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你我的名人名胜国学与传统文化阳明与心学
怎样通过学习王阳明的心学来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怎样通过学习王阳明的心学来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作者: 老先森的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6-09-15 09:48 被阅读10465次

    仅以此文献给有心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光明的人。

    春秋战国,孟子提出“格物致知”的修炼方法,成功步入圣人行列,紧随孔子之后。宋朝朱熹虽然不太理解这个东西,但他对此大加赞赏,顺道喊出了“存天理,去人欲”的口号,据说是超凡入圣的不二法门。

    但由于朱熹“存天理,去人欲”的方法受到太多争论,所以朱熹一直没当上圣人。

    公元1368年,朱元璋造反成功,建立明朝。朱元璋毕竟是穷苦人家出身,对自己的身份有些许自卑,为了让自己这个皇帝当得气派,老想给自己物色个名气比较大的祖宗。

    没错,朱熹被朱元璋看上了,有机会当元璋先生的祖宗。

    不过事情没这么顺利,据野史记载是因为一个理发匠的一句“人怎么能抛弃自己的祖宗”而作罢。

    总之,朱熹没能当上皇帝的祖宗。但这件事以后,朱熹提出的各种理论就被列入明朝高考考纲,影响了无数学子。

    王阳明也不例外。

    王阳明:我这就去格物

    成聖的第一步

    王阳明自小立志要当圣人,苦于不知向何处出力,后来在朋友的指点下,开始研究朱熹,找到了“格物致知”“存天理,去人欲”这条成圣之道。

    先解释一下朱熹的“格物致知”和“存天理去人欲”的含义。(注意,是朱熹的理解内容)简单来讲,就是你只要不断地研究万物,等你有一天把无数的事物研究透了,从每件事物中看到“天理”的所在,你就能用这个“天理”来镇压你的“人欲”然后超凡入圣。

    理论听起来很美,操作起来就没那么舒服了。

    王阳明对着竹子看了七天,只喝水不吃饭,晚上抱着竹子睡觉,下雨了也不跑,最后以发高烧的结果收尾。看吧,虽然没成功,但我们可以从这件事看出,伟人的执行力都是同样的惊人,古今都不例外。

    自那以后,王阳明对朱熹学说产生了怀疑,开始找寻真正的成圣之道。

    龙场悟道

    几十年间,王阳明经历了几次宦海的浮沉,终于,在龙场悟道。

    我觉得有必要说说“道”这个东西。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所以,道是讲不明白的,是形而上的东西,是超越人类思考范围的东西。就像人类听不到超过2万赫兹的声音一样。

    放松一下心情

    但是悟道的人的状态还是可以略加描述的。大体上有这三个特点:

    1、他们会成为自己所在行业最顶尖的人物。(王阳明打仗从来没输过,射箭百发百中)

    2、他们不再追求名利声色。

    3、他们一心为公。

    正因为“道”如此奥妙,所以古往今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但求得真理的人寥寥无几。即使是孔子,也是五十多岁才悟道。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人,没办法悟道你就认了吧,天分很重要。能窥到“道”的冰山一角就够你处理复杂的人际问题了。

    回到王阳明这里来。

    悟道后,他收了很多弟子。他对弟子们说,所谓“存天理,去人欲”是错误的观点。只要去除了人欲,一颗纯洁的心就是天理。向外求索是不会有收获的,专注内心才是修行的正确方法。

    「  1 、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2 、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工夫。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里提到王阳明学说时说:人欲即是天理。这是对王阳明心学的错误理解。按照王阳明自己的说法,去除人欲就会得到天理,而不是《明那》说的人欲就是天理。在此略加解释,请大家别被《明那》的这个说法误导。

    放松一下心情

    总结一下以上三人对于“存天理,去人欲”的看法,方便大家阅读:

    朱熹:天理在万物之中,去找寻它并用它来镇压自己的欲望,然后成圣。

    当年明月:人欲就是天理。

    王阳明:天理只在自己心中,去除了欲望的屏障,就能得到天理。

    搞明白了“存天理,去人欲”的问题,那么,孟子所说的“格物致知”又要怎么解释?当真是去把万物一个一个地观察研究吗?

