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理解专注及,讲一个故事,关于纽约春谷(Spring Valley)的犹太社团教堂。
在这里,二十几个人的集会,在研究经文——一些人可能在静静地读,默念一门古代语言的单词;另外一些人可能正凑在一起辩论。
房间的尽头,一位拉比正在主持一个大型的讨论会。春谷的这个清早集会只是一个缩影。
几十万的正统犹太人会在那一个清早集会,正如他们每个清早做的那样,去实践他们信仰的核心信条:每天都拿出时间来研究希伯来犹太族复杂的书写传统。
这里需要谈到一个人:亚当·马林(Adam Marlin)。他是犹太社团集会的成员,也是这个早晨学习组的常客。
马林说他参加清早学习组的目标是每天解读一页《塔木德》(Talmud)(尽管到现在,他有时候还是做不到),他有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Chevruta)来帮助自己把学习能力推向认知极限。
让人感兴趣的不是马林在古经文方面的知识,而是一个人获得这些知识所需要付出的努力。
他着重强调了这个清早仪式所要求的心智强度。“这是一种极度严格的训练,需要很多“专注力”’之类的东西。”
他解释说虽然他正在经营一桩处于上升期的生意,但是这个训练反而经常成为他所承受的最大心智挑战。”
这种挑战并非只有马林一人要面对,而是贯穿于这整个学习活动中,正如他的拉比向他解释的:“如果某一天没有挑战自己的心智极限,那么你就不能说已经完成了这一天的任务。”
不同于许多其他的正统犹太人,马林皈依得比较晚,他直到20多岁才开始接受严格的塔木德训练。
这个细节反而有助于我们的研究,因为我们可以清楚地得知马林在采用这种心智练习之前和之后的区别——这个区别着实令他大吃一惊。
虽然马林在参加这种学习之前就已经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有三个不同的常春藤盟校学位,他马上就发现和他一起学习的人中有些只念过小型宗教学校,但仍可以在他身边“绕圈讲经”。
“这些人中的许多人是在职业上十分成功的,”他向我解释道,“但并不是一些好学校帮助他们提高了智商,很明显是他们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的日常学习帮助了他们。”
一段时间后,马林开始注意到自己的思考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他说:“最近在打理生意时,我发现自己有了更深刻、更有创造性的理解力。我确信这与我日常的心智练习有关。年复一年持续的挑战增强了我的心智力量。这并不是一开始我追求的目标,但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亚当·马林的经历说明了一个重要事实: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一种需要训练的技能。
个中道理一点就透,但是实践中大部分人对注意力的理解却与此相左。
在以前的经历里,我把不被打扰的集中注意力当成是一种类似于使用牙线的习惯——你知道如何去做,也知道它对你有益,但是因为缺少动力,你经常会忽视它。
这种定式思维十分流行。它暗示:只要你获得足够的动力,就可以瞬间转变自己散乱的工作生活,变得专注起来。
然而,这种想法忽视了做到专注的难度,忽视了增强“心智力量”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
换句话来说,亚当·马林现在职业生活中所拥有的创造性理解力与他决定进行深度思考的那一刻几乎没有关系,而主要源自每一个清晨都训练这方面能力的努力。
关于这个理念,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重要推论:如果你不同时减少对分心事物的依赖,增强专注度的努力可能就会白费。
就如同运动员在训练时段之外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一样,如果在自己其余的时间里有一点无聊,你就打发时间,那么你将很难实现最大程度的专注。
我们可以从克利福德·纳斯(Clifford Nass)的研究中找到证明这一推论的证据。
这位斯坦福大学通讯学的新晋博士因自己对于数字时代人类行为的研究而闻名于世。
他有一种见解,认为在网上不断地切换注意力会对大脑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