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手写我心心情随笔原创文字集
探讨生命的意义丨《不迷信权威》

探讨生命的意义丨《不迷信权威》

作者: 王芊骅 | 来源:发表于2018-11-11 19:25 被阅读60次

瑜伽经里最经典的一句话是: “ 做自己。 ”

前些日子,一个风声鹤唳的夜晚,和一群人吃饭。环形餐桌巨大无比,桌子的中心摆放着新鲜的百合和鸢尾,每个人都站起来讲两句话,轮到一个男孩儿的时候,男孩儿手握酒杯,甚是激动,澎湃的心绪似乎难以平静,只见男孩目光深邃的仰着下巴,看着遥远的远方,面色红润,慷慨激昂的站着,声如洪钟的谈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从一个只有二十几岁的男孩子嘴里说出来总会引人侧目,我也竖着耳朵,听的格外留心。屋里的空调扑扑的呼着暖气,当时有一种落地听针的宁静。

男孩掷地有声,说,苏格拉底是一个很失败的人,追随他的人都十分愚蠢。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这样的开场白应该是要准备讲很久,世人对苏格拉底褒贬不一,但是有一种评价却十分统一,那就是苏格拉底的确是这世上最聪明的人,原因在于他知道一件无价的事实,那就是他知道自己的无知。看男孩的态度,肯定是比苏格拉底有先知的。窗外的风似乎带着呼啸的声音,我的心,当时也有一种呼啸的冲动。

大家熟知的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倾其一生也没有研究明白和下论断的言论,被一个男孩子轻轻松松下了十分肯定的定论,那应该有诸多的证据证明才对,我很愿意洗耳恭听,因为我也是众多愚蠢者之一,虽然我们今天要谈的主题不是苏格拉底本人。或许,这是一次思维的转角,敢于质疑的人,都有着超乎常人的勇气。

然而,男孩的谈话十分言简意赅,一共只有两句,一句就是苏格拉底十分失败,追随他的人十分愚蠢;第二句就是原因:如果他真的很 “ 牛 ” 的话,为什么会被 “ 绞死 ”。

这个论点简单粗暴,卡在喉咙里的鱼丸还没有来得及吞下,只差一丁点就再一次吐回锅里。

从不反对质疑的声音,因为 “ 摧毁即创造 ”,推陈出新,所有的旧观念都是被推倒才会有新观点,才会推动社会的发展,没有质疑,我们还活在茹毛饮血的年代里。然而,没有做功课的论调,只凭单一的一个结果就推翻全部和过程,是十分危险又不负责任的做法。

显然,这个男孩一共只知道两件事,第一,听说过苏格拉底这个人,听说过他的名望,第二他死了,是被绞死的,至于他为什么会被绞死,他做了什么事情才被绞死,他完全可以不被绞死,也完全可以拒绝被绞死,但是他坦然接受了,为什么,这个男孩要么一概不知,要么只是单纯的迷信权威。

既然被绞死,就应该全盘否定,是这个男孩的唯一论调。

这是迷恋权威的典型,不需要做任何功课,只看见了一个不知道对错的结果,就完全维护原判。

很多时候我都会一遍又一遍的想,为什么我们如此迷恋权威,追随权威,将权威当成自己精神的庇佑所和精神寄托,任由权威来塑造我们的生命。或者,是因为我们自己不愿意思考;或者,我们根深蒂固的认为追随是最安全的路;或者,审慎的思考是一件太过痛苦的事情;于是,我们就把自己全盘的托付给权威,听候他发号施令,无底线的仰视迷恋,也或者,这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目标和据点,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成为那 “ 指鹿为马 ” 的权威。

我们总是渴望找寻一个能够指导我们的人,把它塑造成为心灵的寄托,那权威的形象亭亭如华盖,盘踞在每个人的心里。完全臣服于权威,或者能给我们带来一丝确定感,有种被保护在华盖之下的安全感。

并不是所有的权威都错,我们也只是要学会思辨,不去忽略自己真实的内心,认清内心的真相,了解你自己,要知道臣服一种传统,都不过是表面的姿态罢啦,去培养自我的判断才是解脱,正如瑜伽经的经典名言 : 做自己。