    王阳明说:非也。所谓“格物”的真实含义,是在每一件事情中为善去恶,不被自己的私欲左右,长久地摒除私欲,行住坐卧时时不忘涤除私欲,终究会领悟真理。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这也等同于佛家讲的“常惺惺”,等同于《中庸》里的“戒慎恐惧”。

    王阳明学说的运用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於仁人愛物,即仁人愛物便是一物。”

    ——《传习录》王阳明

    这里讲的便是时时格物,事事格物。每当看到这一段,我心里都是一阵祥和。这不正是成为一个公正的领导者的方法吗?这不正是为人处世的方法吗?

    我们虽然不求成为圣人,但王阳明的睿智依旧能对我们的生活有莫大的指导作用。

    当时我和同事在工作上的某个问题意见不一致,争吵不休,谁也不肯让步,两个人都互相讽刺对方的观点傻逼。

    后来我回想起了王阳明的“格物”,突然意识到这是个很好的修炼我脾气的机会。

    我想像自己用第三人称视角看待我们两个人的争吵,像在看电视一样。不出所料,用这种方法很容易去除私欲和怒火的影响。很快,我意识到自己的争吵很幼稚。这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继续观想,假如一个温厚理性的人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呢?

    我很快得到了答案。

    我走向同事,对我刚刚的态度主动表示歉意,并且说,我们这样争吵没意义,不如冷静下来想想,一人让一步也许能获得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

    同事对我的态度转变感到惊异,很快与我达成共识,开始重新确定方案。

    大家应该注意到了,我用到的去除私欲和恶劣情绪的方法是“第三人称观察法”,非常好用。我们在置身事外的时候很容易得到客观的看法,所谓“旁观者清”。

    后记

    如今,道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似乎已经跑到美国去了。很久前看了两本书,美国人写的,一本《逆转》一本《反脆弱》,在看的过程中,一直在想,这不就是《老子》书中的思想吗?

    往后一翻,果然,两本书中都有提到老子。作为道家的鼻祖,老子在哲学界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黑格尔、尼采等外国哲学家对其顶礼膜拜。

    王阳明,作为后起之秀,他的学说在日本家喻户晓,对武士道精神的产生有巨大的影响。日本一个在二战中表现惊人的将军东乡平八郎的腰牌写着一句话:

    一生伏首拜阳明。

    然而,为什么我们总是把自己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置之不理而去追求那些别人早就淘汰的东西呢?

    居然有这么多阅读量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也希望大家看看我的新文章,会对你有帮助的。谢谢你们的阅读时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6b88f29802ac:致良知,知行合一。
      • 挨淋破音:抽烟是不对的, 但是戒不掉 知行不合一。 为了合一有人干脆不戒了自己给抽烟订了很多好处于借口。认为合一了。 结果王阳明还有一句话存天理,去人欲。 把所有借口打回原形。
        但是戒烟那有这么容易,戒不掉内心就矛盾,矛盾就产生焦虑,影响各个方面。
        这样来看戒烟好呢?还是干脆不戒好呢?
        李不同余:@挨淋破音 我现在就这样,真想一头撞死
      • 2e84ddf6229f:先生说的第三人称的观察法,如同佛家的无我,不执着于有名的我,放下自我,也就放下真正的烦恼了!个人觉得如果心学,佛家更为透彻!
      • 8ff80723ded4:从头到尾连评论都看完了,我是在百家讲坛上知道王阳明的俪波教授讲的,初中都没上完,但是很想研习下王阳明和他的心学。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学习好
      • 绿色的凤尾竹:天理即人欲,这句话相对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而言。是一个相对论。
      • 绿色的凤尾竹:这个结果令我很安慰。因为按照逻辑来说,1+1等于2,不等于2必然由一加一而得。
        天理是人性,人性并不是天理的全部。这个逻辑是正确的。
        绿色的凤尾竹:人性改为人欲。更正
      • 绿色的凤尾竹:明朝那些事,海关出版社。第三本妖孽宫廷,第九章悟道,第130页,顺数第十四行,倒数第七行,

