然是因为一直有在努力学,词法、句法方面的根基比较扎实,第二,则是因为我的中文成绩一直是班里第一名。

    从短期看,一个人的英文能力与他学英文的努力程度相关。从长期看,一个人的英文能力的天花板是由他的母语水平上限决定。所以,后来我从事英文方面的培训工作,经常会留意观察学生的母语水平。如果用中文交谈时他难以说出连贯、完整、合乎逻辑的句子,或者太过依靠手势眼神去传情达意,嘴上不够到位,那么他的英语口语即便努力,也只能做到一板一眼,做不到出口成章的。

    英语口语的第一次飞跃是高中参加英文演讲比赛。我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全靠十五六岁一腔孤勇,抽了签,站上台,就开始胡言乱语,居然还拿了奖,喜不自胜。那时我不知道,说英语气息不畅的问题的最好解决方式就是多说,当你可以用英语“呢喃”时,或者无障碍地中英文交叉时,就练得差不多了。

    英语口语第二次飞跃是考托福。大三那年,三周,托福111,口语26。我的收获是,对于有一定语法、词汇基础的人而言,最好的练习方式是限时、高强度、命题练习,这就好像是让自己的口腔进入健身房一样。备考托福显著提高了我的语速,甚至可以说我的语速即便在native speaker里也是偏快的。

    英语口语第三次飞跃,是我去美国留学。起初肯定有一年的不适应,我过得不比任何人更轻松。虽然我住在学院staff家里,每天说英语,对方经常惊讶地说,你的英语听起来就是个ABC,你说得又流利又快,跟你交流完全没问题,但我自己却一点都没有觉得多优越。原因是英语能力不只有口语这一块,生活在美国,听力和阅读也很重要,有时候翻译的能力也很重要,这些我都还不行。受限于词汇和对美国文化知识的欠缺,很多东西即便我听懂每一个音节也未必知道是什么,或者我想说的那个明明有一个简单的词,但我需要绕好大的弯子才能解释明白。

    所以,英语口语的“好”是一个相对值,你可以说字正腔圆是好,可以说脱口而出是好,而我在经过了前两个阶段之后,想追求的已经是“一击即中”的那种好。这我当然做不到,会给我带来新的苦恼。

    在美国生活两年多,打工,实习,上课,交朋友,我的生活口语水平没有突飞猛进,但职业口语的能力早已今非昔比。我在美国医院精神科的八个月全职实习可谓永生难忘,当时整个楼层别说说中文的,亚洲脸孔就我一张,每天和医生、护士、社工、病人打交道,听着希腊、德国、意大利、非洲、英国的各种口音,在高强度、快节奏的医疗环境中做出迅速的反应,给出准确的信息,让我受益匪浅。从这里,我的口语从一种能为自己赢得喝彩的“花活儿”真正蜕变为了让我创造价值、帮助他人的实用工具。来自世界各地的病人,并没有因为我的口语不好而缺少了他们应得的服务,相反,他们很喜欢我。想想看还是很感动的。

    第四次飞跃,是大规模演讲。

    后来我参与创业,有幸在良师益友的辅导之下,接触public speaking。因为对方是个中好手,我学到了很多。那时主要是用中文演讲,毕竟面对的是中国的客户;但所谓一法通则万法通,演讲的重点对我已经不在于用什么语言,而是如何面对观众。

    通过几十次不同规模的公开演讲,我可以说已经完全克服了人人都会有的那种面对黑压压人群的慌张感,克服了呼吸不畅的感觉,克服了撞上冷漠眼神时的心理障碍,克服了对互动的抵触,等等。到去年,我面对300-400人规模的观众时,已经可以做到正常发挥。

    这让我后来到了澳洲之后,面对全院不到100人用英语进行公开演讲或者课堂讨论时,不仅没有任何压力,而且更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我所说的内容上。

    当你解决了姿态、吐字、语流的问题之后,对这些的满意就轮不到自己沾沾自喜,顶多是看客们偶尔夸你两句,但其实你心里想的更多的是,我如何把我想说的那个内容,让大家听懂,认同,最后统一大家的意志,让大家行动起来。

    留过学的多少都知道,亚洲学生尤其中国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比较安静。一方面是文化性格使然,一方面是真的赶不上趟,英语不好导致很好的观点无法表达,即便说出来了,也词不达意,对方听不懂,不采纳,又很伤自己的面子,还不如干脆不说,这种想法非常常见。但是凭借我的口语能力,我和商学院同学们开小组会时渐渐的成为了小组实际上的精神领袖,帮大家的想法把关,调解分歧,或者指引大家看见他们忽视了的方面。因为我能把自己想说的那个说清楚,同学也能够给我更准确的反馈。大多时候,大家对我的观点还是非常认可的。但平心而论,我的那些观点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中国同学几乎人人心里都会有,只是文化差异导致外国同学很少会往那些方向去想罢了。所以我感叹,假如中国同学的英语口语都能再上一两个台阶,统治世界真的指日可待。口语是一个让他们发出自己声音的关键障碍。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试着复原自己英语口语进步的历程。这几年我几乎再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了,因为一个已经翻越了的障碍,总是好像不那么关心了,都忙着往前看呢。今天写了这些,也是给自己留个底。

    如果说到具体的生活,那就是,当你口语好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听不见夸奖。外国人不会夸奖你,因为他们会以为你只是个亚裔的local。这种情况在国外我经常遇到。中国人呢,我觉得也不会太夸奖你,因为他们也会觉得你肯定是从小就在国外生活,说成这样一点不稀奇。

    而且,当你好到一定程度后,大家听你说英语的主要目的就是听你的内容,简单说就是“不出戏”了。

    不管是啥语,最终还是沟通的工具。祝愿想要和这个世界更好沟通的人早日熟练你的工具,然后,就去尽情享受沟通的乐趣吧。

    我一直有个想法,想给中国再写一本托福口语教材,靠谱,实用,紧跟时代的那种。也算是个小的使命。也许今年下半年就要动工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英语口语很好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cw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