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传习录传习录阳明与心学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王阳明《传习录》【33】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王阳明《传习录》【33】

作者: 华杉2009 | 来源:发表于2016-12-14 07:26 被阅读587次

【人情事变】中国社会是个人情社会,事变往往都是先有情变。比如险资举牌被查。这举牌也好,清洗董事会也好,本来都是合规的,怎么就事变了呢?因为人情变了。人情怎么变了呢?一步步的没有致中和,没有走中庸之道,人情就变了,从下层的情变到上层的情变,最后就有这个事变。

【澄尝问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之说。

先生曰:“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致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是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象山,陆象山,就是陆王心学之陆——陆九渊,因讲学与象山,故称象山先生,陆象山。

陆澄向王阳明请教陆九渊关于学习修养,要在人情事变上下功夫的学说。

这是朱熹陆九渊争论的一大话题,道问学与尊德性的分野。朱熹主张道问学,先博后约,要博学求知,格物致知,然后综合成理。陆九渊呢,认为要明心,千古圣人只是以心相传,不是传诸文字,不是那人,没有那份心,给你文字你也不懂,并说了一句极端的话:“尧舜之前何书可读?”尧舜是读谁的书成了圣人的呢?所以他说朱熹的学习法是支离,支离破碎,都是碎片,没有本体。

这里我们要先说明一个前提,“君子不器”,他们讲的学习,都是德行之学,不是专业技能。

王阳明说:“除了人情事变,就没有别的事了。儒家之学,本来就是讲日用常行,应事接物待人,都是人情事变。‘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这不就是人情吗?喜怒哀乐为什么而发?从视听言动,到富贵、贫贱、死生,不都是事变吗?事变只在人情里,只需要休养在人情事变中致中和。而致中和的关键呢,只在于谨独,就是慎独,在一个独处的时候,也要严格要求自己。”

人情事变,我们可以分两层来理解。

一是修养,在人情事变中修养,养成好习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德性来源于后天的习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基础上,要读书,要选择朋友,良师益友,给自己习染的好环境;从行为上,每一次应事接物待人,视听言动,都要留个心,致中和,要管住自己,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修养上,关键是慎独,独处的时候也不逾矩,那在人前就更不会犯错了。

第二呢,是中国社会,就是个人情社会,事变往往都是先有情变。比如最近几天,险资举牌被查。这举牌也好,清洗董事会也好,本来都是合规的,怎么就事变了呢?因为人情变了。人情怎么变了呢?一步步的没有致中和,没有走中庸之道,人情就变了,从下层的情变到上层的情变,最后就有这个事变。

所以你看这么大的事,我们是不是也要听陆九渊老师的,在这人情事变中下功夫学啊?

修养不仅是美德,也是在中国社会的生存之道,越是大事业,越是靠人的修养。你的修养,就是你生存的生态环境。《论语》,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女妻之。孔子夸南容有修养,国家政治清明,他能出来做事业。国家政治黑暗,他能免祸保平安,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王阳明《传习录》【33】

我的《传习录》学习参考书目:

《传习录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王阳明撰著,谢廷杰辑刊,张靖杰译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王阳明《传习录》【3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与华书房#华杉注王阳明《传习录》【3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qi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