        天理即是人性。
        8ff80723ded4:@绿色的凤尾竹 人性和人欲差多少
        绿色的凤尾竹:性改为欲。人欲。
      • 绿色的凤尾竹:上帝,我找到了。
        上次卖书的几麻袋中没有它。只是翻箱倒柜,从尘土里捞出这一共七本书。原来只找到六本,第三本不见了,继续找,最后也找到了。
        先将结果公布一下
      • 绿色的凤尾竹:总结一下以上三人对于“存天理,去人欲”的看法,方便大家阅读:

        朱熹:天理在万物之中,去找寻它并用它来镇压自己的欲望,然后成圣。

        当年明月:人欲就是天理。

        王阳明:天理只在自己心中,去除了欲望的屏障,就能得到天理。
        --------------------
        如果,当年明月真的说过,那后果太可怕了。。。不敢想象。所以,我要真的找出很久前那本书查一查。
        但是,如果不是,那也很可怕。。。。
      • 绿色的凤尾竹:老先生,你好。拜读了。
        但有两点疑问。一,当年明月有说过这句话,人欲即天理吗?
        二,已经有几人指出一点小纰漏,原文还是没改?
        刚想查东乡平八郎的事。目前仍未有线索。
        即对马海战役怎么联系到心学上?查到的多数是运气。
      • 深水静流:您的第三人称观察法,能够理解成各归其位呢?人一旦归位就全理解了。
        老先森的简书:@深水静流 不知道什么是各归其位,但第三人称观察就是要求我们放下自己当下的情绪,用更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做法。而我们往往旁观者清,所以第三人称视角往往比较客观
      • AKzky:您好,文笔很好,文章很受用,是否可以授权转载?
        老先森的简书:@AKzky 这样啊,那你转发吧,如果能帮我在文末宣传一下我的公众号(叫“老先森”)就更好了
        AKzky: @老先森的简书 个人的公众号哈,刚开通的,还木有多少用户噻😉😉😉想先得到您同意啦
        老先森的简书:@AKzky 转载到哪里呢
      • 3只青蛙:拜读
      • 33287dec0154:常来阅读
        老先森的简书:@夜风轻歌 感谢支持
      • 4e32c6c85500:知行合一王阳明
      • 老先森的简书:谢谢大家的支持
      • 老先森的简书:早上就发表下一篇文章啦
      • 35e9c866b079:道在内,不在外,这不就是佛家和道家的思想么?
        老先森的简书:@大秦谪仙 是啊是啊,但现在很多人都在说什么人欲与生俱来无法去除,之类的话。
      • 风在向哪吹:东乡平八郎是日俄战争中联合舰队的指挥官。。。不是二战时期的人。。。东乡出名是因为打败了沙俄的波罗的海舰队。历史上第一次亚洲国家打败欧洲列强。
        老先森的简书:@猛男在此 好啊好啊。难得有人这么了解东乡平八郎啊
        风在向哪吹:@相去几何 :smile:,哈哈,你如果想了解的话,我可以介绍的更细~
        老先森的简书:@猛男在此 前面已经被两三个人指出了…有点惭愧
      • 秦憨娃:在这个大部分以物质和成就衡量一个人的时代,“存天理去人欲”已经很难做到了。看完之后突然想起这句话“天下熙攘皆为利往,庙堂蝇营皆为名来”。
        老先森的简书:@秦憨娃 别管别人怎么,做好自己
      • 老先森的简书:明天可能会发表有关道德经的作用的文章,感谢大家的支持
      • 50b47a202250:好文!!!
        老先森的简书:@德之德 感谢阅读
      • 溪光: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在生活中的体现最简单的就是冲动消费和理性消费,而相对于商品而言,知与行的合一体现在你了解熟识并买,且满足,讲就是的方法和意识的统一。讲究统一并不是知与行的先后顺序。

