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五
“别只顾低头拉车,也要记得抬头看路”,别在惯性中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
今天早起了,感觉一天也学习了,但统计时间的时候打脸了,真正做事的时间只有2h,我的时间去哪了呢。
然后查了记录,早上7点起床,开始带孩子就到了11点,此时我完全想不起来和孩子玩了什么,时间就溜过去了,4个小时,我只真正坐下来学习了12分钟。
从11点到12点听了节课,50分钟。
然后,午饭后到陪孩子睡觉,基本从12:30到16:30,整整4个小时就过去了。
之后开始学习,40分钟之后,一个电话就聊了30分钟。
晚上洗漱、吃饭、哄孩子睡觉,然后就到此时了。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我忙吗,看记录自己真的一点也不忙呀。
一是,黄金时间没有利用好。要么用来带娃了,要么就在睡觉,这个时间接近8个小时。
没有办法进一步进行分析了,因为时间记录不够细,这个过程中究竟做了什么,此时我已经不记得了。
二是,抗干扰能力太弱。学习的过程中太容易被打断,娃在身边就不安心呀,所以要尽量争取家人的支持,也尽量远离有娃的地方,要对家里人有信心,必要的时候才参与。
三是,惯性的延长事情。特别是带孩子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其实完全可以把他交给家人了,我还会多抱抱,或者就是自己当时在刷手机,时间就过去了。
四是,学习方式太死板。比如带娃的过程中,有时候完全可以规划自己的学习,并不是时时刻刻他都需要我说话的,我可以带着耳机听一些,然后用语音去记录一些学习点。
下一步的行动:
一是,时间记录要更详细,app中是可以写备注的,记录清楚才好复盘。
二是,学习时到阳台,独立空间。
三是,带娃时注意手机的使用,不刷消息,可以带耳机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