生命是一个绚烂的圆,有时候我们会依然回归原点,孤独的站着,保持一种全然的清醒和距离,当我们再一次回去,会看到不一样的论点和结果。

很多年之前就听人说过,曹雪芹是穷死的,看 《 红楼梦 》 的人,都有点心智不健全,和苏格拉底是被绞死的,所以追随他的人都很愚蠢的道理一样,如果曹雪芹和苏格拉底真的厉害就应该富甲一方,富的流油,或者统治天下,被请进宫殿受万人仰视;同理,弘一大师如果真的受人敬仰也应该被请进紫禁城,而不是临死只有一件打着补丁的破衣衫。

无疑,这些人的参照物只有一种,就是对权威的无限仰视和推崇。

可是,我们有没有认真的想过,一个朝代结束了,有多少人知道那个朝代的皇帝是谁?曹雪芹却还要活几千年,你会不会知道绞死苏格拉底的人是谁,苏格拉底也还要再活几千年,弘一大师亦如是。

有多少人能记住一棵树上有多少树叶?我们只能记住树本身。

哲学里面最爱问 : “ 你是谁 ? ”

那么,你是谁呢?

我读了一个很好的故事: 美国人彼得.林奇 被誉为 “ 股圣 ” , 据说在股市,他的影响力仅次于巴菲特,然而事实上,彼得.林奇创造的效益据说更胜于巴菲特,成就他如此厉害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的价值核心只有一个 : “ 只相信自己。”

他说了一句很牛的话: “ 就算美联储主席偷偷告诉我未来两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作为。”

为什么我们喜欢迷信,仰视权威,是因为我们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启蒙,而无法依靠自己的觉察和理解去诠释事物本身。有时候,只是有时候,完全臣服于某个指导灵往往会使人走向邪路,比如一些宗教。

莎士比亚说:“ 宁愿做一朵篱下的野花,不愿做一朵受人恩惠的蔷薇。与其逢迎献媚,偷取别人的欢心,毋宁被众人所鄙夷。”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只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心一旦彻底空寂,就不再有分析者,经验或者批判,这么一来权威就消失了,我们必须要觉察自己,了解自己,自己才能浮出水面。自己才能像那棵树一样,永远站在那里,虽然孤独,却活出了自己。

我没有说那个男孩错,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或许会发现在现实世界里,不迷信权威,努力扮演一个安静平凡的关于 “ 自己 ” 的角色,不茫然追逐一份虚空的东西,才是能够历经岁月洗礼和推敲的长久之计。

探讨生命的意义丨《不迷信权威》

相关文章

  • 探讨生命的意义丨《不迷信权威》

    瑜伽经里最经典的一句话是: “ 做自己。 ” 前些日子,一个风声鹤唳的夜晚,和一群人吃饭。环形餐桌巨大无比,桌子的...

  • 避免迷信大全

    什么才是迷信 不迷信自己 不迷信古代 不迷信玄学 不迷信非证据证明学 不迷信人 不迷信权威 不迷信商人 马云1 马...

  • 不迷信权威

    权威,顾名思义,就是使人信服的力量与威望.因此,权威往往在人们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我们的一生,打着“不迷...

  • 不迷信权威

  • 不迷信权威

    我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为什么我这么敢跟领导权威硬刚。可能是因为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的两件小事。 一件事高三英语老师出...

  • 不迷信权威

    我想我的偶像要倒了。 为什么要有偶像,是在信,在靠,依靠别人的能力别人的名声,甚至是别人的成果对某些事情存有希望,...

  • 探讨生命的意义丨《意义是我们》

    长久以来,生命的悲剧意识是人类的普遍意识,于是,出现了大批的唯美诗人和美学家,他们将苦恼意识无限的放大,那也代表了...

  • 探讨生命的意义丨《认识自己》

    寂静浓的我微醺,镜子里的你,微笑,无声,一如白墙上的摇曳树影,你看自己看的眼发呆,让整个夜晚变成一个唯美的梦境,把...

  • 探讨生命的意义丨《 实 相 》

    天色转黑,落日逐渐的变慢,天空里有几多云霞变幻出不同的相貌,然后消失,不知哪种是真实的存在。然而此时刻的夜,是真实...

  • 探讨生命的意义丨《放弃掌控》

    这几日总是倦怠,睁开眼,都在八点之后,平日里最晚不过六时也起身了,或是最近用脑过度,要用清晨做弥补。 秋深了,清晨...

网友评论

  • 青语书生:人的思维里有时会有语出惊人的举动,也有以偏概全的倾向。
    王芊骅:@青语书生 那就随着岁月,让它慢慢圆满吧! 🌸🌸

本文标题:探讨生命的意义丨《不迷信权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kf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