        当然了用心学的套路,去强调人欲和天理的契合~用在教育小孩子上肯定是最好的~啊调皮可以啊,爱玩可以啊~当然还要知道这些事情是善是恶,是否符合自己心中的良知,当然心中的良知就是个教育与学习的过程,能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本心去行动,而这颗本心却是致良知的那就好了,成长中少不了经验的堆积,但是在这个堆积的过程中有着致良知的意识,以后也大概不会学歪了
        老先森的简书:@溪光 受教了:+1::+1:
      • 叙良:佛家也是同理。
        主人翁、真我、我是我的观察者。
        时刻问自己主人翁何在!
        叙良: @相去几何 嗯,就是你那个三人称控制法,如出一辙
        老先森的简书:@叙良 不过你这个说法是不是很像我说的第三人称视角的控制情绪方法?
        老先森的简书:@叙良 暂时还没学习佛理。只看过金刚经,没看懂…
      • 阿瞒啊哦:去除人欲就会得到天理。这是作者你自己的臆测吧。
        阿瞒啊哦: @相去几何 呵呵,这个不怪你
        老先森的简书:@1132af16f144 看这段: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传习录里面的。
        老先森的简书:@1132af16f144 不是,你去看看传习录就好。
      • 4a4ef485db95:文中后段写东乡平八郎二战成名大错特错,一篇文章毁于一颗老鼠屎。东乡甲午战争击沉高升号,日俄海战一句“皇国兴废、在此一战”百年传世。此错误太不该了。
        老先森的简书:@老男孩zyk 恩,你的意思应该是说我搞错了时间吧?之前也有人说。多谢提醒啦
      • d0ffb8715632:正是我过关注的,谢谢开导
        老先森的简书:@熊小慈的细胞 开导不敢当,我也就是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顺道讲个故事而已
      • 64f6ad8acf2e:正好想要了解王阳明,也还在看传习录,很有幸看到这篇文章
        老先森的简书:@64f6ad8acf2e 小弟不才,只是略加整理罢了。如果能帮到你,真是吾之幸事
      • 不能停止的哭泣:看完觉得“道”魅力无穷,以前对“道”的认识很空泛,想进一步了解“道”,作者有啥建议,谢谢!
        不能停止的哭泣: @相去几何 看不懂才有意思,谢谢
        老先森的简书:@不能停止的哭泣 必须提醒你一下,第一遍是很难看懂了,坚持下去会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老先森的简书:@不能停止的哭泣 去看《道德经》,可以从南怀瑾的《老子他说》看起,很好的一本书。希望对你有帮助
      • 老先森的简书:感谢大家的支持!
      • 9ce8b2677a8f:东乡平八郎1934年就归西了,没有机会参加二战的。 作者分析的不错,我从中吸收了营养,赞。
        老先森的简书:@卡布奇诺加糖 可能不是二战,但他确实在某场战役战功卓越。多谢老兄指出错误
      • 7f44f0dfb1e8:大中至正 知行合一。待手边事毕,定研读《传习录》
        老先森的简书:@進擊的老高 最好读过中庸和大学再去读,因为里面经常提到这两本书
        7f44f0dfb1e8:@相去几何 如果要深入学习阳明心学的话要不要把十三经都给读了,还是说半路出家读《传习录》就行?
        老先森的简书:这句大中至正很有意思。我觉得是融合了这两句:1中庸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 2 王阳明:心正则中。
        很有哲理
      • 086bf66e56c6:第一次了解到王阳明,好厉害的样子,不过不是很懂
        老先森的简书:@不怀好意 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传习录》,王阳明的心学著作。加油
      • 罗随缘:一生伏首拜阳明
        老先森的简书:@罗随缘 研究心学必看《传习录》。共勉!
        罗随缘:@相去几何 最近挺想研究心学 谢谢作者
        老先森的简书:@罗随缘 共勉
      • 拉美西斯神灯:人格魅力呢
        老先森的简书:@拉美西斯神灯 可以的,想象自己在看电视,然后想象主角(也就是你自己)怎么做才是最合理的
