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联网时代的认知与学习
学习余胜泉教授《互联网时代的认知与学习》课程有感

学习余胜泉教授《互联网时代的认知与学习》课程有感

作者: 雷山880陆春昙 | 来源:发表于2018-05-05 17:20 被阅读2次

        4月25日晚,有幸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胜泉教授关于《互联网时代的认知与学习》的课程分享,把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真的是太精彩了,太震撼了,巨大的压力和危机感也随之扑面而来。在互联网时代,知识与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信息与知识的膨胀迫使人们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尤其是老师,不再是“给学生一杯水而老师要有一桶水”那么简单了,知识储备要足够,而老师的观念更要面向未来,跟上科技发展需求。正如余教授所说“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能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师”,所以,作为新时代的老师,不管年龄多大,服务的都是学生,所以都要去接受、学习新鲜事物和时代知识。

教师要有更全面更完善的知识结构


        互联网信息时代,老师的知识垄断权威地位被彻底打破,任何学习者都可以凭借网络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广泛的人际互动交流机会,我们不得不思考自身所承担的角色。转变角色,自我提升,让自身的知识结构更全面更完善才是关键。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学生的知识和方法不够新颖,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只会照本宣科,没有新鲜感,枯燥而乏味,学生学习效果自然就不理想,老师也因此不受学生欢迎,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此学科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改变,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在教学上才能得心应手,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教师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今天的教育和老师不生活在未来,未来的学生将生活在过去。”是的,教师没有用未来的思想去看待教育,就会故步自封,不知进取,没有看到时代变革的声音,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也就老套、传统。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已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如今的学生是数字原住居民一代,教师必须紧跟上学生的步伐,因为数字原住民出生就面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信息进行交流。所以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教育、看学生,对教育的发展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教师要有时代思想和时代理念


        未来的教育是个性化的、情景化的、虚实化的。未来的教育可以根据学生个人认知需求,精准的诊断,并结合实践指导和兴趣发展作智能推荐,从而对学生个体进行个性化的服务。同时未来的学习是协助的、协同的、泛在的,因为网络无处不在、学习无处不在、技术无处不在,未来的学习更是主动的、深度的,学生还可以根据学生自身需求,筛选不同国度、不同地区、不同特征的老师进行授课,知识的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现代教育的各学科学习要求中对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关注“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向关注“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能发现问题、能提出问题、能分析问题、能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转变。过去学生是学习的旁观者、现在学生是学习的参与者和构建者,新的学习方式层出不穷如翻转课堂、mooc、webQuest等,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增强。其次是从个体工作到群体协作,教师成为学生的领导者、服务者、帮助者、知心朋友,从而对老师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所以教师要主动的去适应时代,适应学生,用时代的思想和时代的理念去做教育。

教师要掌握和学会使用科学技术手段


        面对新技术新手段,很多老师愿意沿用老式的教学方法,因为不愿意去接受新鲜的事物,以各种理由逃避学习。随着智能技术的出现,“学生带电脑上学、人人拥有电脑将成为事实。”未来的学习是无处不在,未来学习跨越时间和地点的学习,它能满足学习者“时时学处处学”的诉求。知识性的教学将会被互联网所替代,教师业务重心将发生转移,人工智能教师将会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她能与我们学校的特级教师相媲美,完成很多连特级教师都做不到的事情。

        虽然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使用科技的教师会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师。“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聪明的物种能够存活。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物种才能生存下去。——达尔文”,是的,我们只有跟上时代的脚步,主动去学习新的科学技术手段,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才能跟上时代的教育。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断的更新思想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习和掌握高科技手段,才能适应时代教育的需求,才能教育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余胜泉教授《互联网时代的认知与学习》课程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rerftx.html