        拉美西斯神灯:@相去几何 从第三视角观察就能做到这样吗
        老先森的简书:@拉美西斯神灯 一个待人和善公正的人难道没有魅力吗
      • d25feb2d9864:有道理
        老先森的简书:@努努力 短小精悍的评论!
      • 2c61553c0711:格物致知,最初做起来很难,坚持下去,慢慢就会越来越好
        老先森的简书:@初夏浅巷 加油!共勉!成为一个理性客观的人
      • 胡策春秋:我上高二看了明那,在大二暑假读完了传习录,有两年时间一直把他当精神偶像
        老先森的简书:@盲哑剑客 哈哈哈哈。加油啦!看好你
        胡策春秋: @相去几何 永远不会,我在努力做是知行合一😀
        老先森的简书:@盲哑剑客 那现在呢?抛弃王阳明了吗:scream:
      • 7ce4b1585b97:很喜欢,感谢楼主
      • 4c7462a3facb:最近正好有在了解王明阳的书,很庆幸看到这篇文章啊~
        老先森的简书:@杨磊磊123 恩,我看了有一段时间了,很精彩,传习录确实是很好的书
      • walkertong:古代没科学,只能虚幻的格物,现在科学发展到今天,格物致知应该崇尚科学才是良知
        老先森的简书:@walkertong 与生俱来不等于后天不能除去
        walkertong: @相去几何 科学告诉我们,自我的私欲是与生俱来的
        老先森的简书:@walkertong 我们格物是为了学习处事之理,为了去除私欲,这与科学并不冲突啊
      • 5fc201855148:你已开始悟道了
        老先森的简书:@少游侠 听起来很美。不过道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却咫尺天涯。能领略到一点点就很高兴了
      • 老灵魂副号:格物致知我记得是 二程提出的
        老先森的简书:@老灵魂副号 没事,这些不影响内容
        老灵魂副号: @相去几何 好吧,我们前几天刚学了,新课标历史课本写的是二程
        老先森的简书:@老灵魂副号 我在传习录看的说法是,最早由孟子提出。应该是这样,没去深究
      • 5956732fc05b:试着学习,行动
        老先森的简书:@洛诚 共勉
      • 2bcfeb3c3c8c:明朝那些事里面写的很清楚 不知作者仔细读了没有:天理即是人欲,但是是致良知的人欲,其实跟作者你要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还记得书中讲了王阳明和一个老和尚的故事吗:王阳明问老和尚,想家吗?和尚叹了口气:哪能不想啊!第二天就还乡看自己的母亲了。这里的人欲是不是天理呢?
        老先森的简书:@橘子牛 老兄确实对王阳明学说很有研究啊
        老先森的简书:@橘子牛 恩,其实我也有注意到这一段。但我始终觉得人欲即是天理这个说法不对,感谢您帮忙指出
      • 兮忘:圣人之道,吾性至足
        老先森的简书:@兮忘 :+1::+1::+1::+1:共勉
      • 柳姝:什么是格物致知?
        老先森的简书:@ali0205 做法大体上就是这样了。看完还不明白可能是我文章结构不好吧。给阳明哥添乱了
        ali0205: @柳姝 格物致知,好像不是几句话能搞明白的,我看完文章感觉更糊涂了。
        老先森的简书:@柳姝 不是文章里已经讲明白了吗…格物就是在每一件事之中消除私欲,明心见性。也就是说,格物中的“物”并不是指某个物体。而是指你所做的每一件事。
        这样回答是否明白了一些呢
      • 叮宕:好文。希望那位将军不是因为王阳明未尝败过,而把这句话陪在腰间,世间最可怕的事是愚者配之,比不知到还可怕。
        叮宕:@相去几何 哦,感谢科普 :blush:
        老先森的简书:@叮宕 那个将军在战局极度劣势的情况带领海军逆转局势,受到了天皇的接见,非常牛的一个人。
      • aeedbf2c8752:又看了一遍,还是很不错,谢谢作者啦
      • d4bd52fb096e:嗯,确实,小子涉世未深,但是经历的事,感受到的网络信息,都表明现在这社会越来越浮躁虚伪,很多人的三观都不正了唉,不知是人心不古,还是古来如此。
        老先森的简书:@剑客独处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放不下面子,实际上在旁人看来都没什么。保持客观的态度,就能学会为人处世,共勉。
        d4bd52fb096e:@剑客独处 好吧,看来是小弟我太过单纯,未出校门,这社会的污浊终究要给我一次洗礼,虽然我不情愿。
        老先森的简书:@剑客独处 “不只是人心不古,还是古来如此”哈哈。很喜欢这句。但从一些修身的古书来看,可能是古来如此,只不过到现代可能被网络放大了
      • 收麦子的人:能做到知行合一就可以了。
        收麦子的人:@早上一碗牛大 知行合一是心学中最难的,人生是一场很长修行,曾文正公三十岁开始“发奋图强”,直到五十多岁才自觉“知行合一”。有时候会觉得王阳明心学提供了“方向”,曾文正公提供了一种实现“方向”的方法。格物致知,存天理去人欲,自然是不对的。
        老先森的简书:@早上一碗牛大 推荐《传习录注疏》,没有翻译,只有里面一些别的书的句子的出处。明清时期的文言文其实不是很难懂,静下心来多啃几遍是没问题的
        不会水的船员:@LLLLLLLLUO 那些生涩的文言大道理真的一时搞不明白,有时越弄越糊涂,现在出版的心学有关的书大都是一家之言,因为每个人经历,背景,所处的环境等诸多要素不同,所以对阳明先生心学的分析与解释也不尽相同,其实很多时候有点误导我们,不过我感觉“知行合一”结合自己还是很好理解,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 55912c90549a:开篇就说朱熹不太理解这个东西,不知作者为何有这结论?
        老先森的简书:@钓鱼船 朱熹的意思是理在万物中,要向外去求。而王阳明的说法是,理在心中,只不过我们被欲望屏蔽,所以看不到心中的理
      • 大熊飞罐:总是搞不明白王阳明说的到底是什么
        老先森的简书:@大熊飞罐 要系统研究心学可能需要好多年时间呢。阁下所有志,那可要多多努力了
        大熊飞罐: @相去几何 还是不系统
        老先森的简书:@大熊飞罐 现在可有明白多一点?
      • 你好乔纳森:呵呵,只是炒了一遍现饭而已
        老先森的简书:@文魁大脑吴松锴 啊,那我要怎么做啊
      • a377e4a8d9b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先森的简书:@淡墨心香 很喜欢老子的这句。居下是很高明的行为
      • 琵琶一曲东风破::+1:
        老先森的简书:@琵琶一曲东风破 中秋快乐哟
      • c86094cc6488:超级喜欢这篇!感觉以后可以更好处理人际关系了,谢谢你
        老先森的简书:@也许可以明 没事,我也只是有什么写什么而已
      • lhtruezd:用第三者的视角观察事物,确实能避开自己偏见,只有超脱于庐山,才能看全其面目
        老先森的简书:@lhtruezd 感谢阁下欣赏这个观点。接下来我还会写关于道德经在实际生活的作用,欢迎到时前来点评
      • ef0d8df9cee3:很实用呢,感谢
      • 50b47a202250:好文章!已关注
      • aeedbf2c8752:很喜欢这篇。看你主页发现你有公众号,已经关注啦:smile:
      • 老先森的简书:大家的阅读时间就是对我最好的赞赏!谢谢朋友们!
        下次我会写些关于《道德经》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的有关文章,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 1e0308fd91ee:不错哦!
        老先森的简书:@Leetigerkin 谢谢!中秋快乐!
      • 砌砖工:王阳明的心学因为蒋介石的真心传习而在大陆遭禁闭,原因大家都懂得。
        老先森的简书:@心技一体 可以可以,反恶俗文化观
        老先森的简书:@心技一体 无心之过而已,你指明白了就好,动气伤身啊。中秋快乐:blush:
        老先森的简书:@砌砖工 其实习近平说过王阳明心学的好处
      • 輕醒:好文
        老先森的简书:@輕醒 谢啦:blush:灵感来了根本挡不住啊。写的是最近的一些所思所想。
        可以的话帮忙分享一下嘞

      本文标题:怎样通过学习王阳明的心学来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lb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